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的药物有哪些(癌症药物发展的现状)

2023-10-25 04:32:17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治疗癌症的药物有哪些(癌症药物发展的现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治疗癌症的药物有哪些,以及癌症药物发展的现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中医治疗癌症,多方面下手,这些中药都比较常用,一次性分享

大部分癌症被发现时已进入晚期.中医药对晚期癌症.往往能达到减轻痛苦、改善症状、带瘤生存等多重作用。由于癌毒致病的特殊性.在选择具体药物时,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既切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具有一定“消癌”、“抗癌”作用的药物,以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那么,治疗癌症中医都常用哪些药物呢?

首先,因为癌毒盘踞,深藏脏腑经络,所以治疗癌症需用消癌解毒药。癌症是因癌毒盘踞于脏腑经络而引起.癌毒一旦产生.则迅速生长,不断长大,结聚成块.继生痰湿瘀血.耗损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并容易走窜流注他脏。癌毒深藏,非攻不可,故治疗癌症要灵活配伍具有消癌解毒作用的药物,甚至需用一些有毒之品.借有毒之品性峻力猛之势,以毒攻毒。亦即《内经》所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之义。临床常选用夏枯草、白毛夏枯草、生牡蛎、莪术治疗乳腺癌,鳖甲、蟾皮治疗肝癌、胰腺癌,猫爪草、泽漆治疗肺癌,蜈蚣、露蜂房、全蝎治疗脑癌,生牡蛎、黄药子治疗甲状腺癌,冬凌草、独角蜣螂治疗肠癌、胃癌等。

第二,常用化痰散结药。癌毒阻滞,津液输布不畅,聚而为痰浊,痰浊与癌毒胶结,可导致癌肿进一步增大。若痰浊蕴肺,则表现为咳嗽、气喘、咯痰;若痰浊流窜皮下,则可扪及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瘰疠痰核;若痰浊随风上扰清空,则可见头痛、恶心呕吐、肢体偏瘫等症,故治疗癌症亦要灵活配伍具有化痰散结的药物,一般常用半夏、陈皮、鱼腥草、金荞麦根、杏仁、桔梗、桑白皮、大贝母等药治疗肺癌咳嗽咯痰之症,用南星、生半夏、海浮石、海蛤粉、皂角刺、山慈菇等既具化痰功效,又具消癌作用的药物消散癌肿气行则津液输布通畅.故化痰又常伍以八月札、青皮、莱菔子、陈皮、橘核、荔枝核等理气药物。若痰浊随风上扰清空,则需用制白附子、僵蚕、露蜂房、全蝎等熄风化痰之品。

第三,经常用清热解毒药,癌症患者常可见发热、疼痛、口干、痰黄、咯血、便秘、苔黄、舌红、脉数等症候,这是癌毒痰瘀胶结.郁而化热的表现,现代研究认为,炎症和感染往往是促使肿瘤发展和病情恶化的因素之一.而清热解毒法不仅具有抗癌活性,也有助于控制和消除肿瘤周围的炎症和感染,故治疗癌症要灵活配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一般常选用黄芩、鱼腥草、山豆根、金荞麦根治疗肺癌,以黄连、冬凌草、白花蛇舌草治疗食道癌、胃癌,以马齿苋、败酱草、蜀羊泉治疗肠癌,以黄芩、夏枯草、龙葵、漏芦、半边莲、半枝莲治疗肝癌,以白毛夏枯草、漏芦、蒲公英治疗乳癌、甲状腺癌等。

第四,癌症患者经常是癌毒阻滞,气阴两伤,需用益气养阴药。在脏腑虚亏、功能紊乱时,各种致癌因素更容易乘虚而入,导致癌症的发生同时.癌毒盘踞.不断掠夺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导致五脏六腑失却气血津液濡润,机能低下或失调.而正气亏虚,又易致肿瘤生长迅速、扩散及转移。两者形成恶性循环。一般说来,肿瘤患者以气虚、阴虚证候较多,这与癌毒痰浊瘀血湿热胶结,易于郁而化热,进而伤阴耗气有关,故治疗癌症每需应用益气养阴药物,一般可用太子参、黄芪、灵芝治疗肺气虚,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治疗脾气虚;冬虫夏草、黄精、山药、生黄芪、刺五加、胡桃肉治疗肾气虚;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羊乳、南沙参、北沙参、玉竹等治疗肺阴虚、胃阴虚;生地、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制首乌、石斛、桑寄生治疗肝肾阴虚等。

