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食道癌症晚期死前征兆,以及食道癌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出现吞咽困难或者呕吐的现象就应该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因为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就会有这两点。除此之外,食道癌还会有其他常见的症状,同时预防也有高招。在这里,具体为大家介绍介绍吧。
食道癌的常见症状吞咽困难感。病人在进食时,常会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对这种症状,大多数患者描述为“气不顺”或“不透气”,即在咽下食物时,食管内像有气体阻挡一样,其发生部位往往以咽喉或食管上段多见,与实际病变部位常不一致。
呕吐。随病变进展食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其上方食物潴留,食管明显扩张,因而引起呕吐,呕吐物以黏液和泡沫为主,可混有少量食物,也可含血液与脓液。
吞咽有异物感。病人在吞咽时,食管内总感觉像有异物。病人常称某次因进粗糙食物将食管擦伤,或者怀疑某种异物存留于食管内。病人往往认为这种症状与进食无关,即使不作咽下动作,也常感到食管内有异物,好像有一种类似饭粒或蔬菜的碎片粘附于食管壁上,咽之不下,有不适感,但不疼痛。
穿孔。随病变进展,肿瘤可以造成食管穿孔,依穿孔部位大小表现亦不一样,可出现高热、脉快、胸痛或饮水时呛咳。
那么,想要预防食道癌,应该怎么做呢?
食道癌的预防习惯粮食的防霉。霉变的粮食含有多种致癌的毒素,因此积极开展粮食的防霉去毒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应宣传家庭储粮的防霉的重要性。一般粮食的含水量在13%以下可达到防霉的要求,一旦发现粮食已经霉变,应采取勤晒,食用时挑拣,多次清洗并加碱处理,可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摄入。
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现已发现食管癌高发区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因此搞好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十分重要,逐渐减少饮用沟塘水的地区,推广土自来水。对食用的沟塘水也应进行漂白粉消毒,可明显降低水中亚硝胺含量和杀灭其他传染病菌。
小心致癌食物。俗话说:病从口入。食道癌就是一种和人们日常饮食习惯有莫大关系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人们长期是一些过热、过硬或者粗糙的食物,很容易损伤食管,从而导致疾病,使患者们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医学实验,发现致癌食物中含有大量霉菌,这就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同时,对一些隔夜后的蔬菜、腌制食品、腐烂水果以以及油煎、油炸、烧烤类食品一定避免食用,少吃在明火上直接烧烤的鱼和肉,少吃熏肉,要用较低的温度烹调鱼和肉。还要注意烟酒也是容易诱发致癌的物品,因此,最好不吸烟不酗酒,如果有嗜好饮酒的,应限量。
遗传致病因素的预防。食管癌具有较普遍的家族聚集现象,表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患癌易感性确实存在,应加强同代人群的监测工作。患者为男性,就加强男性监测,特别是49岁前的人群,患者是女性,加强女性监测,特别是50~69岁的人群,并且应把3代人中发生过2例或2例以上食管癌死亡的家庭,当作危险家庭,对这些家庭中40~69岁的成员当作风险人群,定期体检,提供预防性药物或维生素,劝导改变生活习惯等,对降低食管癌发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加强运动。如果平时工作体力活动较少,每日应从事相当于步行1小时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做1小时较激烈的运动。平时应避免体重过低或是超重,从青年到中年体重增加应限制在每年5千克左右。
预防食道癌,就要做到以上几点哦。
由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NBI及碘染色法的普及,许多食管癌在早期被发现。对于早期发现的食管癌,目前多行ESD切除。与其它消化道癌(胃、结肠癌)相比,外科切除对食管的创伤很大,通过内镜进行的微创治疗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在肝硬化患者的食道静脉曲张上发生早期癌时,由于伴有大量出血的风险,所以活检和切除极其困难,诊断和治疗也很困难。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硬化治疗后再施行食管ESD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1 59岁,男性患者,因酒精性肝硬化入院治疗。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1月后行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1月后复查胃镜,在距瘢痕口侧的食管30cm处,发现了食管静脉曲张(Lm,F1,Cb,与RC0)一起,发现了25×15mm大的几乎平坦的发红病变,病变口侧伴有白色颗粒状。(图1a)
图1a 距门齿30~33cm处食管左侧壁发现呈25×15mm大的浅红色的IIb病变,一部分呈白色细颗粒状(白矢头)。
