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目前癌症治疗的最先进,以及张一山得了癌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来源:科技日报
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将两根电极针插入肝脏肿瘤边缘,通过瞬间发射数万伏高压脉冲,在细胞膜上进行穿孔,跨膜入核,使癌细胞迅速凋亡……10月14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院)超声介入科主任董刚安全完成了第105台纳秒刀手术。
“一年多来,通过多家临床中心的共同努力,充分证明纳秒刀微创介入毁损癌细胞,对患者身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消除血管神经包绕的病灶优势尤为明显。”董刚表示。
该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陈新华博士介绍,原始创新的纳秒脉冲电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万伏级高压电场、纳秒级超短脉冲,由此发明的纳秒刀可对临床消融禁区的高危部位肝癌进行消融,已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创新医疗器械。
凭借纳秒脉冲电场 精准打击肿瘤组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57万,其中肝癌以41万新发病例和39万死亡病例,在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二。
当下,肝癌治疗手段主要分为放疗、化疗、手术及微创介入消融疗法。以往的消融治疗因其会损伤病灶周围健康细胞和邻近的组织,以致肝门、胆囊附近等被视为传统热能消融禁区。其他治疗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局限。
早在2004年,陈新华曾作为微创精准外科专家,受邀赴美参与高功率脉冲技术医用转化研究,在脉冲电场领域成长为业内权威。
近10年间,新兴的脉冲电场技术创新产品不断问世。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物理参数(脉冲宽度、电场强度、脉冲频率)的脉冲电场能对组成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分别产生不同的细胞生物学影响,从而达到肿瘤消融的效果。
2011年,陈新华回国后,组建医工信团队,进军脉冲电场医疗器械这一前沿交叉领域,希望改进现有消融治疗设备的不足,率先冲进纳秒级别万伏高压陡脉冲设备的原始创新“无人区”。
区别于以微秒脉冲电场基于细胞膜电穿孔原理杀死肿瘤细胞的做法,纳秒刀是在纳秒脉冲电场依托更高密度外加电场能量跨膜进入肿瘤细胞核,在细胞内引起压电效应,使细胞核、核膜和线粒体等细胞器膜依次发生不同的凋亡效应。
陈新华说,联合团队为超高压纳秒脉冲发生器配置多个电极,精准规划和控制消融区范围,有效地破坏肿瘤组织。
根据纳秒脉冲肿瘤消融系统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现有数据已证实纳秒脉冲技术能够实现非热能量毁损,克服微秒脉冲的大电流造成的肌肉抽搐和心电副作用,突破传统热能消融禁区。
专注挑战复杂病症 完成临床手术上百例
“从设备研发到临床试验,共有8个单位参与纳秒刀原始创新。”陈新华告诉记者。
目前,基于国外微秒脉冲技术的进口设备价格超千万元,导致一次消融手术价格不菲。打破进口昂贵设备的垄断地位,降低肝癌消融手术设备的价格,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是联合团队多年攻关的初衷。
临床医生提出需求并参与设计;浙江大学包家立教授完成电磁环境的安全评估;北京科技大学宋玉军团队进行“纳秒刀+药”的联合治疗设计;工信部巫彤宁团队研发导航穿刺系统;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笛生物)统筹设计改进和投产,2019年完成纳秒刀样机送检;2020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超声科医师蒋天安主任完成首台纳秒刀临床手术,2020年5月,树兰(杭州)医院超声科黄志良团队和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吐尔干艾力团队也开展纳秒刀临床试验,治疗肿瘤患者……“医疗器械的原创研发,既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一场接力赛。”陈新华感慨道,前期做好技术沉淀,近两年方显步履铿锵。
梳理纳秒刀研发转化流程,不难看出,始终由临床引领。
“研发之初,我们就要求纳秒脉冲肿瘤消融系统适用于全身实体肿瘤的消融,尤其要适用于邻近血管、胆管、输尿管、神经等高危部位的实体肝癌肿瘤。”陈新华说,临床试验期间,也是按此要求筛选参与患者。