癌症的病因很多,发病因素为痰、瘀、热、毒、虚等,所以癌症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但中医主要会抓住它的致病因素去治疗。有的可能临床症状不同,但是却用了一个方子,有的可能发病症状相同,却用了不同的方子,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人一方是中医的特色,根据舌象、脉象、不同的症状,来调整配方,药物的用量也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患病原因都不一样,故治疗上也不一样。​

中医治疗癌症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一些癌症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治疗也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能胜任日常的工作。

在癌症病人中常见一种认识误区:只有在放疗、化疗或手术都无济于事的时候,才会选择中医中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所以中医见到的大多是非常晚期的癌症病人。有很多病人会因为失去手术的机会而后悔不已,但又有多少病人会因为失去中医中药的治疗而惋惜呢?癌症患者不要只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去选择中医中药,而应该在治疗早期选择最合适的时机介入。

中国自主研发新型CAR-T细胞药物获批 造福更多实体肿瘤患者

中国主研发的自分泌纳米抗体CAR-T细胞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 肖鑫(网络截屏) 摄

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陈静 肖鑫)记者25日获悉,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自主研发的自分泌纳米抗体CAR-T细胞药物(BZD1901)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用于治疗间皮素阳性的晚期实体肿瘤。

据悉,约50%实体肿瘤为间皮素阳性。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钱其军教授25日告诉记者:“间皮素靶点在肺癌、胃癌、间皮瘤、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中有着广泛表达,自分泌纳米抗体CAR-T细胞药物的成功开发,将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新治疗机会。”据了解,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中,BZD1901临床疗效明显。该药获批代表着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白泽计划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备受关注,在以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为代表的多种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无效时,CAR-T细胞药物能使超50%的患者肿瘤消退,且维持较长期疗效。2017年至今,全球有8款CAR-T药物陆续获批上市,均针对血液系统肿瘤。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细胞药物总裁孙艳对记者介绍,中国率先自主研发的自分泌纳米抗体CAR-T细胞药物,应用了多种创新技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下,实体肿瘤患者众多,肿瘤局部微环境更复杂,获得疗效突破的需求大,难度大,众多科学家和生物医药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实体肿瘤的研发和临床转化方面,以求突破。钱其军教授告诉记者,从技术上说,CAR-T细胞难以自分泌高水平抗体,从而无法真正意义实现对肿瘤局部微环境的有效改变。2018年,其与国际知名抗体专家、兔单抗的发明人朱伟民教授深入探讨后认为,应建立国际一流的纳米抗体发现平台,去大规模寻找高表达及高稳定性的纳米抗体。2019年,纳米抗体研发平台成功,并筛选到符合预期功能特征相关纳米抗体。应用到CAR-T细胞后,体内外研究显示出良好的抗体分泌水平以及肿瘤杀伤效果。

2021年2月,该款药物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完)

点赞!这些抗癌、抗病毒的治病药,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

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员

主题:中国原创创新研发的救命药

这两天有没有被一条医学新闻刷屏?↓↓↓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

是的,我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获得批准上市了,填补了这一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可喜可贺。

今天,媒体又报道了一个好消息,#零突破,中国抗癌新药在美获批上市#。↓↓↓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微博)

这是全球癌症患者的福音,更是中国新药研发的里程碑:当地时间2019年11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以“突破性疗法”的身份,“优先审评”获准上市。它主要用于治疗以前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成为我国目前为止第一款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在FDA获批的抗癌新药,为中国原研新药出海带来了“零的突破”。

其实已经很长时间了,无论是业内人,还是普通民众,对于“国家自主研发药”没有那么多的信心。

嗯……小蒲姐我,算是在医学健康科普界摸爬滚打过的医学科普策划人了,我想:我国其实有很多值得骄傲的自主研发药物,只是这类消息太小众,传播得没有那么广。

今天,小蒲姐要替我国的药物研发人员道道辛苦,容我们自豪一下,其实,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救命药可多了。

在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救命药之前,小蒲姐要给我的小特工和老探员科普下新药研发的过程。只有说清楚这件事,大家才会知道,想要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药物有多难。

开发一种新药物,需要走一套非常严格而复杂的流程,大致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3个阶段。

临床前研究

光是临床前研究,就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药物化学相关内容,包括药物制备工艺路线、理化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等;二是药理学相关内容,包括以符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研究等。

临床研究

新药的临床研究绝不能草率通过,它一般分为4期。

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是在20~3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身上进行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

