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特效药10万一支,以及癌症止痛效果最强的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之前,上百万一针的CAR-T细胞疗法引发关注,越来越多患者通过该方式得到治愈,蜕变新生。
除此之外,我国也有一款癌症治疗法突破性进展,表示半小时可清除癌细胞,给无数癌症患者带来曙光和希望。
国产首款抗癌硼药,预计2023年应用在临床2021年,重庆某生物科技公司宣布研发出首款 Bpa硼药,对于脑瘤,神经胶质瘤,黑色素瘤有着特殊效果。
据悉这款药物能最快半小时内彻底清除癌细胞,实现完全治愈,预计成本10万元左右。
而编号“GJB01”BPA硼药目前已完成中试,正等待批文审核。
2020年日本首先推出了全球临床设备应用,表示硼药物正式开发,主要针对无法手术切除,治疗希望渺茫的癌症晚期及二次复发性脑部肿瘤。
随后不久该项目上市,政治投入,临床治疗,价格在30万人民币。
不过这项治疗已被顺利纳入医保,对于所有抗癌的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减轻了60%以上的经济负担。
根据相关项目负责人蔡主任称,国内硼药指标与日本相吻合,有希望成为国产首个上市的抗癌硼药,预计明年应用临床。
他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低成本,更优选择,更强有力的保障。
硼药是如何消除癌细胞的?该硼药全称“BNCT”,特指采取硼中子俘获治疗,是一种新型疗法,诱导细胞在准确范围尺度内实现二次化放疗。
与传统意义上的治疗方式不同,它兼具了靶向治疗的优势,有着重离子治疗的优点,可有效实现精准灭癌,同时对周围细胞不造成损害。
作为新的技术,相信大家第1次听说,但这项理念已有80多年的历程。
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癌症团队开发BNCT,转眼到2010年,该技术有了重大突破,随后我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继续二次研发建设。
一段时间后,世界首座专用的核反应堆中子源装置在我国首都建成,随后开启了临床黑色素瘤试验,取得成果。
十几年的发展完善,对于个别癌症也有着相对突出的效果,领先国际医疗技术,后来者居上打出了一场漂亮战。
BNCT的治疗过程步骤如下:第一,设置一款针对患者病情的载硼药物,靶向注射到肿瘤细胞内,将其囤积一处,压缩到一定浓度。
第二,设计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体外跟踪,清晰了解载硼药物到达了患者哪个部位细节。
第三,采用相关影像反馈照射肿瘤部位将中子元出现的超热中子,数俘获肿瘤细胞聚集的载硼药物,形成相关反应,完全消灭肿瘤细胞。
价格低,最快半小时清零,适用范围广作为目前最高热化的致癌手段,它的优点数不胜数,尤其是以下几点
安全率高,复发率低
进行硼药疗法前,患者需进行相对医学观察,判断癌细胞的吸收程度,避免出现耐药性及抗药性,积极整合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来说绝对安全,降低复发风险。
而这项疗法无需开刀,无需放化疗。
疗程少
硼药中子射线对于癌细胞的杀伤力很强,很多患者进行1~2次,时间持续在半小时左右的照射就能杀死癌细胞,同时降低周围细胞组织损害。杜绝扩散、浸润、转移。
适应病症多
硼药疗法适用病症加多,针对为复发抗辐射,多伐扩散,浸润浸入性强的癌症都能起到治疗效果,也可以针对无法进行手术或不适合放化疗的癌症。
延伸:120万一针的CAR-T细胞疗法,值不值?2021年我国批准了首个CAR-T细胞疗法药物,定价120万一针。相信很多患者对这个价格嗤之以鼻,可为了健康,很多人愿意尝试。
该疗法和增进免疫功能改造淋巴T细胞称为特准的消灭肿瘤细胞来源精准,打击恶性细胞新生复制再生扩散。
针对白血病、淋巴瘤、血癌的疗效优越。
而早前曾入住中南大学医院的63岁肝癌患者进行CAR-T治疗后,发现其体内斑块缩小,肿瘤结转移病灶消失。
而今年来自郑大一附院接受CAR-T治疗的刘女士,也非常成功。他作为一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了多种抗肿瘤治疗,最终在该免疫疗法的加试下实现完全缓解,目前正在康复治疗中。
虽说CAR-T治疗价格较高,但随着各方面的努力,价格肯定会下降,同时业务范围更加广泛,让越来越多普通家庭看得起病能看好病,享受我国医疗技术的服务。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讨论。感谢阅读。#爱乐养生指南#
癌痛如何止痛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癌症患者出现疼痛后,会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都说是药三分毒,但对于出现癌痛的患者来说,大家关注的重点已经变成了哪种癌痛止痛药效果最好。世界真的存在止痛效果最好的癌痛止痛药吗?关于癌痛止痛药的选择与使用有没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家双教授。