“去年5月,病灶位置邻近胆囊的冯大伯成了我院纳秒刀临床首位入组患者,术后6个月,超声造影显示他原来的消融区和正常肝组织并无二致。” 郑大一院感染科任志刚教授说,临床发现,纳秒脉冲技术还能极大限度地保留肿瘤细胞的抗原组织,激活人体特异性免疫机制,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记者了解到,联合团队在进行纳秒刀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造成病人随访艰难的问题时有发生。即便如此,一年多来,团队已完成逾百例大血管旁肿瘤消融手术,证实了纳秒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潜心夯实底层技术 产品活力厚积薄发
2021年1月,由浙江省科技厅认证,浙江省脉冲电场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在睿笛生物挂牌。
“这是国内首个脉冲电场医学应用领域的专精特新研发平台,浙江省科技厅为促进纳秒脉冲医学领域的科技资源共享,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实现对该领域工作的强力赋能。”陈新华告诉记者。
“近十年积累换来的近百项原创发明专利,是纳秒脉冲技术的底气所在。”陈新华认为, 山寨国外产品的道路走不长。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做到“一窍通,百窍通”。
令人期待的是,基于前期关于纳秒脉冲技术的积累,睿笛生物已研发了心脏房颤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即将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启动临床合作。
此外,睿笛生物联合浙大一院超声科蒋天安团队、深圳先进研究院龚小竞团队研制的声光内镜引导的胰腺癌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也于去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支持。
“运用脉冲电场的前沿技术触类旁通,公司多个产品线内,有8台新设备已经下线,即将被派发到合作试验单位。”陈新华表示,实现纳秒脉冲关键核心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后,团队将依托省重点实验室,从底层机理机制助力国产微创消融医疗器械研发设计,致力成为我国国产脉冲电场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过去的2019年可能是平凡的一年,但有些人却是生死攸关的一年。高以翔的离开为很多人敲响的警钟,其实人真的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脆弱,不得不承认上了年纪再经不起折腾了。
就在2019的尾声,有人沉浸于家庭的欢乐,有人挨家挨户的送着外卖,有人还在办公室赶着文案,或忧思过往,计划未来。
45岁的吴彦祖深夜在微博讲述了自己患阑尾炎差点丧命的惨痛经历,与死神擦肩而过,更是呼吁大家2020年必须注重健康!
其实早在年中时他也曾自曝差点死亡,当时刚开始只是普通盲肠炎,但他以为是吃了过期的食物拉肚子,延误了治疗,导致盲肠溃烂爆破。
最恐怖的是,医生说:"10多年都没有见到如此严重的盲肠炎,如果吴彦祖再等一天可能就要死亡了!"
网友们看到吴彦祖的悲惨经历之后,纷纷在评论区感慨道:“实在是太可怕了,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啊;一定要按时体检,保重身体。”
然而这一次更是严重,在生病期间他暴瘦16斤,卧病在床不能锻炼,不仅肌肉几乎掉光了,整个人瘦的都快皮包骨头了!
好在男神最终并无大碍,出院后6个礼拜病情好转了,他才重拾健身训练,慢慢恢复了健康和身材!
用了大半年时间,吴彦祖身体终于调整了过来,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
经历了两次患病险丧命后,他现在最大的感悟是:
不要把健康当成理所当然,没有了健康,你将一无所有!
其实吴彦祖一直都有健身的习惯,即使到了45岁也没有中年发福甚至油腻,颜值身材始终稳定。
尽管平时拍戏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仍会保持一周三练“跑步、哑铃每天必练,而拳击一周3-4次”。
前段时间还发了20年前的“特警新人类”主演合照,20年过去了,不得不说男神依旧是男神啊!
跟当红小鲜肉鹿晗合照,你更pick谁?
看看就连健身如常的吴彦祖都难免生大病,你还会心存侥幸,觉得疾病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吗?
回望人生的上半场,多数人都在为钱卖命。以为年轻生命无比旺盛,于是暴饮暴食、连日地熬夜,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仿佛健康没有限额;
直到突然大病一场,才恍然大悟:青春可以挥霍,身体却不可以。
在人生的这场马拉松中,拼的不是开始时谁更快,而是看谁的耐力更持久。身体健康决定每个人的未来和结局。
01
健康有多重要
生一次病就懂了
曾经的李冰冰,是娱乐圈公认的劳模,为了工作不断透支自己的身体;
然而最近在一档访谈节目里,李冰冰终于“认怂”了。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中年人了?"
