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角腺癌的症状(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

2023-10-24 13:25:25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胃角腺癌的症状(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胃角腺癌的症状,以及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胃印戒细胞癌:胃癌中的首恶,年轻女性要特别注意

印戒细胞癌是属于特殊类型的黏液分泌型腺癌。一般在胃肠道、乳腺等部位发生。其中,胃印戒细胞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胃癌,胃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一旦胃部遭受印戒细胞癌的侵袭,身体就会遭受重大的打击。由于印戒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又被人们称为胃癌中的首恶。

胃印戒细胞癌在众多的胃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可以达到9.9%左右,而且是属于高度恶性肿瘤之一。印戒细胞癌比较特殊,因为它含有大量的黏液,这样就会将细胞核挤到细胞的侧面,外形看起来好像一枚钻戒。印戒细胞癌在中青年女性中比较常见,大多数专家认为这可能跟女性的雌激素代谢有关系。

胃印戒细胞癌在早期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其他胃病,来自湖北的张阿姨前段时间总是感到胃胀、胃痛,胃部不舒服,于是她到附近一家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结果是糜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张阿姨的胃部不适情况仍然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她后来又去了一家大医院进行检查,最后被诊断为印戒细胞癌。

印戒细胞癌非常善于伪装,在早期一般不在胃粘膜表面作乱,而且在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很容易漏诊,到最后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相对于其他胃癌,印戒细胞癌的特点是侵袭能力非常强,容易转移和病程发展快

胃印戒细胞癌的治疗在目前来说主要依靠手术治疗,它对化疗不敏感。但是印戒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关键要看发现时候是早期还是中晚期。如果是早期发现的胃印戒细胞癌,还没有发生转移时可以选择直接手术切除,这种情况预后比较好,存活时间和正常人差不多。如果发现印戒细胞癌的时候已经是中期,癌症已经发生了转移,那么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预后也比较差,一般采用手术和放化疗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印戒细胞癌晚期,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因为它可以快速蔓延到其他器官,手术切除非常困难,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使病情更快恶化。

晚期印戒细胞癌的生存率非常低,一般在3-6个月左右。

当然,决定印戒细胞癌生存率的因素很多,虽然跟细胞类型有很大关系,但是癌症灶的深度和转移程度影响更大。也就是说癌症在早期和晚期的治疗效果相差会比较大,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治疗,胃印戒细胞癌和其他胃癌一样,预后都是比较好的。同时,非常关键的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也能大大提高生存率。

参考资料:

[1]Voron T,Messager M,Duhamel A,吴晖.印戒细胞癌是否为胃癌的特殊类型?[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5,7(04):2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治疗胆囊炎,中医辨证有技巧!胆囊炎这么治,简单的方法都在看

人们常用“肝胆相照”形容彼此亲密无间、互相坦诚。肝与胆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弟”,在中医里,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阳经属胆络肝,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肝之疏泄与胆汁分泌、排泄互相影响。二者协同合作,则胆汁疏利,助脾胃消化食物;如果情志失调,肝气郁滞,就会影响胆汁疏利;而胆腑湿热,也影响肝气疏泄,最终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引发胆囊炎。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诱发因素多为饮食不当、进食油腻食物、暴食暴饮、受寒劳累、精神因素等。根据起病缓急,分为急、慢性胆囊炎两种,常常发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胆囊炎是胆囊炎的常见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尤其是肥胖的病人。对于胆囊炎这一疾病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即早发现、早治疗、防复发。

大吃大喝或者吃太过肥腻、大量饮酒,容易刺激胆汁分泌过多,加重肝胆的负担,如果原来有慢性胆囊炎或者胆结石等疾病,容易诱发发作,也容易诱发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胆囊炎的症状表现:70%以上的胆囊炎,在不发作的情况下是没有症状的。但部分人会有轻微的症状,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表现为饱胀、恶心、打嗝、食物不消化、腹部胀气,少数患者会出现厌食。另一部分患者因饮食等诱因出现剧烈右上腹绞痛,发热等症状。

胆病常见的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隐痛或者向后背腰部放射,可以伴有发热、烦躁、呕吐、不思饮食、腹胀痛等现象。

