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药方(中医中药治癌症有效的方子)

2023-10-25 08:56:45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药方(中医中药治癌症有效的方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药方,以及中医中药治癌症有效的方子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每日一味抗癌中药——农吉利,清热解毒、抗癌散结,用于多种癌症

农吉利

品种来源】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产于浙江、山东、湖南及华东、华南、西南等地。生长于田野、路旁及溪沟草丛中,夏、秋季采割,鲜品及晒干均可入药。

别名】野百合、野芝麻、佛指甲等。

性味】味苦,性平,有一定毒性。

功效】清热解毒,抗癌散结。主治皮肤癌、乳腺癌、阴茎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农吉利甲素、农吉利乙素、农吉利丙素等多种生物碱及氨基酸、酚性物质。其主要抗癌成分为农吉利甲素等生物碱。

日常应用】本品抗癌,日常应用以研末服、煎汁服、外用及注射为主。

煎剂

(1)农吉利茶:农吉利、甘草,每日1剂,分2—3次代茶饮。适用于胃癌、肝癌、宫颈癌等。

(2)农吉利地黄汤:农吉利、生地黄、炙鳖甲、白茅根、仙鹤草,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急慢性白血病。

外用

农吉利糊:新鲜农吉利适量,洗净,捣烂如糊;或于品农吉利适量,研粉,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凋成糊状,涂敷于癌肿处,每日1一2次,适用于皮肤癌、黑色素瘤及阴茎癌。

按语】农吉利是我国近代医务工作者发现的一味具有广谱抗癌效用的植物药。近四五十年来,无论从民间应用的有关经验介绍,或是各地医院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报道,都表明本品对皮肤癌、宫颈癌、肝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本品有一定毒性,过量或长期服用对肝、肾及消化道有一定的损害,故用本品抗癌,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作血常规检查,若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停服或减量。

中医治疗晚期癌症癌热验方1则,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主治】:恶性肿瘤中晚期出现的低热,自汗,气短乏力,少气懒言,面色白光白,倦怠嗜卧,体疲纳呆,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药】:黄芪,台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刺五加,灵芝。

【治则】: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

【方解】:肺者气之本,黄芪重用,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人参、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血为气之母,其虚时久,营血亏虚,功用当归养血合营,协助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升,清升则阴浊降,协助君药以提升中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气虚发热者,得此甘温益气而除之,元气内充,清阳得升,诸症自愈。

【加减】:纳呆,食欲欠佳可加焦三仙、鸡内金消食健胃;乏力较重,可重用刺五加;血虚可加元肉、鸡血藤;口干可加阿胶、南沙参;腰膝酸软可加巴戟天、淫羊藿等。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治疗癌症,多角度综合,有哪些常用中药?一次性分享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加剧,癌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难题。虽然西医药治疗癌症在某些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治疗效果不确定,副作用大等问题。相比之下,中医药治疗癌症具有更为独特的优势。在中医药中,由于其辨证论治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治疗癌症是一个从身体内部开始的、高度个性化、综合且长期的过程。本文将就中医药治疗癌症常用的药物和治疗原则进行介绍。

首先,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原则主要包括消癌解毒、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和益气养阴。这些治疗原则不仅能够缓解疼痛、改善症状,还能够有效控制癌症的进展和转移,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消癌解毒是中药治疗癌症的核心原则

中医药认为癌症是由于癌毒盘踞于脏腑经络而引起的,因此治疗癌症需要使用消癌解毒药来攻克癌毒。常见的消癌解毒药物包括夏枯草、白毛夏枯草、生牡蛎、莪术、鳖甲、蟾皮等,这些药物可以消散癌肿、散结化瘀、活血通络等,以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化痰散结是治疗痰浊胶结的原则

癌毒阻滞,气血不畅,痰浊聚结,容易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舌苔、腹水、肝硬化、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状。常用的化痰散结药物包括半夏、陈皮、鱼腥草、金荞麦根等,这些药物可以化痰止咳、散结化瘀、舒气平喘等,以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清热解毒是治疗热毒壅滞的原则

癌症患者往往伴有发热、疼痛、口干、痰黄、咯血、便秘、苔黄、舌红、脉数等症候,这是因为癌毒痰瘀胶结,易于郁而化热,进而伤阴耗气,导致全身症状。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包括黄芩、鱼腥草、山豆根、金荞麦根、黄连、冬凌草、白花蛇舌草等,这些药物可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和胃消炎、杀菌止痛等,以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益气养阴是治疗气虚阴虚的原则

癌症患者往往伴有气虚阴虚的病理证候,这与癌毒痰浊瘀血湿热胶结,易于郁而化热,进而伤阴耗气有关。常用的益气养阴药物包括太子参、黄芪、灵芝、党参、白术、枸杞子、麦冬等,这些药物可以益气养阴、滋阴润燥、健脾开胃、增强身体免疫力等,以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是一种疾病,其病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痰、瘀、热、毒、虚等因素。由于癌症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因此中医注重抓住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在治疗中,可能会用相同的方子治疗症状不同的患者,或用不同的方子治疗症状相同的患者,这便是中医所提到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的另一个特色是“一人一方”,即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和不同的症状来调整配方。药物的用量也是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患病原因而定,因此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都是不同的。

中医治疗癌症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生长在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于一些癌症患者来说,单纯的局部治疗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不仅考虑局部治疗,还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以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与此同时,中医治疗对患者的劳动力也没有影响。随着局部状况好转,全身状况也会得到改善,这使得患者能够胜任日常工作。