II期临床试验

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病例不少于100例,主要是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

Ⅲ期临床试验是新药批准上市前、试生产期间,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目的是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观察例数一般不应少于300例。

新药通过这3期临床试验后,方能被批准生产、上市。

上市后药物监测

新药的Ⅳ期临床试验,也是上市后药物监测的阶段。

药物上市后,研究人员会继续追踪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Ⅳ期临床试验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看到上面的流程,可能小特工老探员已经觉得药物开发的道路挺曲折的了,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创新药物,更是艰难,甚至需要历时长达十年二十年。

远的不提,就拿2019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8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中,2018年评审通过的9种1类创新药来说明。

这9种1类创新药,全部是我国自主创新药品,而且以抗癌药、抗病毒药居多。它们分别是:抗肿瘤药物——呋喹替尼胶囊、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抗病毒药物——达诺瑞韦钠片、注射用艾博韦泰、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血液系统药物——罗沙司他胶囊。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

(图片来自:正大天晴医药集团官网)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是一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由我国自主研发,适合经过两种系统方案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药品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马来酸吡咯替尼片

(图片来自:恒瑞医药官网)

马来酸吡咯替尼片,适用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能满足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迫切的临床需求。

呋喹替尼胶囊

(图片来自:和记黄埔医药官网)

呋喹替尼胶囊,是一种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药物,完全由国内研发,适用于经过含氟尿嘧啶和铂类化疗后,有所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胶囊能显著延长接受过至少2次化疗方案但仍发生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图片来自:君实生物官网)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个国产新型抗肿瘤药物抗PD-1单克隆抗体,适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

(图片来自:信达生物制药官网)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适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免疫治疗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的缓解率高达80.4%,其疗效和安全性与同类进口药物相当,而价格将明显低于同类进口药。

达诺瑞韦钠片

(图片来自:歌礼药业官网)

达诺瑞韦钠片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个抗HCV口服制剂,适用于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初治的非肝硬化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这种药大大降低了用药成本,满足HCV患者用药可及性。

注射用艾博韦泰

(图片来自:前沿生物官网)

注射用艾博韦泰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个抗艾滋病药物,适用于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已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注射用艾博韦泰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

(图片来自:杰华生物官网)

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是30多年来,世界上首次出现的第3种类的乙肝治疗药物,它将打破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不会超过30%的天花板。

罗沙司他胶囊

(图片来自:珐博进中国官网)

罗沙司他胶囊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HIF-PH)抑制剂,适用于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因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它与现有常规治疗药物相比,能直接口服给药,而且在提高铁利用率、无需静脉补铁等方面具有临床优势。

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乙肝、丙肝、艾滋病……2018年通过评审的1类创新药物,治疗的几乎都是致命的疾病。

中国的药物研究人员一直在为治疗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不懈努力。

在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一共受理了7336件注册申请,光是国产1类创新药注册申请就受理了448件,其中受理临床申请403件,上市申请45件,而且创新药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领域。

除了通过的这几种药物,还有大量自主创新药物正在进行I期、II期、Ⅲ期临床试验,比如:

TPN171

TPN171适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高压被称为“心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如不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会在2~3年内死于右心衰竭。

TPN171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药,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研究。如成功上市,有望成为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德立替尼

德立替尼对肾癌、胰腺癌和肝癌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它具有良好的药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如果能通过审核的话,能为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一种价格合理的有效新药。

很多人不知道,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在医疗政策不断改革的形势下,创新药审评审批不断加快速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过去5年间受理的临床申请数量也在高速增长,5年内受理的临床申请总数比之前历史总数还多。不仅如此,很多创新药项目已经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了。

所以,今天真是一个该给自己打打气、鼓鼓劲的日子。告诉自己:未来可期。

期待这样的自主创新药能够越来越多,打破药物进口垄断、降低医疗成本、满足临床需求。

中国的药物研发人员加油,阿中哥哥加油。

谢谢惠顾。~今日小蒲姐营业结束。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本文版权归百科名医网所有,获取转载授权请加助理妹子微信:KF-PGY。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欢迎个人直接转发朋友圈。

封面图片&字体:已购买授权。

小蒲姐参考情报: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杨臻峥,孙友松,魏利军等.2014至2018年我国自主研发并获准上市的1类新药概述.中国新药杂志,2019,28(13):1537-1546.

5.蒲公英医学百科

6.百科名医网:https://www.baikemy.com/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