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止痛药有哪些(癌症止痛药按顺序止痛)

2023-10-29 06:34:11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晚期癌症止痛药有哪些(癌症止痛药按顺序止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晚期癌症止痛药有哪些,以及癌症止痛药按顺序止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晚期太痛苦,患者该不该吃止痛药?该怎么吃

大家好,我是猫猫。今天和大家分享最近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医生遇上了一个得直肠癌的年轻患者,到了晚期,她已经骨瘦如柴,痛苦呻吟,接近弥留。家属哀求他给她注射一只吗啡减少痛苦。

医生明知道注射吗啡可能会抑制呼吸,但他内心实在看不了患者那么难受。于是他真的这么做了。结果,他被科主任和医务科狠狠批评。因为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一旦患者家属反告,他没有任何翻盘机会,还会被吊销执照。还好,他得到的是家属的深深一鞠躬。

但最近几年来,也出现过患者在生前哀求医生打止痛针,患者去世后,家属为了获得赔偿,却反咬医生一口的事例。

所以有医生说:过去,哪怕有百分之一的机会能救患者,也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尝试。现在,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风险,我们也可能选择逃避。这才是作为医生最悲哀的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我们开始注重临终关怀,就是更加关注患者感受,让患者在最后几个月的倒计时中走得舒适而体面。

那么,面对癌症晚期的患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晚期癌症患者止痛药在安全范围内没有上限

其实到了癌症晚期,最折磨患者的就是疼痛。有位女孩曾对我说:“我舍不得妈妈走,妈妈一走我就是孤儿了。但我又受不了她每晚偷偷地呻吟,生怕被我听见,又希望她能早日结束这种痛苦。”

我想,这就是每个家属的心态了。选择很难,就不要选择,顺其自然。目前我国是不允许安乐死的。对晚期患者来说,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只要能止住痛,让他们能舒适点就好。

比如患者吃吗啡类的药物来镇痛,一粒不够就吃两粒,一次不够就两次三次。甚至再加一种镇痛药一起吃。这时候不用谈论什么成瘾性,因为有的患者可能不等成瘾就已经过世了。

以前经常出现癌症患者跳楼自杀的事情。一方面是很多人都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另一方面是疼痛让他们痛不欲生。

随着现在癌症的生存率逐步提高,很多癌症可以完全“治愈”。再加上大家对止痛药的合理应用,这样的事例还是大大减少了。

二、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镇痛药首选口服。口服药不仅安全,对患者居家治疗时也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小。不能口服的才选择注射或贴剂。

在刚开始的时候,医生开的止痛药作用会弱一些。当感觉第一次开的药物止不住痛了,可以及时和医生沟通,改用效力更强的药物。

吃药时可以按疼痛时间服用,而不要等疼痛了再吃。比如说吃一粒可以管8个小时,那到了时间就算不痛也可以再吃一粒。出现突然剧痛时,可以临时用注射剂来缓解疼痛。但注射剂是不允许带回家的,只能去医院注射。

大部分的晚期癌症患者都会用到吗啡片和芬太尼的贴剂,这些药物都会引起便秘。严重的可能导致肠梗阻。所以要注意多吃些蔬果粗粮来缓解便秘。必要时可以让医生开泻药来解决问题。

镇痛药的另一个不良反应就是呼吸抑制了。就像文中开头说过的事例一样,通常注射剂或多种镇痛药联合才会产生这种问题。单种口服药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开的药也不会太多。患者去开口服药时,也必须有专用的癌痛患者麻卡(各地的规定略有不同),也需要带好身份证,诊断证明等一些资料。家属帮忙开药的也要带好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激励了一代代医生。

对癌症病人,这句话更能体现医学在面对人体时的真实写照,也是医护人员肩头扛着的责任。愿我们,在抗争疾病的道路上一起前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关注并点赞。我们下期再见。

肾功能减退患者癌性疼痛的镇痛药

肾功能减退患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这是一批生理情况特殊的患者。对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癌症晚期、急慢性胰腺炎等)导致的疼痛,如何选用并选用效果好的镇痛药是临床一线医师的必备知识点。合适的镇痛药不仅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还能有效降低因其他疼痛药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快速控制临床症状。

在临床实际接诊中,经常遇到癌症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

一项来自15个中心的4684例癌症患者数据显示,57.4%患者存在肾功能异常。可以说,肾功能不全在癌症患者中可能占据相当的比例。

癌性疼痛的病因包括:因放化疗导致的持续性周围外周神经性病变疼痛,辐射诱导性的神经丛疼痛病变以及长期慢性炎症性改变的疼痛。不少癌肿甚至接近一半的病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比如胰腺癌。