中医将胆囊炎归属“胁痛”、“结胸”、“黄疽”等范畴。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如长期酗酒、嗜食肥甘厚味者,则湿热内生,蕴结脾胃,郁蒸肝胆,致土壅木郁,或郁热煎熬成石;或嗜食泡菜生葱,使寄生虫卵人于胃肠,日久虫积阻滞肝胆气机,造成胆汁疏泄不利。忧思郁怒易伤肝,胆附于肝,两者互为表里,肝伤胆必受累,肝胆失疏,则胆腑通降失司,胆汁排泄不畅;或郁而化热,结成砂石。

中医对胆囊炎的辨证分型和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

1、气滞血瘀型

证见右胁腹部胀痛或刺痛,痛引肩背,痛处固定不移,食欲不振,口苦,胁下或有积块,面色黝黑,右上腹轻度压痛。舌暗红或有瘀斑,苔白或微黄,脉弦或沉涩。

治则当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助柴胡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五灵脂、蒲黄相须为用,通利血脉、祛瘀止痛,主治肝经血瘀者;白芍养阴柔肝;合甘草缓急止痛。 泛恶作呕者加竹茹 ;脾胃虚弱加党参 、山药 ;有胆石者加海金沙 、鸡内金 ;兼夹湿热者加茵陈 、 山栀 。

2、肝胆湿热型

证见右肋腹部疼痛,口苦,纳呆,恶心,呕吐,伴发热,黄疸,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则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茵陈清利湿热、退黄疸;栀子、黄芩助茵陈清热化湿;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半夏辛开苦降,有助清化湿热;芍药缓急止痛。

3、肝郁脾虚型

证见右胁腹部隐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或细弱。

治则疏肝健脾,理气止痛。 方药:逍遥散 加味,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 、白芍养血柔肝、行气缓急;白术 、茯苓 健脾祛湿; 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生姜温胃和中;薄荷 助柴胡散肝之郁。 脾虚重者可加党参、黄芪 ; 脾阳虚 者加制附子 、干姜 。

4、肝阴亏虚型

证见右胁下隐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少,脉细弦而数。

治则滋阴疏肝。方药:一贯煎加味。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配伍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用少量川棟子疏泄肝气而止痛。如烦热而渴,加知母、生石膏;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有虚热或汗多加地瓜皮;舌红而干、阴亏过甚者,加石斛。

患胆囊炎的病人都会有这样一个亲身体验,即多吃油腻食物后会感到心窝部位不适或闷胀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向右肩胛处放射,并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常不得不去医院急诊治疗。胆囊炎病人吃油腻食物,为什么会引起急性发作呢?原来,胆囊发炎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胆汁的排出,而胆汁对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病人吃油腻食物后,刺激胆囊收缩,分泌大量的胆汁。于是,胆囊就会发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因此,为了减轻有病胆囊的负担,安排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少食高脂肪类食物 猪肉、牛肉、羊肉、奶油、黄油、油炸食物(特别是荷包蛋)、动物内脏、鱼子,以及多油糕点等,均属高脂肪类食物,胆囊炎病人应尽可能地少食此类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分泌大量的胆汁。于是,胆囊就会发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因此,为了减轻有病胆囊的负担,安排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摄取优质蛋白质。如果一个人长期不食动物性食物,那么,人体难免会不同程度地缺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而发生营养不良,以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更不利于胆囊炎病人的康复。因此,适当摄取优质蛋白质是完全必要的。瘦肉、鸡鸭肉、鱼肉、蛋类、豆制品等均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补充能量 生命的延续和新陈代谢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人类食用的米饭、面、水果等均含有大量的能量。对于胆囊炎病人来说,以上食物均不受限制,可按需进食,以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忌食刺激性食物 胆囊炎病人在饮食上不仅要注意食物细软,易于消化,少食多餐,更要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或避免对胆囊的刺激。总之,患胆囊炎的病人,其饮食安排不仅适用于急性发作时,即使在静止期或恢复期也应如此,以防复发。

胆囊炎发作时,疼痛明显者不宜剧烈运动;恢复期可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胆囊肌肉的收缩力,防止胆囊内胆汁滞留,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康复。

从中医的角度,运动可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有助于肝胆之气疏泄条达,使胆汁分泌、排泄正常,减少胆囊炎的发作。同时,运动也是一种移情易性的方法,患者可借此排解不良情绪,并转移对症状的注意力,减轻自我不适的感觉。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