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患者后期疼痛有解决办法,以及癌症后期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癌症患者在进入到一定的阶段时会出现特别难以忍受的疼痛,有一些癌症患者会因为忍受不了疼痛而丧失生活信心,因此也有很多人比较疑惑,为什么癌症发生会让身体疼痛难忍?其实主要是这几个原因导致。
癌痛是癌症发展到中后期阶段的一种症状表现。当癌症发展到这个阶段,体内的肿瘤会膨胀性的生长,从而压迫体内的组织、神经和其他器官,从而引起疼痛。当肿瘤继续发展的时候还可能会发生溃破、感染等现象,进一步使得体内环境恶化,加剧患者的疼痛,并且会越来越痛,让人难以承受。并且,这种癌性疼痛是反复的、持续的,也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无疑让患者感觉到绝望。
导致癌痛的原因很多,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约占88%,当肿瘤组织侵及其他正常组织时可引发疼痛,如骨转移、骨肿瘤所致的骨痛,肺癌侵及胸膜所致的胸痛等;其次肿瘤压迫周围神经也可引发疼痛,如腹膜后肿瘤压迫腰、腹神经丛可引发腰、腹疼痛;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可压迫淋巴及血管引起患肢手臂肿胀疼痛;原发性肝转移肿瘤生长迅速时,肝包膜过度伸展也可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肿瘤溃烂引发感染同样也可以引起疼痛。
除此之外,肿瘤的治疗也是出现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如放射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带状疱疹产生疼痛。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化疗引起的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围神经炎(长春碱),乳腺癌根治术中损伤腋淋巴系统,可引起手臂肿胀疼痛。手术后切口瘢痕、神经损伤、幻肢痛。
癌痛在初期多为慢性、隐匿的钝痛,随着病情的进展,慢性钝痛逐渐转变为锐痛、刀割样痛,可沿神经支配区放散,通常是慢性疼痛。多数慢性癌痛表现为至少有两种原因导致的疼痛,即同一个癌痛患者所表现出的疼痛可以是多性质、多部位和多原因的。
癌症患者在出现癌痛的同时,可以伴有焦虑、厌食、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癌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饮食、睡眠也会造成影响。长期吃不好、睡不着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肿瘤细胞一般在人体抵抗力较差时发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癌症治疗。因此,当患者感到癌痛时,应及时告诉身边的人以获得支持和帮助,接受规范癌痛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应该如何缓解呢?可以转移或分散注意力,也能适当地减少癌症患者的疼痛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电视,听音乐,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能够避免自己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疼痛上,也就能够有效缓解。
可以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癌痛最主要的还是患者自己本身,家属与医护人员只是起支撑作用。患者本身要认清自己的疾病,勇敢去跟癌痛斗争,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规范化治疗癌痛,才有可能缓解癌痛带来的苦楚。
非药物治疗方法还有冷热敷、舒适体位、冥想、按摩、聆听音乐、深呼吸和放松操等。但这些只属于辅助方法,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中医对于痛症的认识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其将癌症所致的疼痛称为癌瘤痛,认为局部疼痛为癌瘤侵犯经络或者瘤块阻滞于经络从而导致的,其病机为“不通则通、不荣则痛”。在《黄帝内经》就有极似晚期肺癌的疼痛症状描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
历代医家也认为,痰邪阻滞脉络是癌痛起病之源,其病机主要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比如当人体经络中的气血发生阻滞不通,那么就会引发各种疼痛,此为“不通则痛”,而如果人体经络中的气血发生了减少不足(实际也是一种不通),那么也会引发疼痛,中医称为不荣则痛,荣,是荣养、营养的意思。这就如同花草树木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茁壮成长。若失去这些正常的濡养,则不仅功能活动受损,而且会产生疼痛。
中医认为,癌痛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大多是因虚而得病,因实而致痛,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症。中医药的方法安全有效,可以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癌性疼痛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和气血亏损型,气滞血瘀是由于气的运行不通畅,在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对于气滞血瘀的癌痛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要目的。气血亏损型癌痛主要以补益气血、温经止痛为主要目的,达到治疗癌痛的目的。
同时,中药也可以与西药联合止痛,因为癌痛,许多人会第一时间服用一些止痛药物,但这些药可能导致或加重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阿片类药物抑制平滑肌导致便秘、恶心呕吐、腹胀等等,患者不能耐受,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中药与西药止痛药配合,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西药的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削弱抵抗肿瘤的信心。当癌症处于晚期、多地方转移、肿块比较大时,产生的剧烈疼痛会给患者带来无休止的折磨,这种特殊性质的癌痛与其他类型的疼痛截然不同。此外,由于肿瘤位置和大小不同,癌痛也会表现出多种形式。
目前,针对癌症疼痛有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方式。
西医采用止疼药进行治疗,其止疼效果较好。但随着剂量逐渐增加,止疼药可能会抑制平滑肌抖动和肠道蠕动,导致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
中医则采用针灸和中药治愈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等相关问题。在治愈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的过程中兼顾治愈癌痛。与西医不同,中医注重辩证施治,例如从根本上抑制肿物生长来解决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问题。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缓解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带来的焦虑和剧烈的癌痛。因为一旦引发了患者的注意力,在此期间更容易引起焦虑感和加重痛感。因此可以让患者参加一些简单运动如散步或打羽毛球等轻度运动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有助于精神状态好转从而减轻部分痛感。
总之,在面对癌性骨髓浆细胞增生引发的不同阶段及程度上要采取不同措施以获得最佳效果,并注重辩证施治以达到根本治愈效果。
52岁的老梁平时身体健康,很少进医院。上个月单位组织体检,想着自己快两三年没有体检过了,老梁也报了个名。
体检当天,老梁的体格、心电图、胸片等检查都未见异常,然而超声检查却提示:左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肾癌可能性大),左肾囊肿。
拿着检查报告,老梁有点犯迷糊:怎么好端端查出癌症来?我身上没有任何的不舒服啊?会不会是搞错了?
