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吃完就吐是癌症吗,以及吃完就吐和癌症有关吗吃什么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干脆饿死我算了!这样肿瘤也能被饿死,省了你们的力气!”胡大爷又在向儿女们发脾气。
自从得了癌症,家人就十分关注胡大爷的饮食问题,严格禁止他吃肉跟海鲜,每天只给他青菜淡粥。可怜的胡大爷自手术后瘦了有5、6斤,还向朋友哭诉:“这每天吃得还没得癌症之前吃得好,真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癌症康复期,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一直是癌症患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营养支持是抗癌的关键有研究发现,癌细胞在氧气充足情况下,会优先通过糖分来获取能量。于是有人提出“通过节食来饿死肿瘤"的说法,导致部分肿瘤患者忌糖、忌主食,只吃蔬菜,甚至绝食。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刘慧龙表示,这种方法并不靠谱!
刘医师解释,癌细胞的生长根本不受机体调节,无论人体营养供给情况如何,它依然保持自己的节奏生长。癌细胞直到人体死亡前,都会与正常细胞争夺营养。即使病患营养不良,癌细胞照样增长。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将分析,癌症患者的饮食热量至少应20%,且目前没有证据证实人体养分增加,会使癌细胞增长更快。
节食或是绝食,最早影响的反而是正常细胞。正常细胞组织没有足够的营养,导致患者身体越来越差,饿坏的只有病人自己。尤其是对术后患者而言,机体的修复、创面的愈合,都有赖于充足的营养支持。盲目的“忌口”只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干扰治疗效果。
二、癌症患者忌口,因人而异肿瘤患者不提倡过分“忌口”,但人体的体质千差万别,怎么吃才能更利于肿瘤患者的康复?一般情况而言,肿瘤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和治疗阶段来定制食谱。比如放疗、化疗期间饮食就应略有不同。放疗期间,容易出现相应部位放射损伤,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化疗期间,则建议饮食清淡,以高热量为主,如多吃鱼类、蛋类、禽类等优质蛋白。
对于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则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制订食谱,以免误食过敏食物,影响病情控制。
不过,得了癌症,肯定不能像得癌之前那样海吃海喝,癌症治疗、康复期间,以下3种食物,建议癌症患者尽量少碰:
1、烟酒
烟、酒是已知的具有致癌性的因素。若在术后康复期间,再次碰触这些高危诱因,那么癌细胞复发的可能性就会变大。
2、辛辣刺激的食物
麻辣烫、红油火锅等食物容易对口腔黏膜、胃肠黏膜等造成刺激,患者康复初期,各器官尚在修复中,不宜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
3、腌制烧烤的食物
腌肉/鱼、火腿、咸菜、烟熏肉等食品,本身高盐,食品安全风险高,不推荐癌症患者多食用。烧烤类食物,油脂含量高,易导致肥胖,也不推荐癌症患者多食用。
三、得了癌症,可以吃发物吗?在肿瘤患者“禁忌食物”中,有很多关于“发物不能吃”的说法。到底什么是发物?“发物”之说有无科学依据?