在NBI观察中,病变可见褐色区域,波及到静脉瘤上。ME-NBI观察中,在褐色区域内发现IPCL的变化,IPCL扩张、蛇行、口径不同、形状不均匀的异常血管增生.病变内的一部分,明显延长的血管,也发现了一边愈合一边横穿的异常血管像(Type B2)(白色箭头:图 1b)
图1b ME-NBI:病变部位发现异常血管增生,其中一部分发现与显示愈合和明显延长的Type B2相当的异常血管(白色箭头)。
通过碘染色,病变粉色征呈阳性。
图1c 碘染色病变呈粉红色征阳性的不染带。
EUS在病变边缘部的黏膜下层发现了呈现低回声的静脉瘤。
图1d EUS:在病变正下方低回声改变(白箭头),食道壁外扩张的静脉保持低回声状态(白矢头)。
根据以上的内镜所见,诊断为波及食管静脉曲张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推测浸润深度为T1a-MM,为内镜切除术的适应症。对于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病例,外科切除的创伤非常大,与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商量的结果,采用ESD的方法。
实施ESD时,在黏膜下层发现了少数轻度扩张的静脉,但是没有可以称得上静脉瘤的粗血管,一边慎重地进行止血处理,推进了黏膜下层的夹层。在病变部胃侧的黏膜下层,由于前一医院实施的EVL并用硬化剂治疗的影响,发现了高度的纤维化。反复局部注射,使用钩刀(KD-620LR)完成黏膜下层的分离,无并发症地安全地一并切除。
图1e ESD标本:癌浸润黏膜肌层。
病理组织学大部分是黏膜上皮层鳞癌,部分浸润黏膜肌层(T1a-MM)。脉管、切除断端为阴性。本病例在手术后经过30个月到现在无复发。
例2 男,47岁。既往慢性丙肝、肝硬化病史。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并食管早癌。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与食管静脉曲张(Lm,F2,Cb,RC1)一起,发现距门齿35cm的左侧壁上有33×20mm大的发红的IIb病变,边界略微模糊(图3a)。
图2a 距门齿在35cm的中下部食管的左侧壁上,发现了33×20mm发红IIb病变。
ME-NBI观察发现异常血管增生,在5-6mm大的扁平隆起部可见Type B2的异常血管(图 3b).碘染色中呈现与褐色区域基本一致的拒染带,拒染带为7到10点方向的静脉曲张(白矢头:图3c)。
图2b ME-NBI:可见褐色区域,B2型IPCL
图2c 呈现与褐色区域基本一致的拒染带,拒染带为7到10点方向的静脉曲张(白矢头:图3c)
图2d EUS 可见低回声静脉曲张。
综上所述,病变为食管鳞癌,浸润深度在扁平隆起部最深,推测为T1a-MM.与症例1相同,考虑到食管静脉曲张并发的肝硬化病例的外科切除术的损伤程度和并发症的风险,采用了内镜切除的方法。
实施ESD时,发现黏膜下层内有1根扩张的静脉比较粗,为避开贯通支.使用止血钳在软凝模式下充分凝固.黏膜下层剥离时,先前的硬化治疗后完全没有观察到纤维化,安全无并发症的切除病变。
图2e ESD标本病理:大部分黏膜固有层,小部分浸润黏膜肌层。
病理组织学大部分是大部分黏膜固有层,仅在小隆起部浸润到黏膜肌层(图2e).脉管、切除残端均为阴性。术后经过20个月的现在,无复发生存中。
结论
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硬化治疗后再施行食管早期癌ESD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选择,具有安全性、根治性的优点。
食道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七大主要原因,男性比女性更常见,男女比例7:1。食道癌的发生不同的地理区域、民族和性别。 食管癌的发病率可高达30到800例/ 100000人。在特定地区北部的伊朗,俄罗斯南部的一些地区,和中国北方发病率都很高; 美国的发病率大约是3到6例/ 100000人。
当食管粘膜癌发生,随后它将侵入食管黏膜下层和肌肉层。 虽然首先会发生淋巴结转移,食道癌也几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包括肝脏、肺、脑和骨骼。食管癌的病因被认为是与食管粘膜的接触有害或有毒的刺激,导致一系列的原位癌和癌。
一些人为引发食管癌因素:吸烟; 饮酒; 喝特别热饮料,比如茶; β-胡萝卜素,维生素A, C和B,镁和锌缺乏; 口腔卫生不良; 蛋白酶抑制剂滥用; 高级别接触石棉; 胼胝症跖肌; 吞咽碱液或其它腐蚀性物质等。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道,在台湾和印度食管癌的发病率高可能与槟榔咀嚼作为一个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传统的癌症治疗,如化疗和放疗,在减少或根除癌症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然而,它们也会产生令人不快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排便习惯改变、疲劳和脱发。中医越来越多地作为辅助治疗癌症患者的选择,并减少或控制传统癌症治疗的副作用。据报道,银杏等中草药对某些癌症如卵巢癌、乳腺癌和脑癌有化学预防作用。针灸正被用来减轻传统癌症治疗的副作用。虽然一些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对癌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能力,但大多数临床研究集中在症状管理,特别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管理。
中医是基于原则疾病的根源,而不是根据症状治疗。中医可以描述为整体的方法; 平衡思想的方方面面,身体,精神和情感。能够让患者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