在医生的建议下,老梁又做了个增强CT,检查诊断为:左肾肾癌。
“还是赶紧安排手术比较妥当,把囊肿切了,没那么大负担。”医生叮嘱老梁及时住院治疗。
十天之后,老梁被推入手术室,术中未发现转移病灶,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性肾细胞癌Ⅱ级。而由于老梁诊治及时,且手术顺利,术后积极跟进后续治疗,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很大,不会明显影响生存期。
一、为什么没有症状,却查出癌症?其实,像老梁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患者日常中没有任何不适,在偶然的体检或其它疾病检查时,才发现自己已被癌症袭击。
正常情况下,由于癌细胞的入侵,肿瘤会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压迫,造成不适感,比如食道癌会引起异物感,并且造成吞咽困难;直肠癌会造成腹痛、排便困难的症状。
但有些癌症早期无明显症状,是因为会它们会“伪装”,会“潜伏”。
一般来说,细胞若在繁殖生长中出现突变,会第一时间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但若突变细胞侥幸逃过一劫,并通过继续突变、分泌细胞因子改变微环境等方法,会让免疫系统误以为癌细胞是友军,从而放弃追杀,放任它们疯狂增殖,逐渐形成肿瘤。
而在这一过程中,被当成“自己人”的癌细胞无法被免疫系统识别,也就不会产生免疫反应,患者也就不会出现相关不适症状。
另外,部分病例,即便到了晚期阶段,也没有出现明显症状,这可能与肿瘤部位隐蔽、侵占器官不重要等因素有关。
因此,体内有癌,是否出现症状,并不完全取决于早期还是晚期,而是跟肿瘤的部位、大小,是否侵占了相应的组织器官等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癌症的“没症状”绝大多数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随着病情发展,迟早会有症状出现。
二、癌症会“潜伏”,牢记症状“5字诀”虽然说癌症会“潜伏”,但是并不能完全“隐匿”自身的存在,牢记症状“血肿痛烧减”5字诀,让你早日发现它。
1、非外伤异常出血
当身体出现非外伤性异常出血时,就要注意身体是否出现问题。比如,便血或呕血要注意排查肠癌、胃癌的可能;咳血则要注意肺癌;无痛性尿血则要小心泌尿系肿瘤;非外伤鼻出血则要注意是否罹患鼻咽癌。
2、肿块
当身体出现肿块、结节,可以从大小、质地以及边界和活动度来对它进行一个初步判断。如果发现自己身上的肿块持续不消或迅速增大,而且摸起来质地偏硬、固定,还与周围组织出现粘连或融合的情况,此肿块大概率是恶性肿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及早排查。
3、持续非外伤疼痛
身体某部位无端疼痛,并且持续一周以上,白天活动时减轻,夜间休息时明显,可能是癌症的征兆。常见有腹痛、腰痛、胸骨痛等,要及时查明病因。
4、不明原因持续低烧
一般情况的发烧在服用退热药或者使用抗生素后会渐渐退减。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有可能是因为身体的病菌发生癌变,此时身体免疫细胞会不断与癌细胞发生战斗,导致机体处于长期发热状态。这时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体检排查病因,早日进行治疗。
5、体重骤减
当身体患癌时,癌细胞会汲取人体摄入的蛋白质等营养素,导致营养不良而出现体重下降。若是日常饮食规律且没有刻意减肥,但出现体重突然或持续下降的情况,此时就要注意身体是否患癌。
当然,癌症也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咯血、食欲减退、吞咽食物梗阻感、胸背部疼痛等症状。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表现并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只是提醒大家,要重视身体出现的异常,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做到早诊早治。
三、避免中晚期,筛查癌症要趁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曾表示:“肿瘤早期信号就是没有信号,想要避免体检发现中晚期状态,最重要的是做好防癌体检。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如今大部分的癌症若是发现及时,趁早治疗,治愈率以及生存率提高了不少。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公布的数据透露,早期癌症患者的5年死亡率远低于晚期癌症患者。
除了生存率低之外,晚期肿瘤患者还要背负很大的经济负担。以结肠癌为例,结肠癌癌前病变的治疗费用约2万元,而IV期结肠癌的治疗费用超过25万元。
因此,对于恶性肿瘤而言,防远远大于治。若真的不幸确诊,早期的癌症也比晚期癌症的治疗难度低,更有生命质量保证。
以下是小艾整理的8大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和筛查建议,大家记得收藏:
总结:癌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影响患者的早诊率,这就提示我们要重视癌症早筛,普通人提前了解癌症的可能信号,高危人群做好定期筛查,能够有效帮助癌症的早诊早治。
参考资料:
[1]王潇,段培蓓,王阿芹,胡月,张敏,夏超.癌症症状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8:130-135.
[2]《浅谈癌症早筛的困境与希望》.基因谷.2022年7月17日
[3]杨六香.癌症要做到早防和早筛[J].医药食疗保健,2017:16-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