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症治疗药物(前列腺癌症状及表现)

2023-10-25 06:54:30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前列腺癌症治疗药物(前列腺癌症状及表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前列腺癌症治疗药物,以及前列腺癌症状及表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中国创新药企自主研发1类新药获批上市 前列腺癌患者有治疗新选择

临床研究显示,接受瑞维鲁胺治疗后,患者死亡和疾病进展风险分别降低42.0%和53.9%。 恒瑞医药供图

临床研究显示,接受瑞维鲁胺治疗后,患者死亡和疾病进展风险分别降低42.0%和53.9%。 恒瑞医药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9日获悉,由中国创新药企自有研发的1类新药瑞维鲁胺片(商品名:艾瑞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一种新型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将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据了解,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特征性的雄激素依赖性,故初诊的转移性前列腺癌基本上都属于mHSPC(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接受传统的单纯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平均18至24个月后,疾病将发生进展。此时,肿瘤恶性程度上升,ADT治疗已经无效,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不到3年。新型AR抑制等联合ADT治疗mHSPC,能够有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目前,国内外最新权威指南均推荐临床使用新型AR抑制剂联合ADT(单纯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

据介绍,瑞维鲁胺片在药物分子结构上有了重要创新,使得药物在具有AR抑制高活性的同时, 降低中枢神经毒性。据悉,瑞维鲁胺片的上市申请于2021年10月被国家药监局按突破性治疗品种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CHART)显示,接受瑞维鲁胺治疗后,患者死亡和疾病进展风险分别降低42.0%和53.9%。相关研究成果亮相于本月举行的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获得广泛关注。

据悉,瑞维鲁胺的上市将有力推动新型AR抑制剂的应用可及性,令更多前列腺癌患者能够从规范治疗中获益。另据透露,瑞维鲁胺的另一项III期研究,即瑞维鲁胺围手术期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亦已启动入组。(完)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如何治疗

前列腺癌

一、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

前列腺癌目前是我国男性发病率排第六位的临床常见肿瘤。前列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内的前列腺癌筛查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对预期寿命10年以上的男性和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排尿困难,血尿,骨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前列腺癌筛查人群:(1)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2)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3)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要尽早开展血清PSA检测,高危人群包括:年龄>50岁的男性;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龄>40岁且基线PSA>1μg/L的男性。

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

二、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

前列腺癌早期临床诊断模式为“三阶梯”法:①通过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和直肠指检(DRE)发现可疑病例;②视具体情况,选择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多参数磁共振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完成可疑病灶的定位诊断;③通过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系统活检获得病理诊断。

前列腺超声检查是前列腺癌诊断的常用工具

三、前列腺癌同仁治疗特色

前列腺癌是我院泌尿外科临床特色,多年来获得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近年来开展包括微创手术、化疗,免疫治疗在内的肿瘤治疗。

1 腹腔镜微创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优势是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针对部分有性生活需求的患者可以开展保留性神经的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仍可保留性功能。

2 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及新型内分泌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病例分享丨及早使用,更多获益!阿比特龙助力前列腺癌患者长期生存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是转移性前列腺癌中预后较好的类型,但这一阶段的患者进展后将转变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预后更差。如何改善mHSPC患者预后,推迟去势抵抗的发生备受学界关注。目前,泽珂®(醋酸阿比特龙)已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mHSPC和mCRPC的一线治疗选择。本次为大家带来2例来自真实世界的病例,供读者交流、探讨。

病例一

病史

    患者男性,69岁。主诉:排尿困难,体检发现前列腺占位。

      既往史: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症状5年,表现为起夜5-6次。

        直肠指检:可及肿物,质地触感鼻尖样。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971.93 ng/ml,结合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500.00ng/mL,癌胚抗原:5.42ng/mL。


            穿刺活检病理(2020年9月7日):1、(左底部内测、左底部外侧、左中部内测、左中部外侧、左尖部内测、左尖部外侧、右底部外侧、右中部内测、右尖部外侧)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4+4=8分(ISUP:4级);2、(右底部内测,右中部外侧、右尖部内测)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4+3=7分(ISUP:3级)。


              ECT检查:多发性骨转移大于3处(左侧上颌区,右侧第11肋椎关节,右侧骶髂关节,左侧髂骨骨质代谢增强)。


              诊断结果

              高危mHSPC(T4N0M1b IV期)。


              治疗经过


                2020年9月3日,T-PSA为971.93 ng/dl,患者接受雄激素阻断疗法(ADT)+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


                  2020年10月14日(接受ADT+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后1个月):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排尿症状改善,直肠压迫症状明显缓解;T-PSA降至9.51ng/dl;复查MRI:前列腺癌伴左侧神经血管束(NVBs)侵犯,精囊侵犯可能。

