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癌症晚期死前征兆(癌症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2023-10-26 05:34:00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胃癌癌症晚期死前征兆(癌症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胃癌癌症晚期死前征兆,以及癌症的症状有哪些表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患了胃癌,身体或有5个警报,别别轻易忽视了!越早知道或还能救

【粉丝来信】在小镇上,有一位60岁的阿姨,大家都叫她李阿姨。她一直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常常把吃不完的饭菜留到第二天,甚至是好几天后再吃。有时,为了省钱,她宁愿饿肚子,也不愿意浪费食物。长期以来,这种生活方式使她的胃部健康状况越来越差,最终患上了胃病。

然而,尽管有胃病,李阿姨仍然坚持她的节俭习惯,没有对饮食习惯做出改变。某一天,她在家里突然晕倒了,被邻居发现后立即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她,她患有胃癌。

【医生回答】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其发病率逐渐下降,但仍然是全球范围内造成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其他癌症一样,胃癌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使得早期诊断变得困难。然而,身体会给我们一些暗示,通过观察和理解这些警报信号,我们或许能够更早地发现胃癌的存在。本文将介绍胃癌的五个身体警报信号,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早日进行检查,以便尽早治疗。

一、消化问题

胃癌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与消化相关的问题。例如,反酸、胃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这些问题可能与胃内的肿瘤干扰了正常的消化过程有关。当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胃并进入肠道时,消化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如果你经常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进食后,这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号之一。此时,你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诊断。

二、胃痛和不适

胃痛和不适也是胃癌的一个常见症状。当肿瘤生长并侵袭胃壁时,它会导致胃痛或不适的感觉。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的,或者可能在进食后加重。有时候,疼痛可能会向其他部位辐射,例如背部或腰部。如果你经常感到胃痛或不适,并且这种情况持续数周或数月,那么你应该尽快咨询医生进行检查,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

三、不明原因的消瘦

不明原因的消瘦也是胃癌的一个警报信号。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没有进行节食或运动的情况下体重减轻,那么这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问题。胃癌会干扰你的食欲和营养吸收,导致体重减轻。如果你的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或者你的衣服变得松了,这可能是胃癌存在的一个征兆。请注意,这种消瘦并非特定于胃癌,但如果它伴随着其他胃癌症状,那么你应该及早就医,以便进行详细的检查。

四、胃肠出血

胃肠出血是胃癌晚期的一个常见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在早期出现。当肿瘤侵袭胃壁的血管时,它会导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黑色的便便、呕吐血液或咖啡渣样的呕吐物。这是一个严重的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不要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胃癌的警报信号之一。

五、持续的疲劳和体力下降

胃癌患者常常感到持续的疲劳和体力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同时癌症本身也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感到疲劳、虚弱,并且休息后仍然无法恢复精力,那么这可能是一个需要关注的信号。虽然疲劳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但如果它伴随着其他胃癌症状,那么你应该寻求医生的建议,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

胃癌的治疗方法

胃癌的治疗方法通常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组合,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案会因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病变的位置和分期以及个体化的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见的胃癌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手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旨在完全切除肿瘤及周围受影响的组织。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会将部分胃切除、全胃切除或联合其他器官的切除。术后可能需要进行胃肠道重建。

放疗:放射线通过高能射线照射癌细胞,破坏其DNA结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放疗可以在手术前(新辅助放疗)、手术后(辅助放疗)或作为姑息治疗使用,也可与化疗联合应用。

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分子进行靶向治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靶向药物通常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并与化疗联合使用。

免疫治疗:利用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方法,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免疫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其他免疫调节剂。

总之,胃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我们有机会通过关注身体的警报信号来早期发现和治疗。消化问题、胃痛和不适、不明原因的消瘦、胃肠出血以及持续的疲劳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信号。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我们可以降低罹患胃癌的风险,并提高早期治疗的成功机会。记住,关注身体健康是我们自己的责任,让我们珍惜生命,重视身体的警报信号,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警惕!身体出现这十种情况,当心是癌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来自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确诊的癌症患者数量达到1930万,而死于癌症的人数增加到1000万。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 。

乳腺癌 现在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占新增癌症病例的11.7%,其次是肺癌 (11.4%),结直肠癌 (10.0%)和前列腺癌 (7.3%)。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

说起癌症,很多人确诊癌症后也想不通:为什么癌症偏偏找上我呢?其实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如果身体发出以下这些信号,就要引起重视了,及时进行检查与治疗。