哪一种癌痛止痛药的效果最好?王家双教授提到,如果说哪种药物最好,这很难有一个标准。因为每个个体对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有时候我经常跟病人讲,药物疗效如何并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这个药是不是适合自己,所以对于癌痛,哪一种药物最好,还要看癌痛是以哪一种原因为主。
比如说癌痛是炎性位置为主,那这个时候用点带有抗炎性的止痛药,效果就比较好;如果癌痛是因为神经因素引起的,这时候加一点带有神经病理性疼痛镇痛药物,效果会比较好;如果病人不仅有躯体的疾病,还有心理的疾病,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配合一些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这样一起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所以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要避免陷入这种认知误区。
此外,王家双教授还强调道,对待每一个病人的癌痛,它要分性质和程度。因此如果我们单纯强调一开始用哪一种药,那从医疗上来说不太科学,它就不是一个精准治疗。但是癌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痛的程度比较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麻醉性镇痛药,这个时候是可以选择的,这个时候就要根据疼痛程度,病人的病情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正确使用癌痛止痛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虽然难以给癌痛止痛药下一个最好的定义,但王家双教授认为正确使用适合自己的止痛药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作为癌痛的病人,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样说?三阶梯止痛就提出一个按阶梯治疗。作为普通的病人来说,最好在用这些止痛药之前,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来做。因为很多情况下,如果靠自己去买药,一开始比如说用了第三阶梯的药,这样你再用第一阶梯和第二阶的药,效果就不好。效果不好,这时就把治疗的路给堵死了。
另外,按照阶梯使用止痛药的话,分级也对判断疼痛的性质非常有用。王家双教授提到,像癌痛这几种类型,即炎性、神经性,还有一个心理性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往往效果会很差。而且一旦药物用得不对,它起不到作用,反而起反作用。
比如说消化道系统的副作用,对于病人来说,出现了消化道的副作用,他就不愿意用药,这个时候不仅不能解决疼痛,还给病人带来新的问题,所以王家双教授建议肿瘤病人在使用镇痛药的时候,一定不要自己来。另外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分步、分阶梯、分类型来用止痛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近段时间 ,香港一家叫做MDX的医疗集团发布了一种“DCV癌症疫苗”,号称此疫苗可以预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种以上的癌症,注射一针的价格为98000元,可谓是“天价疫苗”。
且不说价格贵,没多少人能注射得起,但是这能够预防12种癌症的噱头,就已经漏洞百出了。
DCV疫苗声称能预防多种癌症DCV疫苗英文全称Dentritic Cell Vaccine,其中DC是树突细胞的意思,V就是Vaccine疫苗,所以全称就是树突细胞疫苗。研发人员宣称,DCV疫苗主要成分是WT1,WT1基因是人类代表肿瘤发生的基因,人类所有的癌症都与这个基因突变有关。诺贝尔生态医学科学研究院发现了抑制WT1基因突变的路径,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让人体产生抑制WT1基因突变的记忆T细胞,这种记忆T细胞对人体产生免疫。
其中的抗癌理念听起来有理有据,但是经不起推敲,且有偷换概念之嫌。
目前,学界内承认和研究较多的抑癌基因是p53基因,而所谓WT1基因却研究不足,而且暂无定论,疫苗团队妄以此来混淆视听,欺骗消费者,实则是在打自己的脸。
一种疫苗预防多种癌症的思路行得通吗?该医疗集团宣称的是可以预防十二种以上的癌症,可在实际临床上,这种大话谁都忽悠不了。首先,癌症异质性这关就过不了。什么是癌症的异质性呢?通俗点说就是癌症有着同一张的表皮,但是内在却千变万化。比如同样是肺癌,它就分为肺鳞癌和肺泡癌等多种类型,再者,即便是同样的属性种类,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病状以及治疗后的效果也会千差万别。甚至于同一个患者身上的癌细胞,也存在着特异性和差异。