                  图1 2020年10月14日影像学检查结果


                    2021年04月06日(接受ADT+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6个月):症状改善(排尿困难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现夜尿次数增多,约5-6次,尿量不多,余无特殊不适)。T-PSA降至0.06ng/dl;复查MRI:肿瘤体积与前变化不明显;复查ECT:鼻咽部、右后第11肋骨及右髂骨骨质代谢异常活跃。


                    图2 2021年04月06日影像学检查结果


                      2021年4月12日,患者行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发现前列腺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精囊萎缩。术后病理:前列腺腺癌 Gleason评分4+3=7分(ISUP:3级),肿瘤包膜未见癌,肿瘤组织散在分布双侧,瘤荷约10%。


                        术后患者继续维持ADT+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方案治疗。2021年8月1日,PSA降至0.03ng/ml以下。


                        图3 ADT+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后的PSA随访情况


                        病例思考:


                        该患者被诊断为高危mHSPC,首先采用ADT+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症状改善,PSA明显下降。半年后,患者接受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盆腔粘连松解术+腹腔镜检查术。术后继续维持ADT+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方案治疗,T-PSA降至0.03ng/ml以下。


                        醋酸阿比特龙是一种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可完全抑制CYP17酶,全源阻断睾酮生成持续清除前列腺癌肿瘤进展“燃料”1-3。LATITUDE研究结果显示,mHSPC阶段及早应用醋酸阿比特龙可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与对照组(安慰剂+ADT)相比,试验组(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ADT)的中位OS显著延长(53.3个月 vs 36.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4%;延长中位影像学无进展生存(rPFS)至33个月,降低进展风险53%4,5

                        图4 LATITUDE研究结果


                        LATITUDE post-hoc分析发现,醋酸阿比特龙为基础的方案可以让更多高危mHSPC达到高PSA降幅,且中位PSA最低值更低6


                        图5 LATITUDE post-hoc分析结果

                        病例提供者:宋超 教授


                        专家简介

                        宋超 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英国女王大学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双博士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分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

                        国际尿石联盟青年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CCTMlS) 尿路结石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委

                        点评(吴天鹏)


                        我国初诊mHSPC患者中,存在3处以上骨转移、高Gleason评分和高PSA水平等高危因素的比例较高。由于联合雄激素阻断(CAB)相对于单纯 ADT的临床获益有限,EAU指南和NCCN指南等均不推荐CAB作为高危mHSPC的常规治疗方案。在本病例中,患者被确诊为高危mHSPC患者后,一线治疗即采用新型内分泌药物醋酸阿比特龙,症状得到了改善,并且肿瘤体积明显缩小,降低了手术难度(肿瘤明显降期、降级,降低切缘阳性率)。患者在术后继续接受新型内分泌治疗,病情得到改善,PSA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在后续治疗中,仍需继续关注PSA,患者PSA最低值越低,预后也将更好,该患者有望获得较好的生存期。

                        点评专家:吴天鹏 教授


                        专家简介

                        吴天鹏 教授

                        医学博士

                        武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性学会男性生殖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泌尿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泌尿生殖分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性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病例二

                        病史


                          患者男性,76岁。主诉: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


                            泌尿系统CT检查:前列腺癌并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可能性大。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PSA:75ng/mL。

                              MRI:前列腺癌并膀胱、精囊腺、直肠前壁、盆底侵犯,盆腔以及腹膜后淋巴结多发转移、多发骨转移瘤。

                                ECT:T10,右侧骶髂关节以及左侧第5前肋异常放射性分布,考虑骨转移可能(骨转移3处)。

                                  病理活检: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5+3=8分。


                                  诊断结果


                                  第一次诊断(2020年9月):mHSPC,cT4N1M1b。


                                  第二次诊断(2021年2月):mCRPC。


                                  治疗经过


                                    2020年9月,PSA为75ng/ml,随后优先推荐使用原研醋酸阿比特龙方案,但由于患者本人经济原因,最终使用CAB方案。

                                      2020年12月,患者复查:PSA从75ng/ml降至2.24ng/ml,未达到理想值;睾酮为0.13ng/ml,达去势水平。


                                        2021月2月入院后,查睾酮为去势水平,PSA明显增高至19.2ng/ml,全身骨扫描提示全身多处骨转移(新增病灶大于等于2处),且有截瘫骨痛等骨相关事件,考虑患者由mHSPC阶段进展为mCRPC阶段;改用原研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ADT方案治疗。


                                        图6 CAB方案治疗后的PSA水平


                                        患者改用原研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ADT方案治疗2个月,骨痛症状缓解且下肢恢复知觉。