所谓“发物”其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说法,指能引起旧有疾病复发或新有疾病加重的食物。在相关记载中,鸡肉、狗肉、牛肉、海鲜等都属于“发物”,因为这些食物多富含组胺,食用过量,容易导致食用者过敏。
但从现代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肿瘤并非感染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肿瘤的“复发”与“发物”的“发”并非一个概念。关于发物与肿瘤的相关性,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至少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表明哪个“发物”与肿瘤复发明确相关。
所以,对牛羊肉、鸡蛋海鲜一类所谓的“发物”,只要癌症患者食用后未出现明显不适或过敏现象,其实是可以适当食用的,这些食物所含的一些营养物质也是患者所需的,因此不必视它们如“洪水猛兽”,平常心看待即可。
另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国龙教授还分享了一个让“发物”减少副作用的办法:“将牛肉、鸭肉煮的时间延长一点,炖烂一点,能够破坏肉中的激素,并且少量进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四、得了癌症,荤素怎么选?错误的饮食观念会误导肿瘤患者进行错误的饮食调理。对于患者而言,可以放心“吃”,但并不能过于“绝对”。“全素食、全肉食”都是一种错误的饮食方式,全素食,热量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造成营养失衡,不利于癌症康复。全肉食,脂肪和热量过剩,会增加胃肠负担,同样对健康无益。
肿瘤患者的饮食原则应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中医学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体现了很多饮食彼此配合互相补充的饮食平衡主张,也提示偏食往往使营养失衡,不利于健康。
肿瘤患者拓宽食谱,丰富食物种类,每天建议摄入: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谷类及杂豆250-400克,水1200毫升。
五、提醒:患者体重下降要留心数据显示,90%的癌症患者会有体重下降的现象。造成癌症患者体重下降通常有两个因素,一是肿瘤在消耗能量,癌细胞越多,消耗越大,体重下降越快;二是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接受化疗后,会导致患者有恶心呕吐、不想进食的副反应。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及时补充营养,只有营养跟上了,身体素质才会变好,才有更多“底气”去对抗癌细胞。而面对不良反应,也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不要“硬撑”。
总而言之,癌症患者朋友在饮食方面要注意:
饮食均衡,各类食材都应适量摄入;
清淡口味,少油、少盐、少糖;
每天保证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肠道健康。
肿瘤患者因为恶性肿瘤本身的消耗以及治疗带来的影响,对营养的摄取相对于健康人群要求更加细致,如果病人家属对于营养方面有疑问可以咨询正规医院专业营养师。
参考资料:
[1]《认识和控制癌症,从“忌口”说起!》.健康报.2020-01-16
[2]《癌症患者到底能不能吃发物?听听肿瘤专家怎么说》.山西省中医院.2021-06-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听说过吃药配可乐的吗?这种说法,似乎更像是不爱吃药的小朋友提出来的荒唐话,估计你也不相信如此孩子气的话会出现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 JAMA 的子刊中,更难以置信的是,这种“奇怪药方”居然还与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有着极大的关系?!
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胃药竟会给癌症治疗“拖后腿”!
上个月,在JAMA Netw Open杂志上发表的这项研究,围绕着肿瘤患者常会用到的“胃药”——质子泵抑制剂(PPI)展开。
小贴士
▶ 哪些药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呢?大家熟悉的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艾普拉唑等等,几乎所有拉唑类药物都属于PPI。
▶ PPI 临床应用极其广泛,除了消化科会使用之外,肿瘤病人治疗期间的反酸、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各种上消化道症状均会通过用质子泵抑制剂来处理。
这项研究在4个法国综合癌症中心进行,主要目的是评估在肿瘤患者群体中使用PPI的普遍性,并关注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在使用PPI后的生存获益情况。
研究人员收集了在咨询时或在即日病房就诊的癌症患者的数据。最终纳入872名癌症患者,其中566名女性 (64.9%) 和306名男性 (35.1%),年龄中位数为63岁。
距截止日期,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指出,有超过1/4的癌症患者会使用到PPI药物,其中58.5%的患者(134/229)在使用PPI后出现原治疗疗效下降的情况,原治疗药物包括:卡培他滨、舒尼替尼、卡博替尼、帕唑帕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索拉非尼,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受影响患者多达90名)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没想到,我们过往认为的“护胃神药”,却成了癌症的帮凶;许多肿瘤患者在备受恶心、呕吐、反酸等治疗副作用的折磨,寄希望于胃药时,殊不知,却掉入了肿瘤早已埋下的“陷阱”里。
为什么这款癌症患者的“常用药”反而会对肿瘤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呢?
二、那些被“护胃神药”消灭的胃酸
要解释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我们的主角之一「胃酸」开始说起。
胃酸是我们抵御细菌从口腔进入体内的重要防御手段之一,但是过多的胃酸也可能造成各种消化道疾病。因此,许多胃药就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来保护我们的胃黏膜。
质子泵抑制剂(PPI)就是胃药之一,它是一种抑制氢离子泵的药物,是目前减少胃酸分泌的第二强效的胃药。但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的抑制,也可能会改变胃肠道的pH值,从而导致一些原本不适合在胃肠道生存的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打破正常的胃肠道菌群分布,造成菌群失调。
图片来源:摄图网
胃肠道内的菌群有多重要呢?可以说它们与我们的免疫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肠道菌群失调,我们的免疫力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容易生病。若是癌症患者长期使用PPI,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肾功能障碍、贫血、感染或低镁血症等。
另外,胃肠道内pH值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抗肿瘤药物的吸收,无论胃酸过多还是过低都会降低机体对药物的摄入。
由此可见,像质子泵抑制剂这类以“抑酸”为原理的胃药,稍微使用不慎,便可能让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随之降低,进而影响肿瘤治疗的效果,尤其是免疫治疗的疗效。这与之前提到过的抗生素影响免疫治疗的原因是相似的。(点击蓝色字即可查看往期文章)
三、肿瘤患者该不该彻底“封杀”抑酸药?