在癌症患者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只有在放疗、化疗或手术都无济于事的时候,才会选择中医中药进行治疗。由于中医治疗常常被用作最后的尝试,因此大多数中医所见的患者都是高级别的晚期患者。很多病人因为失去手术的机会而后悔不已,但又有多少病人会因为失去中医中药的治疗而惋惜呢?因此,建议癌症患者不要只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选择中医中药,而应在治疗早期便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

前列腺癌,药对8组,老中医的智慧,是善用“小药”,四两拨千斤

前列腺癌,在中医古籍中多记载于“癃闭”“淋证”“尿血”等病证中。

中医认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先天失养或后天房劳致机体虚弱、正气不足,湿热、痰毒和血瘀搏结气血,留于下焦,变生癌毒,久而成积,产生癌肿,发为本病。

本病初期以邪盛为主,中期多虚实错杂,后期以正虚为要。邪盛以湿热为主,夹有痰湿瘀毒;正虚主要责之于肾气与脾气不足,以及肾阴与肾阳亏损。

临床上补虚多用补益肾脾之气、培补肾阴和肾阳之法,以培补脾肾为要;而祛邪以清利下焦湿热为重,贯穿治疗始终,配合解毒散结、行气祛痰之法。

药对依据“七情和合”理论配伍组合,是中药复方的理论基础,临床上善于运用药对配伍组方,疗效甚佳。

1. 柴胡与黄柏

柴胡疏解肝郁,调畅气机;黄柏苦寒直折,清热燥湿,散结解毒,直入下焦病所。

二药合用,一散一清,透散清泄,辛开苦降,升举清气,降泄浊物,而行气祛湿散热之功更强,使湿热毒邪分而消之,经下、经表而解。

于前列腺癌而言,第一要务乃清利下焦湿热之邪,宜先祛邪后扶正, 一可避免敛邪,二则避免滋腻,无补益之功反耗愈亏之正气。

2. 金钱草与白茅根

金钱草利湿退黄,通淋利尿,解毒消肿;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二药合用,清热利尿,通调水道,提壶揭盖,通因通用,共治下焦之湿邪,尤为适宜。且两者甘寒凉润,滋养脾胃阴津。

前列腺癌常有血尿、小便频、小便困难等临床症状,多是由于湿热邪毒胶结阻滞气血,日久耗气伤阴动血,肺脾肾生理功能失调所致。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通淋利尿为当务之急。

3. 浙贝母与夏枯草

浙贝母清热解毒,长于化痰清热,性偏于泄;夏枯草清泄火热邪毒,发散郁结,有清泻肝胆火热、散结消肿之功。

二药合用,共奏清火邪、解热毒、散郁结之功。

肿瘤患者常气郁难疏,久之郁而化火发生肝火上炎、痰火凝聚的病证,且癌病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邪毒瘀滞,而肝经绕阴器,毒邪循经下注产生一系列下焦症状,故治肝亦为重点。

4. 补骨脂与仙茅

补骨脂补养肾阳,纳气温脾;仙茅大补肾阳,强筋骨,能祛除寒湿之邪。

二药合用,可补充肾阳,温阳祛湿散寒。但两味药辛温燥烈,易伤津耗液,临床可配伍酸甘苦寒之品以护阴津。

5. 黄精与枸杞子

黄精补养气阴,培益肺、脾、肾三脏;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主治精血亏虚之虚劳及肾虚证候。

二药合用,补阴亦助阳,补气又填精,阴阳兼顾,先天后天并补,阴阳互求,温润和缓,无滋腻碍胃之弊。

前列腺癌肾阴虚者多有尿流变细、口干心烦、失眠、盗汗、消瘦、尿余沥不尽及舌质红苔少等症,故治疗肾阴虚者,枸杞子配伍黄精尤为适宜。

6. 金樱子与益智仁

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益智仁可补益脾肾之阳气,固涩阴精,缩尿止泻。

二药合用,标本兼治,补中兼涩,一散一敛,使正实却不敛邪,辛温而不燥烈,更好地发挥敛酸培补、标本兼治之功。

癌毒日久,损耗正气,肾气愈虚,无力蒸腾气化,津液无法蒸腾于上,膀胱气化失司,无力制约,而致尿频、遗尿等。且先天损伤至此,后天脾胃必弱,无力升清降浊,土虚不可制水,则小便必频,故治疗应以标本兼治为原则,固肾气、益脾气。

7. 炒山药与太子参

炒山药平补三焦气阴,有补脾胃之气、益肺之气阴、补涩肾精之效;太子参平补脾肺气阴,有益气健脾、润肺生津之用。

两者配伍,可平补脾胃气阴,且山药兼能补肾涩精,脾肾同补以治本。

肿瘤发病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而脾胃之气作为后天之气,可灌溉充养五脏六腑,化生气血。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病本源所在,治疗上健运脾胃格外重要。

8. 佛手、合欢皮与预知子

佛手长于疏理气机,和中止痛,燥湿化痰;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预知子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利尿。

三药合用,一则疏达肝气,通畅气血,使气顺痰自消,痰消气顺,气血运行流畅;二则寒热平调,相互制约,调和药性;三则苦泄热邪,辛化湿滞,破除湿热之邪,以免其留滞下焦。

气滞痰凝瘀毒是肿瘤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善治痰者先治气,气行血则行,气滞痰凝瘀毒自解。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4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