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癌手术能痊愈吗(下颌癌早期信号)

2023-10-27 14:44:35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下颌癌手术能痊愈吗(下颌癌早期信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下颌癌手术能痊愈吗,以及下颌癌早期信号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女子牙齿莫名脱落,一查竟然患“癌” 专家团队:导航助力颌骨肿瘤精准切除与修复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6日讯(通讯员 左良 彭璐)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二科田皞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导航辅助下颌骨肿瘤精准切除与修复重建手术,标志着该院数字化外科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数月前,年近半百的张女士发觉下门牙不明原因的松动,门齿脱落后在当地医院求诊才发现局部有肿瘤形成,活检证实为“癌”。张女士忧心忡忡地辗转省内多家大型医院,均告知该处手术复杂、难度高,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她来到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二科主任医师田皞的门诊,请求为其实施手术。

(图一 计算机辅助手术计划及术中导航调较)

入院后张女士逐步了解到,切除该段下颌骨,如不进行骨组织修复重建,不仅会颏部塌陷,面容难看,还会散失有效的咀嚼功能,甚至舌后坠导致气道狭窄,需要长期气管切开使得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想到这些,张女士便打起了退堂鼓。了解到张女士的担心,田皞教授耐心地向她讲解了手术的可行方案。其实,早在2013年,该科室就在省内最早开展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头颈复杂肿瘤切除与修复手术。经过近10年的探索,已从单纯的打印3D实物模型,发展到精准手术导板、个性化修复植入物及不同色系差、易于拆分的3D组合手术套件等;辅助的范畴也由颌骨相关手术拓展到部分喉癌手术及颈跟部复杂肿瘤手术。至今,该科室已完成相关手术数百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听到田主任的耐心解释后,张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图二 田皞主任在进行术中导航验证)

为了避免手术与术前计划产生些许误差,田皞教授决定使用导航技术来为张女士实现下颌骨的精确切除与重建。2022年11月下旬,田皞带领副主任医师左良、高水超,首次将导航技术与手术导板相结合,为张女士顺利按计划实施了“下颌骨肿瘤根治+游离腓骨瓣修复重建”。无论在手术时长、精准度以及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状况,均较以往手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日前,张女士已顺利出院回家进一步休养。

田皞教授提醒广大市民,下颌骨中央性鳞状细胞癌病程短,发展快,多发生于下颌骨体部和升支,主要表现为牙痛、牙松动,拔牙后创口不愈合,下唇麻木,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影响治疗与预后效果。

口腔疾病需重视,警惕口腔癌从这里看起

​不少人以为口腔不会生肿瘤,但事实上,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那么口腔癌是什么疾病?哪些因素会诱发口腔癌?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口腔癌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口腔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口腔癌的症状

一是口腔黏膜颜色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尤其是口腔黏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红斑。

二是嘴唇或口腔内肿块,口腔癌早期,仅表现为局部的小肿块,常常没有特别不适。

三是溃疡不愈。口腔溃疡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两周,如果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超过两周仍不见好,需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的形式,四周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并有坏死组织覆盖,疼痛明显。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常摩擦感,溃破后疼痛明显,随着肿瘤进一步侵犯神经及周围组织,可引发耳部疼痛、咽喉痛或牙痛。

四是颈部肿块。这也是口腔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口腔癌多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甚至症状还不明显,但癌细胞已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因此,颈部淋巴结如突然肿大,需检查口腔。

最后是功能障碍。肿瘤可能侵犯张闭口肌肉和下颌关节,导致开闭口运动受限。

如何预防口腔癌

1、重视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保护口腔健康的基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口腔有害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每天要早晚两次刷牙,睡前一定要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应刷到上下左右里外各个牙面,上下往返顺刷,不宜横刷牙,每次刷牙时间3-5分钟,刷牙后用清水漱口,清理牙根内的残渣,减少细菌对口腔的侵蚀。

2、及时诊治牙齿牙列问题

许多人常年对龋齿置之不理,导致龋齿面积越来越大,逐渐残缺变为残牙。而这些裸露的蛀牙根通常伴有突出尖锐的棱角,在说话、吞咽、咀嚼等活动时不断与舌头及唇颊黏膜产生摩擦,继而出现创伤,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可能最终导致癌变。此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不良修复体长期刺激也是口腔癌的诱因。

因此,对于牙齿牙列问题,包括牙周病等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发现问题需及时治疗修复。

3、癌前病变需关注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机体组织中可能演变为癌的一种病理变化,与正常黏膜相比具有更大的发展成为恶性病损的可能性。而癌前状态是指组织的某种状态或普遍性的疾病,在外观上不一定有改变,但是有较高的发展成恶性病变的危险性。

目前已明确的口腔癌前病变包括口腔白斑、红斑、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慢性光化性唇炎、同一部位长期口腔溃疡、没有良好控制的口腔黏膜疾病等。当发现口内可疑病变如经久不愈的溃疡、粘膜红斑白斑以及口腔肿块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排查和正确的治疗。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口腔癌的发病率随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其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而饮食是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均衡营养是抵抗疾病的基础,日常生活要注意膳食平衡,不宜食用过烫的水与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组织。

5、远离高危因素

吸烟

烟草中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几百种有害物质,已经明确的致癌物质有69种。嗜烟的人不仅易患口腔癌,而且在癌肿被治愈后继续吸烟,则发生第二原发癌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嚼槟榔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嚼槟榔之所以能导致口腔癌,是因为槟榔中的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有细胞毒性,这些物质长期、反复与口腔接触、摩擦,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黏膜炎症并影响口腔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生长,大大增加了口腔癌的发病率。

