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可分为几个阶段(癌症四期属于什么阶段)

2023-10-26 20:53:21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可分为几个阶段(癌症四期属于什么阶段)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可分为几个阶段,以及癌症四期属于什么阶段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患者为啥短时间内就复发了?很多人不注意的这些因素,要留心

癌症患者最害怕的就是复发,不管是哪种癌症也不管分期是早还是晚,都有复发的可能,差别只在于复发概率大小,但我们通过努力,是可以让复发风险概率尽可能降至最低。那么,为什么有些癌症患者短时间内就复发了呢?

首先,有一些癌症患者大多无明显的诱发因素就复发了。这样的患者通常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没有重视康复期的后续治疗,虽然经过手术或放化疗,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中医学认为这类癌症患者的病机大多为余邪未净,正气已虚,使余邪复燃。表现以虚证为主,其根源在“余邪”,治疗以扶正为主,取其“正存邪自去”之意。

第二就是心理压力较大。人活着靠“心劲”,癌症病人的心理压力比山还大。要想防止复发,家里人的陪伴非常重要,要尽量设身处地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可以让病人知道所患疾病一些好的病例、医学进展,削弱“癌症是绝症”的观念,通过安慰、陪伴、倾听等方式让病人对治疗有信心、对生活有希望!

第三就是不注意饮食。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会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避免摄入过多腌熏、煎炸等方式制作的食物,高盐、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物等物质都与癌症紧密相连,尤其是消化道肿瘤,要注意。病人营养不良一般情况下没必要买保健品、营养品,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最好,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抗癌食物、蔬菜。

第四个就是过于劳累。癌症患者治疗后,不能得到应有的休息,过早操劳,或过早从事体力劳动而致气血阴阳耗伤,邪无所制,导致了复发。《诸病源候论》里有一句话:“夫病新痉者,血气尚虚,津液未复,因即劳动,更成病焉。若言语思虑劳于神,梳头洗澡劳于力,未堪劳而强劳者,则生热,热气还经络,复为病者,名日劳复。”癌症患者一定要提倡静养为主,不要过度运动,运动以微微出汗为止。

哪些癌症容易在短期内复发?一般来说,肿瘤是否容易复发,复发快慢除了与治疗效果和术后身体状态有关也与肿瘤的分期早晚、生物学特性、组织分级、基因分型等等肿瘤自身“特有”的性质脱不开关系。比如胰腺癌、肝癌复发可能就要比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来得快些,三阴性乳腺癌复发大也比其它分型的乳腺癌要快。而早期癌症即便要复发也普遍比中晚期同类癌症复发要晚。

那么,如何阻止癌症复发转移?首先是要规范治疗。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最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再根据病情的变化,做细微的调整。而不是一种不行,就换一种,这样换来换去,反而是不好的。目前对癌症的治疗,多采取综合治疗,至于如何搭配,还得看医生的决定。就好比如手术之后,还会配合放疗、化疗或者中医药治疗,来巩固疗效,减少副作用,阻止癌症复发转移。

同时,做好护理,定期复查。即便是医生说病情康复了,可以出院了,癌症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想干嘛就干嘛,在生活中还是要多加注意,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复查、情绪、饮食、作息等方面,具体的需要注意哪些,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大家可以咨询一下自己的主治医生,然后遵从医嘱即可。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少癌症患者就是因为这点没做好,导致癌症复发转移的。

中医学对肿瘤的发生、转移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学认为正气旺盛,气血充盈,人体的脏腑功能正常,机体处于平衡状态,不易患病。患病后如能进行积极治疗,使身体恢复平衡,便不易出现复发或转移。如果机体正虚,则病生传变,可促进肿瘤的发展、转移。另一方面,“余毒未清”是肿瘤转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肿瘤经手术、放疗化疗后,邪气虽渐消,但仍有癌毒蛰伏体内。中医学认为,癌毒具有性质隐缓,毒性猛烈,易于扩散,易耗正气,易致淤滞等特点,容易沿经脉、络脉、气血旁窜他处发生转移。