抑酸不是错,错的是不该影响抗肿瘤治疗。
至于肿瘤治疗过程中究竟能不能合并使用抑酸药,科研人员们并没有给出绝对否定的回答。大致上,我们能将观点分为「不推荐使用」和「建议谨慎使用」两种。
不推荐使用
2019年,瑞士沃州大学中心医院Homicsko报告,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O+Y)治疗黑色素瘤时,若同时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合并症,会使免疫治疗的疗效折半,PFS和OS都几乎减半。[2]
2020年,发表于Annals of Oncology的一项涉及到757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234名在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期间,曾接受过质子泵抑制剂。结果发现,他们的中位生存期从14.5个月缩短为9.6个月,质子泵抑制剂使患者的生存时间缩短了近5个月。[3]
……
建议谨慎使用
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当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O+Y)联用时,同时接受PPIs治疗,会影响患者生存获益,但单独使用伊匹单抗单药治疗时接受PPIs药物,对生存获益没有显著影响。[4]
2019年的另一项研究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不论是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或者是伊匹木单抗,同时使用PPIs药物,不会对生存获益造成显著影响。[4]
……
综合上述研究来看,大多数在进行抗肿瘤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另外,「抑酸药家族」也不止质子泵抑制剂这一个成员呀!先“封杀”PPI就行了,家族连坐就算啦……毕竟目前证据不足。
因此,若是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胃部不适、胃酸分泌过多等症状时,应当先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再视情况而定,尽可能谨慎地、短期地使用PPI,也可以寻找其他的药物替代PPI进行治疗。
等等,开头不是说建议可乐配药吗?
在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那篇研究中,针对肿瘤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研究人员们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肿瘤患者应积极识别和替代 PPI;
在胃灼热或上腹痛的情况下,应使用抗酸药*(抗酸药≠抑酸剂,详情请见下方小贴士);
抑酸剂不止PPI一种,H2受体拮抗剂也是一种选择;
若在服用靶向药物(TKIs)期间需要使用H2受体拮抗剂,TKI 必须在 H2 受体拮抗剂之前 2 小时或之后 10 小时服用;
在不得不应用 PPI 的情况下,必须在早上服用 PPI 之前的 2 小时给予 TKI,或与酸性饮料(如可乐)一起送服;
对于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使用抗酸药是最好的选择。
小贴士
▶ 常见的H2受体拮抗剂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罗沙替丁以及乙溴替丁等。
▶抗酸药≠抑酸剂:
①抗酸药(英文Antacids),又称胃酸中和药,是一类弱碱性化合物。代表药物有铝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钠、三硅酸镁、碳酸钙等。抗酸药可直接中和胃酸,迅速缓解胃痛、胃灼痛感(烧心)、反酸。还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抗酸药治疗效果快,但作用短暂,一般只是抑酸剂的辅助用药。[5]
②抑酸药(英文ACID),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代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胆碱受体阻断剂、胃泌素受体阻断剂。
结语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抗肿瘤治疗的禁忌也逐渐被完善。越来越多影响患者生存期的药物被列入黑榜。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类胃药,像是一颗可能含有玻璃渣的糖。
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如果应用到这类药物,一定要先和主治医生进行充分沟通,谨慎用药。
作者:觅健小可
责任编辑:觅健小可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Jean-Luc Raoul, MD, PhD1; Catherine Guérin-Charbonnel, PhD2; Julien Edeline, MD, PhD3; et al.Prevalence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 Use Among Patients With Cancer.JAMA Netw Open. 2021;4(6):e2113739.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13739
[2]徐伟.免疫治疗期间或应避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全球肿瘤快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3]Chalabi M, et al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and atez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antibiotics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ooled post-hoc analyses of the OAK and POPLAR trials" Ann Oncol 2020; DOI: 10.1016/j.annonc.2020.01.006.
[4]禁忌?谣言?免疫治疗合并用药的真相.肿瘤免疫治疗资讯.
[5]360百科:抗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