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全球癌症报告2022,以及iarc全球癌症报告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来源:央视财经
今天(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饮食不规律,胃病愈发常见。究竟哪些习惯伤了胃?如何养胃护胃?
据统计,我国胃病发生率高达85%。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约为39.7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三,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从发病率和死亡率来看,胃癌总体呈下降趋势。有研究显示,尽早开展胃癌的胃镜检查有利于大幅降低胃癌死亡率。医生提醒,当前要特别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
7月14日,备受关注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风波有了新进展。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今日发布了联合声明。IARC引用了“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 (2B组),但JECFA重申每日摄入量为40毫克/千克体重以内,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在这份公告中,两家机构进行了独立但互补的审查,以评估与阿斯巴甜消费相关的潜在致癌危险和其他健康风险。这是IARC第一次对阿斯巴甜进行评估,也是JECFA第三次进行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两项评估对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可用的证据是有局限性的。
其中,IARC根据人类癌症(特别是肝癌)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致癌(2B组)。但这一结论中的依据,动物实验获得的癌症证据和有关致癌机制的证据都很有限。IARC方面也表示,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完善对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认知。
而JECFA得出的结论是,所评估的数据表明,不需要改变先前确定的阿斯巴甜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即0–40 mg/kg体重。因此,JECFA重申,一个人每天不超过这个摄入量就是安全的。也就是说,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9-14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且没有其他摄入量,即安全的。
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与科学咨询部门负责人Moez Sanaa博士则表示,JECFA综合考虑了一系列证据后,认为摄入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但他也表示,未来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更多方面的研究。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机构IARC预计将于今年7月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引起了国内市场的广泛关注。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其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甜度是普通蔗糖的约200倍。阿斯巴甜于1974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作甜味剂以及多种食品的添加剂。
目前阿斯巴甜在全球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建议的阿斯巴甜日容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以内,在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范围内,食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我国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被批准可以用于可乐、冰淇淋、雪糕、蜜饯、果酱、面包、糕点、水产品罐头、醋、沙拉酱、浓缩汤料、碳酸饮料、风味发酵乳等很多食品中。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IARC发布的致癌性分级不等于致癌强度。其致癌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和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实际上,国际IARC致癌物分级一直都备受争议。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抛开摄入量谈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JECFA公布的允许每日摄入量并没有变化,公众也不必恐慌,更何况在IARC的致癌物分级中,牛肉、猪肉的分级比阿斯巴甜还更高。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对北京和湖南多地超市走访了解到,虽然消费者对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风波有所耳闻,但并没有额外关注产品配料表,而据部分超市和便利店工作人员透露,由于近期可乐等产品有相关促销活动,销售情况反而比以往更好。
在原料市场,目前赤藓糖醇的采购价格依然在1万到1.5万元/吨,阿斯巴甜的价格也在8万到10万元/吨不等,与事件公布前并没有太多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巴甜虽然是应用最广的人工甜味剂之一,但近年来也在被后代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所替代。
据Frost&Sullivan此前报告,2019年中国阿斯巴甜产量为11.6万吨、位居甜味剂细分品类第一,但从2015年到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4.1%,已经有被第四代甜味剂安赛蜜、第五代甜味剂三氯蔗糖逐步替代的趋势,相比之下安赛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复合增速分别为9.8%、18.9%和29.9%。
近年来天然甜味剂的市场占比也在持续提升,包括赤藓糖醇、罗汉果苷等天然甜味剂应用也变得广泛,特别是在食品、饮料行业新出品的无糖饮料中,大部分使用的是以天然甜味剂为主的复配配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健康化和控制体重等需求的增长,无糖产品的热度也在快速上升,关于代糖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引人重视,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今年2月27日自然医学杂志也曾有论文称,赤藓糖醇可能会促进血栓形成,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相关。而在此次风波中,也有行业声音认为,应该减少含糖和含代糖食品、饮料消费,转而消费“真无糖”消费品。
来源: 第一财经
根据经济条件划分,人们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但你知道吗,癌症也有富癌和穷癌之分。
虽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癌症的病因还并不是很清晰,有些癌症跟遗传息息相关,有些癌症是后天因素所诱发的。但无论是哪种癌症都消耗患者能量,让患者承受着各种各样的不适。特别是达到癌症晚期后,患者容易出现身体消瘦、恶液质和乏力等情况。根据2022年我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总结出癌症数据的4个特点。
癌症数据有什么特点?1、穷癌下降,富癌上升
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被称为穷癌,以前发病率较高,预后极差。但最近几年来,此类癌症发病率下降又或是维持稳定状态,死亡率一年比一年低,这说明我国癌症综合防控有效果;
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还有乳腺癌、结肠癌或直肠癌等均属于富癌,好发于发达国家,以前在我国发病率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发展,此类癌症的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体力活动量减少、背负着较大的压力、长时间坐着不动、超重或肥胖等是其高发因素。虽说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整体经济状况还不错,因此富癌和穷癌并存,防控难度比较大。
2、男性易患癌,预后差
无论是患癌率,还是因为癌症死亡率,男性远远超于女性,或许跟两种因素有关,一种是男性易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嗜好,一种是跟Y染色体有关。
在所有的癌症中,发病率非常高的就是肺癌,其次是肠癌、胃癌和肝癌以及乳腺癌等。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占第1位,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1位。除了甲状腺癌以及胆囊癌外,其他癌症的死亡率都是男性比较高。
3、老年人易患癌,但年轻人不能放松警惕
年龄越大,患癌症的风险就越高,死亡率就越高,尤其是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不过,年轻人不能放松警惕。不管是从发病率方面来说,还是从死亡率方面来说,小于14岁、超过60岁者,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超于女性,但15岁-59岁者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超于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峰约60~79岁。
4、城里人易患癌,农村死亡率较高
在癌症发病率方面来讲,城市远超于农村,尤其是肺癌、肠癌和甲状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不过,食管癌、宫颈癌,还有肝癌以及胃癌的发病率低于农村,这跟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从死亡率方面来说,农村因癌症死亡率远超于城市,这跟卫生、医疗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相关。
家医君寄语1/3的癌症可预防,所以应做好生活防范,把患癌风险降到最低。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远离放射线,及时纠正不良嗜好,定期去医院做防癌筛查。平时多留意自身症状,出现难以解释的体重下降、身体某部位疼痛、溃疡或伤口一直不愈合等,还需立即就诊。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