概括起来讲,正气亏虚及邪气互结是造成或促进肿瘤转移的根本因素,因此,相应而言,“扶正固本”与“祛邪解毒”形成了中医抗肿瘤转移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发转移的癌症患者,介入中医治疗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在:中药可以有效地扶正固本,提高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压制癌细胞的进一步复发转移。

乳腺癌是如何发展的?从萌芽期到后期,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

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高发年龄为41-45岁和56-60岁,同时也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乳腺癌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从萌芽期到后期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乳腺癌是如何发展的?

第一阶段,隐匿期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乳腺组织的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原位癌。癌细胞刚形成,基底膜,其他器官组织都没被累及,更别说转移了。这是非常早期的乳腺癌,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完全治愈。治疗费用低,创伤小,效果好。

第二阶段,早期浸润性

乳腺原位癌继续发展,癌细胞逐渐向乳腺导管生长,穿透乳腺导管基底膜,呈浸润性生长。此时病变范围有限,浸润部位不深,严重转移的风险较低。现阶段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避免癌细胞扩散到远处,提高5年生存率。乳腺癌早期科学规范治疗预后好,复发转移风险低。

第三阶段,进展期

癌细胞迅速增殖,可突破基底膜,逐渐生长到乳腺间质内,从而产生肿块。肿瘤生长快,容易缺血、坏死和感染。肿瘤可以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也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淋巴结或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远处的组织和器官。乳腺癌晚期症状明显,如乳房肿块增大、溃烂或出血,并伴有淋巴结肿大。现阶段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控制病情恶化。

第四阶段,晚期

到了晚期,乳腺癌已经转移到远处的器官或组织,特别是肝、脑和骨骼、肺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死亡。现阶段很难治疗,癌症随时可能恶化。此外,经过一系列治疗后,身体耐受力差,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器官衰竭,免疫力差等。,使治疗更加困难。乳腺癌晚期治疗的重点是缓解疼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经过了解,乳腺癌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5~10年以上的发展,所以要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乳腺癌,做到防患于未然。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查,观察两侧乳房大小,是否能摸到肿块,是否有溢出等。定期做乳房b超或乳房x光检查。

【声明: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是皮肤病,而是癌症预警?身上这3处痒,可能是癌症来了

“平常都好好的,不就是皮肤有点发痒,怎么就和癌扯上关系了呢?”

这是来自李大爷家人的困惑。

57岁的李大爷,平时爱吃海鲜,2个月前,他和家人去海边旅游度假,赏海滩美景,尝多样海鲜,十分愉快。

回来后,李大爷发现自己的胳膊有些瘙痒不适,他以为自己是海鲜过敏了,于是自行去药店买了点药膏进行擦拭,但是止痒效果并不理想。

几日后,身上的瘙痒部位增多,全身多处开始瘙痒难耐,有时候是前胸痒,有时候是后背痒,有时候是腿痒,瘙痒的位置不再固定,而且发作频次也较之前变得更厉害。

早期李大爷还能控制住自己尽量不挠,但是到后期痒起来根本就控制不住,天天在家各种抓耳挠腮瘙、坐立难安,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妻子在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同时也担心他的身体,于是陪他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告知这并不是皮肤过敏引起的,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建议去挂肝病专科再进一步检查。

“不就是皮肤痒,怎么还让看肝病科呢?”

李大爷和家人带着这样的困惑,进行了肝病专科全面检查,最终诊断为:肝癌。

这个结果让家人大为震惊,皮肤瘙痒怎么会查出肝癌呢?

医生提醒:虽然有些皮肤瘙痒是因自身体质,过敏,或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但是有些皮肤瘙痒,却可能是癌症信号。

很多人出现皮肤瘙痒,并不太会引起重视,觉得涂点药膏就能好,更不会往癌症方面想。

其实,通过看自己的皮肤,能更早发现身体健康的变化。

如果察觉自己皮肤存在异样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检查!

