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止疼药哪个好,以及癌症止疼药效果最好的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削弱抵抗肿瘤的信心。当癌症处于晚期、多地方转移、肿块比较大时,产生的剧烈疼痛会给患者带来无休止的折磨,这种特殊性质的癌痛与其他类型的疼痛截然不同。此外,由于肿瘤位置和大小不同,癌痛也会表现出多种形式。
目前,针对癌症疼痛有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方式。
西医采用止疼药进行治疗,其止疼效果较好。但随着剂量逐渐增加,止疼药可能会抑制平滑肌抖动和肠道蠕动,导致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
中医则采用针灸和中药治愈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等相关问题。在治愈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的过程中兼顾治愈癌痛。与西医不同,中医注重辩证施治,例如从根本上抑制肿物生长来解决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问题。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缓解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带来的焦虑和剧烈的癌痛。因为一旦引发了患者的注意力,在此期间更容易引起焦虑感和加重痛感。因此可以让患者参加一些简单运动如散步或打羽毛球等轻度运动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有助于精神状态好转从而减轻部分痛感。
总之,在面对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引发的不同阶段及程度上要采取不同措施以获得最佳效果,并注重辩证施治以达到根本治愈效果。
咨询问题:癌症晚期吗啡都止不住疼了,该怎么办?会有吗啡也止不住的疼痛吗?
病情描述:肝癌晚期疼痛,每12小时80mg吗啡缓释片止疼治疗,昨晚突然腹部腰部疼痛加剧,分别在夜里19 点、1点、3点打了三次吗啡注射剂,吃了80mg吗啡缓释,断续共吃了25mg吗啡即释片,依然疼的厉害,怎么回事呢?癌症晚期吗啡都止不住疼了,该怎么办?会有吗啡也止不住的疼痛吗?
回复:疼痛既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产生的信号,又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提出将疼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002年,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要正认识疼痛,重视对疼痛的处理。
要治疗癌症,先要评估癌痛。在进行癌痛评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相信患者的主诉;全面评估疼痛;动态评估疼痛。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疼痛的程度、疼痛发作的时间和频率、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疼痛治疗史。除了疼痛本身,还要了解肿瘤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检查情况。
接下来就是疼痛的治疗,主要分为四大方面:
首先是病因治疗,也就是抗肿瘤治疗,这是从根上解决疼痛问题,由癌症引起的疼痛,只要控制了癌症,才能从根上解决疼痛问题,抗癌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
其次是止痛药物治疗。要遵循癌痛治疗的基三原则,比如尽量移过择无创、简单、安全的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是首先;根据疼痛程度按阶段给药;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要给药;个体化治疗;注意具体细节,注意处理不良反应等。
第三,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最后,还可采取有创的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大部分癌性疼痛通过规范止痛处理可以较好地缓解,但世界上任何事没有百分百,也有少数顽固性疼痛止痛效果欠理想,这种情况下需要分析原因,比如如果是骨转移疼痛可以加放化,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考虑加一些辅助药物。少数顽固性疼痛,要考虑非药物治疗,包括有创性的治疗,比如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通常,止痛药加量是首先的选择,吗啡类的缓释剂加量没有封顶,可以一直加直到比较满意止痛,癌症晚期减轻痛苦是第一位的,病人和家属首先要改变观念,不用担心所谓成瘾。多和医生沟通并充分信任他。
夜幕降临,就在很多人安然入睡的时刻,癌症患者却要面临他们最可怕的梦魇——癌痛。
这可能是患者们对癌症最为深刻的感知:患者们害怕天黑,因为癌症带来的疼痛,总在夜晚剧烈又尖锐地爆发。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超过350万,每4个初诊患者中就有1个发生疼痛。
癌症晚期患者中,疼痛发生率高达60%至80%。其中每三个患者中就有一个达到重度疼痛。尽管我们有着相关的癌症疼痛治疗规范,但仍有大量患者没有得到相对规范的治疗。找到积极有效,没有副作用的癌痛替代疗法,成了缓解这部分患者疼痛的一个重要措施。
