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止疼药效果最好的,以及癌症止疼药哪个好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所谓癌症疼痛(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多为慢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50%-60%,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为重度疼痛。但癌痛并不是只发生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早中期癌症患者同样可能会有癌痛。癌痛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癌痛的治疗。
很显然,治疗癌症疼痛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要治疗癌症、控制癌症,比如通过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介入等手段治疗肿瘤。如果肿瘤缩小或控制了,疼痛也就会消失或减轻。但有的癌症晚期患者对治疗已经不敏感了,这个时候只能对症止痛治疗。当然,对于那些正在进行癌症治疗的病人,在取得疗效之前,疼痛一直存在,也需要进行止痛治疗。控制癌症疼痛的止痛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
非阿片类止痛药
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适用于轻度疼痛,这都是日常感冒头痛时会用到的那些药。很多感冒药里含有这些止痛药成分,而这些止痛药很多是非处方药。一般比较安全,副作用也比较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人长时间用这类止痛药,或是大剂量用,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这类止痛药只适合短时间使用,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或者疼痛剧烈,应该找专科医生升级止痛药。
阿片类止痛药
分为两类。一是弱阿片类,如可待因、曲马多、强痛定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二是强阿片类,如吗啡、美沙酮、芬太尼、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等。这类药被很多人认为是“毒品”,担心上瘾,因而不敢使用。如果是一个健康,或仅仅是轻度疼痛的人,无缘无故用这类强阿片类止痛药,这是滥用,可能成瘾。但用于治疗的癌症病人的疼痛,目的是为了止痛,而不是为了获取所谓的刺激感,就无需担心上瘾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对于中重度癌症疼痛,阿片类药物才是更有效也是更安全的。阿片类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便秘,要配合使用通便药,在饮食结构上也要注意调整。
辅助药物
可以辅助止痛,增加止痛药的止痛效果。如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可以帮助缓解烧灼样神经痛或刺痛;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起到镇痛作用;抗焦虑药如安定,可以起到镇静和帮助睡眠的作用,缓解病人的焦虑;而皮质醇类的药如强的松更是有多重作用,对缓解神经压迫很有帮助。如果合理使用这些辅助药物,有时候可以明显提高止痛效果,甚至起到关键作用。癌痛治疗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使用辅助用药。疼痛无须忍受,改变观念,规范治疗,癌痛多数可以得到控制。
止痛药要吃够量
很多人认为,止痛药吃到疼痛“能忍”就行了,再多吃反而不好或以后会不管用。但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疼痛感觉原本是躯体告知我们出现损伤的一种警示,它本是人类一种避免伤害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是被称为急性疼痛的意义所在。但是,“疼痛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性下降”就是每个慢性疼痛患者都会经历过的:睡不好、吃不好、情绪不好、身体越来越弱、免疫力低下等等问题。这样的病人很难接受抗肿瘤治疗,而且易于复发转移或合并带状疱疹等各类感染。因此把镇痛药按时、吃够量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吃够量?不用“忍痛”才是吃够量。为什么会有止痛药越吃越多的病人?是不是止痛药吃多了会不管用了?不是的。正是因为很多病人忍痛,不肯把药吃够量才导致疼痛的恶性循环持续存在,疼痛越来越重,需要的止痛药也会越来越多,疼痛的性质越来越复杂,才会看到单用一两种镇痛药物的疗效下降。所以,越是不肯把止痛药吃够量的人,反而后来越吃越多,而能够按时按量服药把疼痛控制住的病人,则不会出现经常加药或疼痛加重的情况
咨询问题:癌症晚期吗啡都止不住疼了,该怎么办?会有吗啡也止不住的疼痛吗?
病情描述:肝癌晚期疼痛,每12小时80mg吗啡缓释片止疼治疗,昨晚突然腹部腰部疼痛加剧,分别在夜里19 点、1点、3点打了三次吗啡注射剂,吃了80mg吗啡缓释,断续共吃了25mg吗啡即释片,依然疼的厉害,怎么回事呢?癌症晚期吗啡都止不住疼了,该怎么办?会有吗啡也止不住的疼痛吗?