WHO的疼痛治疗策略三阶段是目前疼痛控制的主要依据。

一阶段镇痛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

二阶段镇痛选用:曲马多、可待因等弱阿片类药。


曲马多是目前二阶段的代表药物,镇痛效果好,药物成瘾率低,对于轻中度的癌性疼痛具有很好的应用。但是曲马多及其强活性的O-脱甲基化产物M1约90%是经过肾脏滤过。可待因主要通过可待因-6-葡萄糖醛酸-代谢,后经过肾脏滤过。

三阶段镇痛选用:羟考酮、芬太尼、哌替啶、吗啡、美沙酮、氢吗啡酮等强阿片药物。

羟考酮主要通过CYP3A4酶在肝脏代谢为去甲羟考酮等,也是均通过肾脏滤过。吗啡的代谢下游产物M3G和M6G的代谢均与肾脏的肌酐清除率密切相关。肾功能不全患者更容易因吗啡代谢而蓄积相应产物。

实际应用中,阿片类药物,也是治疗肾功能不全的癌性疼痛的主要手段。

肾功能不全患者对药物的选择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影响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导致药物蓄积,从而产生不同于普通药物代谢后的体内剂量的改变,这种剂量的改变可能是数倍的,也可能是完全不同数量级的。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达到安全的疼痛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使用二阶疼痛控制用药曲马多后,相应不良事件可显著增加。因此,使用曲马多需要根据GFR来调整曲马多的使用剂量或改变使用时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0mg。

芬太尼是合成型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优于吗啡高达100倍。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芬太尼贴剂。主要经过肝脏CYP3A4酶代谢为无药理活性的下游产物去甲芬太尼,然后经过肾脏排泄。


因此,就算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也不会有相比其他同类型阿片类药物的代谢产物蓄积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

所以,芬太尼透皮贴剂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是相对安全。

但是对于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考虑到不到10%的芬太尼原剂可能常规肾脏滤过会受到影响,因此仍然需要考虑具体临床情况。GFR在50以上可考虑直接原剂量,而50以下,则考虑25-50%减量。

羟考酮,相比吗啡,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仍然可存在较稳定的药物代谢浓度。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中可考虑使用。使用方案类同芬太尼,GFR在50以上可考虑直接原剂量,而50以下,则考虑25-50%减量。

另外还有可考虑使用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镇痛药,丁丙诺啡(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美沙酮(无需调整剂量)和氢吗啡酮。


还有其他类型的阿片类药物,则应审慎应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可待因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率会因患者肾功能不全而显著降低。而半衰期从2-3小时可显著延长到18小时。这种显著延长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相比其他阿片类,可待因是禁用的。而吗啡,因其代谢产物M6G可能严重蓄积导致神经毒性,而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尽量少用。

而对于透析患者的疼痛控制,可待因依旧是禁用的。曲马多可用常规剂量。而芬太尼也属于透析患者的镇痛一线用药。

那么,为什么一阶的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什么不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呢?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效果。比如氟比洛芬酯。

说明书中的适应证为:术后疼痛与癌性疼痛。

对中等程度的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疼痛以及关节疼痛也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不同于吗啡类,氟比洛芬酯长期使用无成瘾性。在机制上,其主要作用外周的前列腺素生成,从而抑制疼痛。

通过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发现氟比洛芬酯进入体内后不到十分钟,即可达到峰值,持续时间6小时左右。一天内约一半的代谢物从肾脏滤除。

严格从机制来分析,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尤其是肌肉骨骼疼痛,对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但是慢性疼痛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

此外,慢性疼痛如果采用了非甾体抗炎药,往往还会因为各种并发症(胃病、心血管问题)而进一步增加额外的药物使用负担。

以对乙酰氨基酚片为例,对慢性疼痛的疗效缺乏,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3g,长期使用会存在肝脏损害。

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镇痛使用是要审慎的。“严重的肾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

举例:

住院病人,肾功能不全,首次因疼痛给药为吗啡,但是给药频次较多。采用芬太尼贴剂。但是芬太尼贴剂起效时间通常在12小时后。因此,12小时内的疼痛需要额外添加其他阿片类镇痛作为背景给药。考虑羟考酮缓释片,1小时内起效,可维持12小时。

需要注意的额外情况:避免芬太尼贴剂与热源接触,导致的药物剂量迅速进入体内。如果疼痛患者在使用芬太尼贴剂时出现高热38度以上,请及时去除贴剂,更换镇痛方案。

总结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癌性疼痛,可用三阶的芬太尼贴剂。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73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