过量饮酒

酒精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使致癌物进入口腔、口咽黏膜,酒精可损害肝脏,从而影响肝脏的化学解毒作用和生物转化作用;同时,大量饮酒者常出现细胞免疫的高度抑制。


本图文转载自: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公众号

医界(公号ID:dr-link), 提供专业权威医疗科普类文章,打造最佳医学知识传递平台

奇!66岁牙龈癌大叔切掉部分下颌,换上胸大肌皮瓣,一点不受影响

据说这是口腔科最大的手术

把口底、舌腹及部分下颌切掉

然后换上胸大肌皮瓣替换修复……

这画面估计平常人想都不敢想吧

然而,来自阳江海陵岛的吴大叔

因为牙龈癌,不得不亲历了这一场

下颌牙龈癌扩大切除术+右颈部淋巴根治性清扫术+左颈部预防性淋巴清扫+右侧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

(呼,好长的名称……)

无论是切除、清扫

还是转移修复、气管切开

每一项可都是大工程

手术长达11个小时

爱人在手术室外焦虑等候

终于等来了手术成功的好消息

广东大叔罹患牙龈癌

今年66岁的吴大叔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阳江人,平素身体很好,近一年来,他的牙龈又痛又肿,在当地的医院就诊后行“下颌牙龈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下颌牙龈癌”。

“整整拔了我四颗牙,超级痛的!”吴大叔说。后来他和爱人又去广州的大医院看诊,但因为感觉风险太高,没敢同意手术。机缘巧合,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罗湖医院集团口腔中心主任——木合塔尔教授,希望得到救治。

这个操作彻底的大手术耗时11个小时

吴大叔的下颌舌侧右浸润生长肿物经过一番详细检查后,木合塔尔教授和团队一起研究手术方案,最终确定行下颌牙龈癌扩大切除术+右颈部淋巴根治性清扫术+左颈部淋巴预防性清扫术+右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木合塔尔教授表示,该患者属于癌症偏晚期(T4N1M0),此次手术定义为救治性手术,应尽可能扩大原发灶切除范围,并行根治性淋巴清扫。

术前,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心、肺、肝、肾、脑等全身检查,口腔CBCT,下颌骨CT,颈部MRI和颈部CTA。

5月31日上午9点半,手术开始,由木合塔尔教授主刀,一直持续到当晚10点结束。

此次手术覆盖面大,涉及到人体许多重要血管及神经,比如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面神经、舌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等,而这些血管和神经主导着人体的重要功能,一旦受损会引起患者当场死亡或偏瘫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主刀医生具备极高的手术技巧及专注力。

切掉口底、舌腹及部分下颌,如何关闭手术创面?

手术的另一个难点:当患者的口底、舌腹及下颌部分被切除后,口腔就会与颈部相通,如果不能完整关闭创面,会造成患者口水及食物流到颈部,最终感染或营养不良致死。同时,如果不能关闭创面,医生就不能干净切除肿瘤。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口底区大面积缺损,通俗来讲就是将吴大叔胸部的一块组织接在他肿瘤切除后的下颌部,这就是“右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之所以选择胸大肌皮瓣,据木合塔尔教授介绍,是因为胸大肌距离受皮区近并能提供足够组织,而胸大肌内的胸肩峰动脉及伴行静脉可提供皮瓣营养。直接转蒂无需血管吻合可保证皮瓣血运良好,且位置隐蔽。

很多人问胸大肌皮瓣表面是皮肤,而口腔内是粘膜,这个颜色会不会不好看?木合塔尔教授笑了,回答说3个月皮肤就粘膜化了。

出血少、恢复顺利、费用低

手术顺利结束后,患者被转入ICU病房。6月6日,患者被转回普通病房,生命体征平稳,各化验指标均无明显异常。6月9日已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可下床活动。6月12拆除伤口缝线。6月18日开始术后化疗。

此次手术虽大,但由于木合塔尔教授技术高超,出血少,仅输自体血200ml,且没有用任何高值耗材,此两项就为患者节省了不少费用,手术费不到4万元。这体现了罗湖医院集团“让老百姓少住院、少负担、治好病”的宗旨,手术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迅速。

恢复健康的吴大叔对此次手术的主刀医生木合塔尔教授及其团队赞不绝口,频频竖起大拇指。“真的超级棒!这么大的手术,他们完成得非常好,没得说,就是很棒很牛!”吴大叔说,很感谢罗湖医院口腔科的医生护士,他感觉自己在一天天地好起来,对这次手术很满意。

接下来吴大叔还要进一步接受化疗和放疗。

术后吴大叔与木合塔尔教授合影

多学科联合诊治助力手术顺利进行

此次手术在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放射影像科、输血科、医务科、病理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ICU)、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进行,展示了罗湖医院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力量。

术前,由医务部协调,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放射影像科等科室专家就患者的病情、客观检查资料进行仔细评估,输血科提前做好充足的血源保障;手术室主动与口腔科联系,提前准备手术中所需特殊器械; 术中,麻醉科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耳鼻喉科帮助气管切开及术后套管管理提供帮助。病理科为手术切缘的安全保驾护航,术后提供了明确的病理诊断及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ICU为患者进行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护、皮瓣血运观察及处理及气管切开管理等。

医学科普:口腔癌

木合塔尔教授介绍,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舌癌、唇癌、软硬腭癌、牙龈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癌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他表示,食物残羹、不注意口腔卫生、长期不愈合的溃疡和烟酒刺激是诱发牙龈癌及其他牙龈肿瘤的重要诱因。因此,木合塔尔教授提醒市民朋友,要注意口腔卫生,注意清除食物残羹,避免烟酒刺激,少吃槟榔。“如果发现口腔出现白斑,要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

罗湖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文:罗医宣

资料来源:口腔科

编辑整理:罗医宣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6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