她说:"自从一场大病之后,我突然感觉身体变得不好了,身体大不如从前。容易累,没力气,不像以前那么能熬了。”
几年前,李冰冰在澳洲拍戏时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连着21天嗓子化脓,澳洲不轻易使用抗生素,回国治疗后,顾不上休息就继续回剧组拍戏。
平时我们只关注到她在荧幕上的英姿飒爽,但却很少留意到她的这些新闻:打戏摔成腰椎间盘突出、冬季淋雨患过肺炎、过度劳累引发气胸等等....
现在收到电影邀约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片酬或名气!
强悍如她,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虐不起自己了,身体真的会报废。"
02
年轻虽是资本
却经不起挥霍
在健康这个话题面前,没有年龄之分!
27岁的张一山,早在很久之前就爆出自己的身体亮出了红灯!
之前在接受采访时,他就亲口表示过极有可能会退出娱乐圈。
关于自己的健康问题,他表示:自己因为拍戏原因饮食不规律,很早就得了胃病。
后来,一个接着一个工作,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多年的胃病已经严重恶化!
还曾在节目录制中,因胃病突发被紧急送往医院。
即使病了,依然还在继续工作。
去年,张一山一大早去医院抽血化验,之后又要连赶两个场地去拍戏,收工后,还要赶到100多公里外的场地去为明天拍摄做准备。
病了,根本没有时间去治疗!
正如张一山的经纪人所说:“你签了合同,有合约限制,病倒了也要给人家干活!”
03
不良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健康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白天被学业、工作和社交束缚,到了晚上,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所以选择报复性熬夜。
殊不知,长时间熬夜看似没什么,却在不经意间透支你的身体!
之前一段关于“中国每天有5000万90后在熬夜”的片子就在朋友圈疯传,很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跟朋友约好一起健身
可是办的健身卡只用过一两次
最后只能在朋友圈出了一张闲置的健身卡
(近7成白领有过劳状况)
▼
电梯坏了
你自嘲说今天可算运动了一次
(每4个人中就有1人肥胖)
▼
你敷着最贵的面膜
熬着最长的夜
(中国皮肤病患者超过1.5亿人)
▼
听说手机屏幕辐射大
你换了张绿色的壁纸
(中国青年近视率世界排名第一)
▼
中国每年猝死人口高达55万
▼
你听闻某个朋友得了癌症的消息
难过之余开始担心自己
(每天约有10000人确诊癌症)
▼
你发现疾病离自己并没有那么远
却还是心怀侥幸地过着
你常常自嘲连体检的钱都没有
你不知道ICU病房可以迅速榨干整个家庭的积蓄
(1次重症治疗保守估计50-60万)
▼
04
人生只有一次
还请善待自己
为什么很多人明知道熬夜不好、饮食不健康,却依然乐此不彼呢?
我想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仗着年轻;二是心存侥幸;
但其实,年轻从来不是资本,健康才是;更别拿身体去和侥幸对赌;这个世界,真的会惩罚不好好爱惜身体的人。
诚然,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无奈,努力工作和保持健康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得已。
但是,我更相信,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逐步改善的;一些不幸,也是可以避免的。
放下手机、好好睡觉、让身体早点进入休息状态,
少点外卖,自己学着下厨,做些健康的美味犒劳自己。
少抽烟、少喝酒;定期去检查身体,有病别拖得治;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运动,晨跑夜跑,哪怕只是在家做十几个俯卧撑;
如果有一天,你辉煌了,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才能享受人生。
如果有一天,你落魄了,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才能东山再起!
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人生下半场,比的不是财富、智商、情商;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钱。有句话说的对:你没有时间休息,就一定有时间生病。
你的身体,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大。
从现在开始,为了身体的健康,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生活、坚持锻炼、定期体检、心态豁达。
人生到了下半场,
拼的是健康。
活得久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