                                        病例思考


                                        该患者第一次被诊断为mHSPC,使用CAB方案后,疾病进展,PSA明显增高,骨扫描发现新增骨转移病灶大于2处,且有截瘫骨痛等骨相关事件,转为mCRPC,改用原研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ADT方案治疗,患者骨头症状缓解且下肢恢复知觉。


                                        高危mHSPC患者,传统内分泌治疗会在较短时间内进展为mCRPC7。常规的内分泌治疗无效后患者将面临疾病进展、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等问题8。当患者进入mCRPC阶段,且伴有脊柱转移平面截瘫,下一步应如何治疗?加拿大一项RCT 研究发现:mCRPC一线醋酸阿比特龙-二线恩扎卢胺显著延长患者PSA进展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可能性9。而两种机制不同的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并没有带来额外获益和PSA下降10


                                        图7 RCT 研究结果


                                        AQUARiUS前瞻性研究表明:在mCRPC患者报告的不良事件中,醋酸阿比特龙疲劳、认知障碍恶化的比例显著低于恩扎卢胺组11

                                        图8 AQUARiUS研究结果

                                        病例提供者:李进 教授

                                        专家简介

                                        李进 教授

                                        主任医师,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湘潭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男科学会委员

                                        湖南省泌尿男生殖肿瘤协会委员

                                        湖南省前列腺防治专业学术委员会

                                        湖南省医学会激光学组委员

                                        湘潭市泌尿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湘潭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湘潭市医学会男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湘潭市医学会理事


                                        点评(王荫槐)


                                        传统内分泌治疗高危mHSPC患者,中位无失败生存时间不足1年12。推迟转移和推迟去势抵抗是前列腺癌重要的治疗策略。指南推荐阿帕他胺延缓mHSPC和NM-CRPC进展为mCRPC8。其中,对于高危mHSPC患者,临床应更早使用新型内分泌治疗。该病例中的患者第一次被诊断为高危mHSPC后放弃使用原研醋酸阿比特龙方案,疾病快速进展,随后被确诊为mCRPC。

                                        EAU指南(2020)指出确诊mCRPC需要满足:血清睾酮达到去势水平(<50ng/dl或1.7nmol/L)+间隔1 周或以上连续3次PSA上升,连续两次较最低值升⾼50%以上,且 PSA>2 ng/L或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新发骨扫描病灶,或是根据RECIST标准出现新发软组织病灶13

                                        对于mCRPC患者的治疗,如何才能“亡羊补牢”?有研究证实,相较于安慰剂+泼尼松,mCRPC患者接受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显著延长中位生存至34.7个月,降低死亡风险19%(HR=0.81,P=0.0033)14。另外,有研究发现,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显著延缓肿瘤影像学转移进展、骨破坏及疼痛恶化15。该病例转为mCRPC后,改用原研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ADT方案2个月骨头症状缓解,下肢恢复知觉。因此,强调mCRPC阶段的患者要及早应用醋酸阿比特龙,延长生存、推迟进展。

                                        点评专家:王荫槐 教授

                                        专家简介

                                        王荫槐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湖南省微创泌尿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男科与性医学分会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机器人学组组长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男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交流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尿石联盟委员

                                        世界华人男科医师协会委员


                                        编者手札

                                        对于高危mHSPC和mCRPC患者的治疗,泽珂®(醋酸阿比特龙)的疗效及安全性已获临床广泛认可。上述两份病例提醒我们,对于mHSPC和mCRPC患者,尤其是mHSPC患者的治疗应尽早使用阿比特龙,从而延缓疾病进展,让患者有机会获得长生存。


                                        参考文献:

                                        1. Chen Y, et al. Lancet Oncol, 2009;10(10): 981 -991.

                                        2. Attard G,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28):4563-71.

                                        3. Efstathiou E, et al. J Clin Oncol. 2012;30(6):637-43.

                                        4. Fizazi K,et al.N Engl J Med. 2017;377:352-60.

                                        5. Fizazi K,et al.Lancet Oncol 2019;20(5):686-700.

                                        6. Matsubara N, et al.Eur Urol. 2019 Dec 13. pii: S0302-2838(19)30894-2.

                                        7. Fizazi K, et al. N Engl J Med. 2017;377:352-360

                                        8. 新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9. Khalaf DJ, et al. Lancet Oncol, 2019; 20: 1730-39.

                                        10. Morris MJ, et al. presentation at ASCO 2019; abstract 5008.

                                        11. Thiery-Vuillemin A, et al. Eur Urol. 2020 Mar;77(3):380-387.

                                        12. James ND, et al. Eur Urol. 2015;67(6):1028-1038.

                                        13. EAU guideline:prostate cancer 2020.

                                        14. Ryan CJ,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16(2): 152-160.

                                        15. Rizzo S, et al.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7;120:227-233.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6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