回复:疼痛既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产生的信号,又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提出将疼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002年,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要正认识疼痛,重视对疼痛的处理。
要治疗癌症,先要评估癌痛。在进行癌痛评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相信患者的主诉;全面评估疼痛;动态评估疼痛。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疼痛的程度、疼痛发作的时间和频率、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疼痛治疗史。除了疼痛本身,还要了解肿瘤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检查情况。
接下来就是疼痛的治疗,主要分为四大方面:
首先是病因治疗,也就是抗肿瘤治疗,这是从根上解决疼痛问题,由癌症引起的疼痛,只要控制了癌症,才能从根上解决疼痛问题,抗癌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
其次是止痛药物治疗。要遵循癌痛治疗的基三原则,比如尽量移过择无创、简单、安全的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是首先;根据疼痛程度按阶段给药;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要给药;个体化治疗;注意具体细节,注意处理不良反应等。
第三,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最后,还可采取有创的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大部分癌性疼痛通过规范止痛处理可以较好地缓解,但世界上任何事没有百分百,也有少数顽固性疼痛止痛效果欠理想,这种情况下需要分析原因,比如如果是骨转移疼痛可以加放化,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考虑加一些辅助药物。少数顽固性疼痛,要考虑非药物治疗,包括有创性的治疗,比如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通常,止痛药加量是首先的选择,吗啡类的缓释剂加量没有封顶,可以一直加直到比较满意止痛,癌症晚期减轻痛苦是第一位的,病人和家属首先要改变观念,不用担心所谓成瘾。多和医生沟通并充分信任他。
癌性疼痛经验方:冰虫止痛膏
药物组成:全蝎10g、穿山甲10g、丁香10g、细辛5g、乳香15g、没药15g、血竭15g、生半夏10g、干蟾皮8g、大黄10g、芒硝20g、冰片1g、蜂蜜3ml、食用油3ml。
丁香
制法:膏剂。
乳香
用法:最疼痛的部位外敷。
功效主治:活血解毒、通络止痛。用于癌性疼痛。
细辛
按:冰虫止痛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验方。
我们以“毒损络脉”为理论基础,以“活血解毒通络”为治疗法则,组成冰虫止痛膏外用辅助治疗局部癌痛,“毒损络脉”的病机假说最初由王永炎院士等提出,起源于络病学说,主要用于阐述中风病的病机,我们将其发挥运用于癌痛产生的机理。由于外感六淫邪毒、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病因长期作用于机体,使脏腑失调,气血阴阳失和,痰浊、瘀血内生,客邪留滞,积聚日久而变生“癌毒”。癌毒与痰浊、瘀血相互搏结,积聚于人体局部,从而引发癌肿。络脉是经络的分支,络脉沿经不散,纵横交错,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是邪气侵袭侵袭传变的通道。局部络脉受癌毒的侵袭,络气受损,导致络气郁滞,周围之络亦为牵累成“病络”,病络已成,壅塞不通,不通则痛;同时,癌毒耗损人体气血津液,导致正气愈加亏虚,形成“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癌毒直中”的病机,导致剧烈而持久的癌痛。归根结底,癌痛产生的根本还是“毒损络脉”。因此,我们认为疼痛局部以标实为主,以络脉不通为特点,疼痛的部位即“病络”所在部位,当以“通络”为大法,以活血解毒祛其病因,采用局部中药外敷,通过药物直接透皮吸收和经络传导四,使药力直达病所,达到活血解毒、通络止痛的目的。
基于以上理论组成的冰虫止痛膏,选用全蝎、穿山甲这两味血肉有情之品,以奏散结消瘤、通络止痛之效。丁香、细辛、冰片,既有通络止痛作用,又可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乳香、没药、血竭,三味药功效活血化瘀止痛,可祛除阻滞于病络的瘀血,达到止痛的作用。生半夏、干蟾皮,具有化痰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能化络脉痰浊之邪,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再取生大黄活血化瘀之功,祛除络脉之瘀滞,芒硝之软坚散结、渗透消肿之效。以上药物共奏活血解毒、通络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