癌症发出的十种信号

1.身体出现肿块、结节

身体某部位出现肿块、结节,第一个可能会想到的就是肿瘤。但也不必恐慌,肿块、结节不一定就是癌症,它可以是非肿瘤性的(比如炎性包块),也可能是良性肿瘤。对于肿块结节,我们可以对它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一看大小。越小的结节概率上越倾向良性,当然也并非绝对,因此要注意随访复查;如果结节超过1厘米则更要重视 。除了大小本身,大小的变化趋势和速度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持续增大特别是增大迅速的结节倾向恶性可能,要特别重视。

二看质地。质软或囊性肿块,倾向于良性,质硬、固定或实性肿块 ,倾向恶性可能,但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摸起来质韧。

三看边界和活动度。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 ,与周围组织往往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

2.身体持续非外伤疼痛

多数人都经历过疼痛,出现疼痛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用止痛药,这其实会掩盖病情,应该先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非外伤导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续疼痛 ,应去医院查明原因。

3.出现长治不愈的咳嗽

大家对咳嗽见怪不怪,也不会太重视。有的人遇到咳嗽就止咳,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咳嗽的病因。对于久治不愈的咳嗽或痰中带血 ,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应警惕肺癌等疾病的可能。

4.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

出现发烧,我们首先要想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如果发烧原因不明,且持续存在,要警惕癌症可能,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5.莫名出现消瘦和疲乏

如果没有主动进行减重煅炼,也没有刻意节食,体重却不明原因下降或进行性消瘦,或伴厌食、乏力、易疲劳等,要查明原因,消瘦和疲乏 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之一。

6.明明没有外伤却出血

非外伤性异常出血,比如,便血或呕血,要注意排除肠癌、胃癌可能;咳血、痰中带血要警惕肺癌;不规律阴道出血或非月经期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关;无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难,小心泌尿系肿瘤;非外伤鼻出血注意排除鼻咽癌可能。

7.持续出现的消化异常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数人只是短暂一过性的,如果消化不良持续存在,或伴反酸烧心,上腹闷痛不适,不要想当然认为是一般的“胃病”,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等的可能。

8.大便习惯、性状改变

大便习惯、次数或性状发生改变(大便外形变细、大便带脓、血、粘液等)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要警惕大肠癌,尽早到医院检查。

9.黑痣突然增大或颜色改变

黑痣很多人都有,但如果黑痣突然增大、或边缘变得不规则、或颜色发生改变、或出现破溃出血、或灼痒疼痛、痣上原有的毛发脱落,要怀疑黑色素瘤可能。

10.溃疡伤口久久不自愈

口腔溃疡很常见,但如果长时间持续不能愈合,应警惕口腔癌可能。

良性:不同位置、间断性生长、自愈性、疼痛感明显。

恶性 :同一位置、不间断性生长、无法自愈、早期无疼痛感。

常见癌症筛查建议

肺癌筛查

高危人群: 40岁以上;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氡、砷、铀等接触者);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有家族史,一级亲属罹患肺癌。

筛查方法: 每年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若查出肺结节,需遵医生建议或去专科就诊进一步检查、监测。

胃癌筛查

高危人群: 年龄45岁以上;长期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胃部疾病既往史;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筛查方法: 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等情况,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肝癌筛查

高危人群: 年龄40—69岁;患有乙肝、丙肝,或携带乙肝、丙肝病毒者;肝硬化者;有酒精肝或其他肝病;有肝癌家族史。

筛查方法: 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接受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建议同时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检测,如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做增强CT检查。

乳腺癌筛查

高危人群: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有乳腺癌家族史但尚不满足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综合征疑似患者条件的女性。

筛查方法: 推荐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高危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做乳腺钼靶检查。

宫颈癌筛查

高发人群: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曾出现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有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史、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筛查方法: 可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接种过 HPV 疫苗者也应定期进行筛查。

某些良性疾病可导致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而即使已经患上癌症,例如肺癌、胃癌、肠癌等,肿瘤标志物也并不都会升高。一般来说,当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医生一般会建议再复查一次。如果指标只是轻微升高,且多次检查变化不大,无任何症状,就不必担心。如果复查结果还是异常升高,就要尽早找相应的专科医生进行分析、做进一步的检查。

如何预防癌症?

注意饮食

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减少盐和油摄入量,不吃发霉变质食物,少吃加工肉类、烧烤、烟熏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

戒烟戒酒,不吃槟榔。尽量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

坚持运动

WHO推荐每个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或者至少75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HPV 疫苗、乙肝疫苗,预防和控制EB病毒、乙肝病毒、HPV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的感染。

定期体检

癌症高危人群,更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患癌年轻人不少有先天原因,要遵从专科医生建议。

每个癌症发生前,

都有预警,

如果身体发出“信号”,

务必要重视!

转自:中国新闻社

来源: 中国新闻社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4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