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转移方式,以及癌症传染吗?有什么禁忌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对于不幸得了癌症的人来说,很多人一开始还是有信心治疗的,但癌症发生转移这个消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发生转移说明就很难治了,甚至有的患者觉得已经可以预知自己的结局了,与其承受治疗的痛苦,不如放弃,好好的过好最后剩下的日子。为什么会转移?转移时,身体会给出什么提示吗?为何有的人明明已经通过手术成功切除了,但最后还是转移和复发了呢?关于这些问题,下面就分别和大家讲讲。
想要知道肿瘤为什么会转移,我们得知道它的特性,虽然它是正常细胞“变异”的,但特性却截然不同,它可以无限生长,而在这个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加,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就容易受到压迫,进而就容易发生扩散。
一般来说,会转移的是恶性的,不仅可能会转移,它还有多种途径,有的是直接侵袭,有的是借助淋巴,也有的是通过血液。
如果发生转移了,对患者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会更大,治疗难度也会因此增加。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心态好一点的还好,若是心态调整得不是很好,得知自己体内的肿瘤已经转移,尤其已经向多处转移时,心态可能更崩溃,会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
那么,当癌症转移时,身体会有什么提示吗?
它可能向多个部位转移,转移到不同的部位,引起的身体症状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它喜欢向人的肝脏、肺、大脑、骨骼等部位转移。部位不同,身体给出的提示不同,如果患者发现经常出现以下这些不适,建议要多注意,早点进一步检查,即便是手术成功的患者也不要忽视:
若转移到肝了,侵犯到肝功能,身体可能会给出腹泻、肝区疼痛、黄疸等提示。
若转移到骨骼了,疼痛是比较典型的一个表现,在这其中,脊柱出现疼痛是比较容易被患者忽视和混淆的,往往会把它当成颈椎腰椎相关疾病看待,最终耽误了治疗。
若转移到大脑了,则容易引起头疼、呕吐等不适。
如果经常出现这些异常,应警惕,对于手术成功切除的患者来说,也建议及时复查一下,因为有一部分患者即便手术成功之后也会转移,若能早点发现早治疗,或依然能战胜它。
但手术已经成功切除了,为什么还会转移呢?
可能很多患者都觉得得了癌症,就必须得把癌细胞消灭干净,切除了就代表自己已经好了,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结束,后续的预防转移和复发工作也很关键。另外,虽然当时是切除了,但可能有一些侥幸逃过了这一劫,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们慢慢长大,若没有复查,发生转移和扩散的几率就容易升高。
对于手术成功的患者,首先要恭喜,但也要提醒他们,不要因此就完全松懈,尤其是术后一到三年,复发率是比较高的,建议在生活中要做好以下几件事,可以降低复发率,避免再次中招:
第一件事就是要定期复查,了解自己近阶段的身体情况,若发现了它的苗头,就可以及时干预,避免发展成更大的问题。
第二件事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好了,开始喝酒抽烟熬夜,免疫力下降,这种体质依旧容易受到癌细胞的青睐。平时应当要坚持锻炼身体,合理膳食。
综上所述,癌细胞是很狡猾的,了解它的特性,一旦发现它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不要等到依旧转移时才重视,如果身体经常出现以上这些不适要加以重视。另外,对于手术成功的患者来说,也不能放松警惕,也要注意术后调理,预防其转移。
参考资料:
[1]一问三步知|癌症为什么会扩散?(戳文抢福利).生命时报.2015.12.28
[2]癌转移了,他却说“很幸运”.生命时报.2020.11.06
[3]癌症最可能转移到哪个部位?.医师报肿瘤频道.2020.04.10
癌症,这种可怕的疾病在我们身边出现得越来越多,相信没有任何人希望和这种疾病挂上勾。而癌症的发生,一般都和不良生活工作习惯有关,所以我们重点是要预防这种疾病,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过也有4种癌症,是能够通过“传染”而患上的,要引起重视。
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容易引发各种胃病,尤其在已经有慢性胃病的基础上感染病菌的话,就会增加患胃癌的概率。
这种细菌是唯一一种可以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传播途径包括口口、粪口传播等。但是咱们一吃饭就喜欢人多热闹,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亲朋好友齐聚一堂,餐具有时候也是共用,所以咱们国内还是比较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注意饮食卫生很重要。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病原体,如果有患者长期感染该病毒,不仅能导致患上慢性乙肝,甚至还有几率发展成为肝癌。研究表明,从乙肝恶化成为癌症的过程为:乙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而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传播方式包括了性、母婴、血液等,其中以亲密关系最容易传播。
高危HPV病毒:HPV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高危型的HPV感染和外生殖器的低危型HPV感染造成的生殖器疣和宫颈癌。
这种病毒对女性的危害尤其大,我国有超过86%的宫颈癌患者都与HPV病毒有关。世卫组织已经提出呼吁,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疫苗的方式消灭HPV,我们国内也有了HPV的疫苗。
EB病毒:EB病毒是比较常见的病毒,被认为是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它能够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种病毒虽然不一定就会致癌,但是鼻咽癌患者却都感染了EB病毒,鼻咽癌是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当然,绝大部分癌症都是不具备传染性的,咱们不要对癌症患者有偏见,正因为处于巨大的痛苦当中,所以癌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关怀与温暖。
经常有癌症患者的家属问我,癌症会传染吗?家里还有小孩,需要和癌症患者隔离吗?癌症患者用的碗筷需要单独消毒吗?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癌症肯定不会传染的,和癌症患者共同生活,一起吃饭,一起活动都不会传染!
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传染。传染是疾病在人和人,或者动物和人之间传播。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个是传染源,也就是携带导致疾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患病者或携带者。第二是易感人群,也就是容易患病的人。第三是传播途径,也就是可以让病原微生物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途径,这个根据疾病的不同不一样,有通过空气飞沫的,有通过水的,也有通过血液,体液的。这三个条件缺一则不能造成传染。
那么癌症具体传染的条件吗?癌症是怎么造成的呢?癌症是病人自身的正常细胞具有基因缺陷,又在外界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经过多次突变才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癌症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病原微生物,所以不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染。另外,人对异体的细胞都有免疫清除的能力。即使直接接触到别人的癌细胞,这个癌细胞也很难在异体存活。更重要的是癌细胞也不会通过病人的呼吸,出汗,排泄散播。离开了人体,单个癌细胞也无法存活。所以,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各位家属,少数几种癌症和病毒感染的关系比较密切。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导致乙肝,而乙肝最终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癌。HPV病毒可以导致宫颈癌。因此,肝癌患者的家属需要查一下是否感染乙肝,如果没有感染需要尽快接种疫苗,如果已经感染,需要经常检查,正规抗乙肝治疗,防止发展成肝硬化,最终发展成肝癌。
所以,各位癌症患者家属不必担心,癌症是不会传染的!相反,患了癌症后,患者肯定会情绪低落,又加之病痛的折磨,更加需要家属的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