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人吃什么提高免疫力,以及癌症病人吃鹅蛋有好处么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不仅给肿瘤治疗、生存质量等等方面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且也会导致肿瘤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危险,造成感染,威胁到生命。所以如何食物补充营养则是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上的一课!
那怎样通过膳食营养,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呢?这五大可以影响免疫力的营养素,一文带你了解!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重要的成分,是生命物质的基础。但是我们会发现年龄大的患者则会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状,影响着肿瘤治疗效果以及进程。同时,其患者生存质量呈现大大下降的趋势。
那如何补充蛋白质呢?首先考虑优质蛋白质
主要的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豆类、蛋类以及乳类蛋白这四类。其中食物有:鸡肉、虾头、猪肉以及牛肉;黄豆、绿豆以及黑豆;鸡鸭蛋以及鹌鹑蛋;牛奶、羊奶也富含丰富的蛋白质。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怎样摄入才是最合适的呢?在《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中有指出:肿瘤患者每天要补充蛋白质的量在每公斤体重1.5g,也就是说如果是一名42公斤的患者,她每天需要从食物中补充63g的蛋白质,也就相当于10.5个鸡蛋。注意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二、维生素在之前的科普中,我们也说了许多关于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C、D、E以及B族维生素,与人体免疫功能也密切相关。例如:维生素A可以保护皮肤和粘膜的完整、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杀死癌细胞、维生素D可以防治骨质疏松以及预防病原体感染,从而刺激免疫细胞增殖。
而维生素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帮助人体生长、代谢和发育。
那该如何摄取维生素呢?这些食物中蕴藏着丰富的维生素~
三、矿物质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其中钙、锌、铁、硒等元素,则都会对人体的免疫力造成影响!
缺乏钙的肿瘤患者,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以及疾病;缺铁的患者,则容易产生缺铁性贫血,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治疗的耐受力。反之,充足的硒可以让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增加,降低对病毒的易感性。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吃奶及奶制品、动物肝脏、海鲜类、瘦肉等食物来补充钙、锌、铁、硒等元素。
四、脂肪酸要知道脂肪摄入过多,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增加炎症的反应。但是适量的食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防御功能。
这是因为脂肪酸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膜上酶和受体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而其中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具有抗炎作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在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中,鱼类也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肿瘤患者应该适量食用,油的摄入量维持在每日25-30g,鱼虾类摄入维持在40-75g即可。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五、植物化合物我们经常会看到:“ 什么水果、蔬菜具有抗癌效果”。这主要因为这些水果以及蔬菜中,富含类胡萝卜素中的番茄红素、酚类中的儿茶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大蒜素,这些植物化合物对于癌细胞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多吃蔬菜、水果,总归是没有错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量,适当地摄入水果、蔬菜,才不会对肠胃产生负担,保证身体的健康!
责任编辑:妇科肿瘤互助圈
图片来源:摄图网
“都说蛋黄胆固醇高,到底能不能吃啊?”
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风险会增加?辟谣!之所以决定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主要是最近关于食用鸡蛋引起“胆固醇”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病率增高的养生文章在网络上热度很高,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了非常的害怕。不少人本来保持好好的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的习惯此时不免产生了疑问,难道还对身体有害?