面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我们老祖宗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医疗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报告(前瞻性随机对照PEACE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
针灸疗法相较于其他癌症常规治疗,能更有效缓解癌症康复患者慢性骨骼肌肉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JAMA发布关于针灸疗法的文章
中华文明传承了2000余年的瑰宝,在癌痛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疼痛级别量化表以0到10分的设计,重度疼痛分数为7到10。癌痛是慢性疼痛里级别最高的一类。引起癌痛的主要原因包括三种:肿瘤直接相关、抗癌治疗引起、以及焦虑、抑郁等社会心理类非肿瘤因素。
目前,我们在针对癌痛的治疗有一套成熟的治疗体系《癌症疼痛诊疗规范》,通过癌痛规范化治疗,80%到90%的癌痛可以通过目前的「三阶梯止痛方法」,降低到3分以下。这意味着疼痛被有效控制,对患者的睡眠、食欲、心情和精神不再产生显著影响。
尽管如此,由于对止痛药物的担忧,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疼痛治疗。
忍痛成了这部分患者的日常,而随着国际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发布的关于针灸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数据披露,针灸疗法将成为控制癌痛的重要手段。
临床研究PEACE:针灸疗法减轻患者疼痛评分,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针灸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文化传承。针刺治疗即为针灸的“针”之意,它拥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古至今在中医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治疗地位。
现代针刺治疗包括电针和耳针等方式,电针治疗通过导入电流进一步刺激穴位,耳穴针刺是将针刺入耳朵区域的穴位。与电针相比,耳针更容易学习和管理。
传统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痛”,人体疼痛多由脏腑经络不畅,淤滞不行进而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所致。而针刺治疗能疏通经脉,行气活血,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止痛效果。
实际上,现代医学也证明了针刺治疗应用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已将针刺治疗纳入可报销医疗服务之列。而此次《JAMA》杂志披露的PEACE临床研究,更是为针灸治疗癌症疼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证据。
PEACE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多臂平行临床研究。研究纳入了36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均曾被诊断患有癌症(目前无病灶),且骨骼肌肉疼痛超过3个月(且30天中至少有15天疼痛),疼痛评分大于等于4分。
所有患者按照2: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电针组(145例)、耳针组(143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3组患者的情况相似,患者平均年龄为62.1岁,女性占69.7%(251例),患者疼痛评分平均为5.2分,平均疼痛持续时间为5.3年。
在电针治疗组,临床治疗由专业医师(具有5年以上肿瘤学经验的职业针灸师)采用半固定穴位处方方式,分别在疼痛部分和其他部位各选取4个穴位,针刺得气后,选取4个穴位用2Hz电量刺激,留针30分钟。
而在耳针治疗组,同样由具备资质的医师采用固定穴位,视患者疼痛情况依次刺激双耳的扣带回穴、丘脑穴、零点穴和神门穴逐次施针。
无论是电针组还是耳针组,治疗频率都为10周10次治疗。
而常规治疗组则为标准疼痛管理手段,包括止痛药,理疗和皮质醇等。
临床结果:从实验开始到第十二周评估时间截止,电针治疗的止痛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患者疼痛评分相较常规治疗可降低1.9分;耳针治疗的止痛效果同样优于常规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1.6分。
疼痛评分接近2分的差距,对于患者而言是非常重磅的一个提升,这意味着不少中、重度疼痛都能降级为轻、中度疼痛。更重要的是,耳针和电针的镇痛效果一直持续到研究结束。
PEACE临床结果
此外,电针和耳针治疗能有效恢复患者被疼痛影响的生活功能,改善身心健康程度,且在针刺疗程结束后(12周后)止痛药的使用量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同时,经过有经验的针灸师治疗,电针与耳针的副作用都非常轻微可控,临床试验未发生严重副作用。
PEACE临床研究的成功,证实了我们先辈2000多年的灿烂文化结晶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依然蕴藏着无穷的宝藏。
不仅仅是针灸,我们浩瀚如烟的伟大中医文化中还有更多更惊人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能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