瘙痒不是病,痒起来真要命,瘙痒算是人类最难忍受的感觉之一。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痒的感受器呈点状分布于皮肤,当皮肤浅层的神经末梢或无髓神经网受到刺激时,这些感受器就会发出信号,当大脑接收到信号后会产生痒感。

一般来说,人体越敏感的地方就越容易瘙痒。

当体内发生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的细胞会产生一种叫组织胺和蛋白内分解酸的生物活性物质。

随着血液循环,这种物质可以到达皮肤,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皮肤瘙痒。

有文献明确记载,痒和恶性肿瘤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3%-47%的全身性瘙痒患者都发现了内脏肿瘤。

数据显示,约有20~25%的妇科癌症患者、50%的胃癌患者以及12~26%的淋巴瘤患者,确诊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瘙痒症状。

肿瘤引起的瘙痒往往有这3个特点:

1.找不到原因的痒,与天气、皮肤病症等无关,使用药物无法缓解。

2.皮肤变化不明显,但是就是痒得难受,慢性顽固性的痒

3.属于突然发生,以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全身性瘙痒。

身上这3处痒,小心“癌”来了!

01

皮肤瘙痒或皮肤发黄,可能是肝癌

皮肤黄与肝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肝出现问题,毒素无法排出时,就会表现在皮肤上。

全身性的瘙痒常见于黄疸患者,出现眼黄、尿黄、皮肤黄,肝功能提示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会转变为胆盐,沉积于皮下。

当体内的胆红素堆积越来越多时,则会刺激皮下神经从而引起瘙痒的症状。

而肝细胞性黄疸常见肝炎、肝硬化,及部分肝癌患者身上。

02

肛周出现瘙痒,可能是肠癌

肛周瘙痒是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很多时候,肛周皮肤瘙痒,可能会被误以为是痔疮,肛周湿疹等。

如果是肛周皮肤局部发痒,还有分泌物,肛肠坠胀感,或斑痕发硬,或形成溃疡,甚至有出血、疼痛等,应警惕癌症的可能性。

尤其是离肛门口较近的直肠癌,会引起肛门瘙痒,渗液较多,肛门周围的皮肤被渗液浸泡会引起皮肤粗糙、湿疹样变、皲裂等。

03

鼻腔瘙痒,可能是脑瘤

鼻孔内奇痒无比,是脑肿瘤的症状特征之一。

如果出现鼻腔内部瘙痒,又不是花粉,尘埃,气体等方面的刺激,找不出原因的瘙痒,跟过敏性鼻炎相似,如果瘙痒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同时还伴有耳鸣,视力低下,呕吐、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就要考虑可能是脑瘤。

脑肿瘤患者除了鼻孔奇痒以外,还会出现头痛的症状,通常发作在早晨,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稍微活动后,头痛的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做脑部CT检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脑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再对症治疗。

癌症痒和普通痒的区别

癌症患者引起的皮肤痒主要是持续性的皮肤搔痒,而且伴随有皮肤的斑块、皮肤的斑疹、皮肤的硬块、皮肤的红肿、肿瘤等。

普通的皮肤痒是短时间内的短期瘙痒,不伴随有肿瘤性疾病。

普通的痒,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给予对症的处理,这种痒则可以治愈,或者可以得到明显好转。

癌症的痒是因为恶性肿瘤细胞浸润皮肤表面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必须要在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痒才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而给予普通的对症治疗,往往效果一般较差。

总结来说,癌症痒持续时间较长、比较顽固,对普通药物无效果,抗肿瘤药物效果较低。

一般来说,通过病理诊断才能够确诊是癌症的瘙痒,还是普痛的瘙痒,因此当身上出现瘙痒时,应及时就诊。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癌症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4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