更可恨的是,有些养生媒体借用知名大学的研究结果断章取义,老百姓看又看不懂,难免望文生义。心想,这么有名的大学研究结果应该可信度高吧?造成盲从!所以我马上去查找了相关的文献,原来是发生在2021年2月10日,来自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
我总结起来跟大家讲就是这么个意思,这项研究通过对超过52万名参与者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鸡蛋和胆固醇的摄入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全因死亡率有关。而且,他们认为与吃鸡蛋相关的死亡率增加很大程度上受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最终该研究结果建议“限制胆固醇的摄入,用蛋清/替代品或其他替代蛋白质来源代替全蛋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和健康寿命。”
至于原因,研究人员还解释到,吃鸡蛋会增加死亡率主要考虑蛋黄内的胆固醇会堆积在动脉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血栓的风险,这样的话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那么看到这里,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风险到底是否会增加呢?我觉得这么研究是片面的、局限的。至于原因,我下面说出我的观点,这其实也是这些年来不少胆固醇高的朋友的疑虑所在。
鸡蛋胆固醇升高血液胆固醇的说法,没有可靠的证据!例①:加利福尼亚奥克兰海兰特医院的研究者们,给13位志愿者每天等量的9个鸡蛋,随后 的观察证明,13位志愿者中,只有2位血胆固醇有较大的增加(曾有胆固醇血管病史),而有7位在试验末尾其胆固醇水平却稍有下降。后来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学生中作的另一项观察也表明,按规定每日吃鸡蛋的志愿者与规定戒吃鸡蛋者相比,血液胆固醇水平并无任何升高。
例②:有400位波士顿体质量超标的警察每个吃7个鸡蛋,8年后这400位中等男子中没有1位患心脏病。
例③:美国癌症协会调查了800409人/年多时间内的饮食习惯,结果是吃较多鸡蛋的一组(一 周吃5个以上鸡蛋)比少吃鸡蛋的另一组(一周吃4个以下鸡蛋)患心脏病死亡的人数为少。
说明:其实鸡蛋中的胆固醇和我们身体中的胆固醇是一种东西,但是又有所不同。我们平常食物中的胆固醇进入人体之后其实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吸收过程,才能转变为人体的胆固醇。这个过程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单纯某一种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对于我们身体总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大,人体内的胆固醇大部分还是从肝脏中自行制造出来的,吃鸡蛋对血液中的胆固醇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且研究显示,一个鸡蛋(50~60克)约含234mg胆固醇,这些胆固醇在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脂蛋白中还包含有俗称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它反而具有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的作用。而且鸡蛋的蛋黄中的卵磷脂还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小,并保持悬浮状态。这样就能阻止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在血管壁上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上面我也已作出说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并不完全等同。人体内的胆固醇大约70%~80%由肝脏合成,只有小部分来自膳食,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吸收。所以,我们不用过于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每天吃1-2个鸡蛋不会造成什么健康隐患,可以放心食用。
鸡蛋,其实好处多多!
鸡蛋,包括其它禽蛋,主要由蛋壳、蛋白(蛋清)和蛋黄三部分组成,一般食用后两部分。中国的禽蛋类供给主要以鸡蛋为主,占84%,鸭蛋和鹅蛋分别占12%和4%,近些年来还有少量的鹌鹑蛋消费。鸡蛋像牛奶一样,是人类已知最完善的功能性食品之一。它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生殖细胞,在受精的情况下,一个鸡蛋可以在20天时间内,不靠别的营养来源,就可孵出一只小鸡来。鸡蛋含有全面而平衡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平均地看,鸡蛋的水分占73%,蛋白质占13.1%,脂肪占12.2%,碳水化合物占0.7%,灰分占1%。
而且关于鸡蛋的营养学特征,其一是热值适中,食物的热值是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基本指标。人体对食品的需要量通常是用三大基础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所产生的热值来表示的。鸡蛋的热值低于高脂肪的猪肉、豆类、羊肉,但高于牛肉、水产、乳类和蔬菜;其二,生物价高。鸡蛋是天生被包装好的食品,煮了就可以吃,不仅消化率高,而且生物价高。生物价是指食物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贮存、真正被利用的氮的数量与体内吸收的数量之比值。鸡蛋蛋白质的生物价高于其它各种动、植物蛋白质的生物价。
其三,氨基酸比例恰当。鸡蛋不仅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含量丰富,相互比例很适当,与人体需要最为接近。按氨基酸构成计算的氨基酸评分相当于人奶的营养价值。所以通常将鸡蛋的蛋白质作为其它食物的参考标准,一种天然平衡的食物是一个不同功能成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统一体。故而食用这种食品不会因其某种成分的过多或缺乏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再者说如果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风险会增加,那么鸡蛋早就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消失了!
作者寄语:本文是笔者综合数小时时间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收费,无偿、免费地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没有健康保健观念的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人,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