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癌症叫什么病(治疗癌症的中医药方)

2023-06-12 15:02:08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中医把癌症叫什么病(治疗癌症的中医药方)

都说癌症是绝症,在古代卫生条件不好,癌症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治疗。但是现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有哪些疾病在古代是“绝症”呢?今天就来讲讲中医的“四大绝症”。

方解: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健脾扶正;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行气和中;再配伍三棱、莪术、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化瘀解毒之品抗癌。

许多人认为,癌症并没有出现在那个时期,因为年代尚早,没有发现类似现象。终于,在2014年,一位美国的研究人员对于一个成年男性的骨骼进行了相关的检测。他发现这个主人的年龄大概在25岁到30岁左右,并且通过检查身体上的胰骨,能够发现癌症的存在。

“痨”就是肺痨,也就是现代的肺结核。现在我们都知道肺结核是传染病,古人其实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肺痨是感受“痨虫”引起的,把肺痨也叫“肺虫病”。但是古代缺乏特效的抗结核药物,肺痨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到了现代,肺结核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随着结核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现代诊疗体系也面临着考验。

正气亏虚始终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整个过程,只是癌症发展的不同阶段正气亏虚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治疗过程中常需兼顾扶正。多数癌症患者就诊时,已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西医综合治疗。中医学认为,癌症患者多为恶疾、久病伤身、正气耗伤,其继续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虽邪去之七八,但正气更伤,正虚而邪不实,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正虚邪恋,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时用药应以扶正为主,兼顾攻邪。

而癌症作为一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本土病例,在古代是如何被称呼的?现代又为何固定了“癌”这种西洋叫法?

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人们不断总结各种疑难杂症,也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根据史书记载,到了殷商时期,我们能够看到当时这些疾病统一被称作“瘤

通过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照射,由于放射线含有一定的能量,可以将肿瘤中的蛋白质进行固定,从而阻止细胞进行存活,逐渐缩小起到治疗的效果。同时,运用放射性治疗还能够缓解病人的疼痛,以及由于肿瘤所带来的其他症状。

什么是癌症?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何处?

悉尼科技大学的Kamal博士,发表了一篇文章在《Pharmaceutics》杂志上,上面刊登了他的最新医学报告。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黄连素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小檗碱”,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长和分裂,还能够减少吸烟对肺部细胞的损害作用。这项实验说明了,用中药进行抗癌似乎是可行的。

他发现,这类细胞通常会向四周扩散生长,并且体内含有这种细胞,并且分裂迅速的人通常都患有重大疾病,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于是他便给这类病症叫做“Cancer”,进而演变成我们现在口中所说的癌症。

1、中药的副作用更小

2、中药的价格更加便宜

3、中药的治疗手段,带来的痛苦更少

1、黄连素降脂研究取得进展·健康报·2007.3.29

2、黄连素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复发·健康报网·2020.1.22

3、中药黄连素或可治疗肥胖·健康报·2014.12.15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有着这样的描述—— “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除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筋瘤、肠瘤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内容记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宁光教授,在实验中证明:黄连素中的某些成分,对于治疗糖尿病确实有很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小檗碱成分,能够清除肠道中的一百多种坏细菌,而这些细菌与血糖浓度息息相关。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解毒、利尿

据《周礼》记载:“疡医专管医治肿疡、溃疡、金创、骨折等病”,“疡医”就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外科医生。

第一固本培元,增强抵抗病邪的能力,减轻身体因为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第二点,控制肿瘤的转移复发,调节身体的内部环境,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平衡,达到带瘤生存,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辨别邪正虚实,攻邪兼顾扶正,治癌力求根本。

一、肺癌常用药对

1.黄芪配党参,益气扶正。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长于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本草纲目》称“为补者之长故名”。补气之功最优,为补药之长。

2. 白芥子配浙贝母,温寒并调。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本草纲目》述其:“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纲目拾遗》载:“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二、胃癌常用药对

1. 瓦楞子配海蛤壳,养阴软坚。瓦楞子味咸,性平,归肺、胃、肝经,咸能软坚,消痰散结。《医林纂要》载:“去一切痰积血积,气块,破藏瘦,攻瘰疬”。海蛤壳味咸,性寒,归肺、胃经。《本草纲目》载:“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

2.半夏配黄连,辛开苦降。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主治秘要》曰:“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黄连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者为《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组方,半夏为温化寒痰要药,尤善治脏腑湿痰。胃喜润恶燥,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癌气机失调。黄连苦降,半夏辛开,升降得复,燥热得除,二者寒热并存,半夏解黄连苦寒而不伤胃黄连助半夏燥湿而不伤阴,效果颇佳。

三、肝癌常用药对

1. 三棱配莪术,化瘀散结。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长于三棱。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莪术消积止痛,可用于饮食积滞,取其健胃之功。二药皆辛,为祛瘀要药,气血并治,破血逐瘀,可消积聚。

2.青蒿配鳖甲,滋阴清热。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辛香透散,长于清解肝胆之热邪。鳖甲味甘、咸,性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肝癌后期,情志不遂,气郁化热,阴液耗伤,夜热早凉,热退无汗,青蒿鳖甲汤主之。

四、乳腺癌常用药对

1. 郁金配八月札,理气止痛。乳腺癌发病与肝脾失调有关,肝主疏泄,主一身气机活动,调畅乳房的气血运行。郁金气血共用,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八月札蔬肝和胃,活血止痛,两药合用,增强理气止痛之功。

2..当归配川芎,气血并治。当归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川芎通达气血,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二者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当归量应倍于川芎,以防川芎辛窜,避免升散太过伤气。

辨证:脾虚运化失常,气血不足。

然而,直至今天。中国的传统医学已经失去了很多人的信心。许多人认为,要解决癌症这一世纪难题,需要依赖西方医学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中医则被视为只是空谈而已。完全错误的想法自然是不可取的。历经不断的实践积累,中西方医学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2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