癌症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难以被根治,毕竟同样的一种药物,用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疗效。哪怕是用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同的时间段可能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效果来。就像宫颈癌疫苗,虽然都是用来杀死人乳头瘤病毒的,可人乳头瘤病毒分化的种类太多,疫苗本身也分为2价、4价、9价疫苗,一共要预防超过12种以上的不同分化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试想,一种病毒就能分化出这么多的子属性,这个香港的所谓疫苗却能预防12种以上的癌症,用脚后跟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DCV疫苗缺乏大量的验证研究和临床数据做支撑临床上,任何一种药物从研发到进入实际的应用中,中间要走过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抗癌类的药物,从最初的研究到最后的使用,可能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就拿现在常见的化疗用药紫杉醇来说吧,最初发现其抗癌功效是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然而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才初步实现了药物的临床化,又过了二三十年,紫杉醇在临床上的应用才普遍化了,前后一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这在临床上其实是常有的事儿。一种新药被研制出来后,首先要经过大量的体外实验,这些非人体的实验,主要是论证药物的作用、毒性以及副作用。如果体外实验能够证明药物有效果,而且对人体没有毒性的话,才会开展真正的临床试验。通常,临床试验分为三期四期甚至还要多,每一期的临床试验动辄就是一到两年甚至几年的时间。这主要还是要验证药物的作用以及对人体是否有危害。在试验期间,若是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那么这种药可能就黄了,之前所做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所以,一项药物的研究经过的时间很长很长。而这种所谓的预防疫苗呢,调查发现,该公司在2017年的时候才成立,短短两三年时间,人家就推出预防12种以上的疫苗了。要是真有这样的速度,那人类不但能够治愈癌症,而且还能殖民火星,统治太阳系了。因此,所谓能够预防十多种癌症的DCV疫苗,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目前肿瘤疫苗概况这家所谓的预防疫苗虽然不存在,但是在临床上,肿瘤疫苗的正规的研发和应用却也是存在的。目前,主要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
预防性疫苗,主要就是为了杀灭那些能够致癌的病毒病菌,从而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目前,能够确认的人乳头瘤病毒,可以导致女性患宫颈癌,因此宫颈癌预防疫苗,可以有效杀灭人乳头瘤病毒,进而起到预防癌症的目的。
而治疗性疫苗,严格上来说,它属于化疗一类的药物,这类疫苗不是预防,而是作用于已经患癌的人体,起到控制癌症和减缓癌细胞继续扩散的作用。比如在古巴,就有几款预防肺癌的治疗性疫苗,目前有的疫苗已经在一些国家上市,一些疫苗还在开展临床试验。
癌症是顽疾,攻克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生活中要是看到宣传能够完全治愈癌症或百分百预防癌症的“产品”,不用问,几乎都是骗子。尤其是现在一些所谓的医药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投资,不惜采取造假的宣传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的是癌症研究者的整体声誉。而对公众来说,最好的抗癌,还是那些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证明的正规疗法。
参考资料:
[1]《10万一针、可预防12种癌的癌症疫苗!手把手教你“富人韭菜”怎么割》.21世纪报道,2020-6-29.
[2]《1种疫苗预防12种癌症?别逗了!》.科技日报,2020.9.1.
[3]《九价宫颈癌疫苗要来了!接种前这些问题要弄明白》.中国新闻网,2018.5.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