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那么今天看了一个患者,他来了就是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他说这个得了萎缩性胃炎,说大夫也跟他说比较严重,这病容易癌变,他也就比较愁,那拿着他的胃镜单我翻来覆去的看,就没看到这张病理单,也就是说我们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除了有一张胃镜的报告单,应该有一张病理的报告单,如果没有这个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就是根据胃镜医生,镜下的经验进行诊断,严格来说是不科学的,不够严密的。
Haalthy导读
面朝医生侧卧屈膝,含好口垫(下图),这时候护士就会给你推进注射液。
Grade A 食管下段单竖条状糜烂<5mm。
1、先看文字,再看图片;
2、先看后面,再看前面;
3、先问医生,少上网查。
1、看诊断: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浅表性胃炎基本等于正常,不用看了)、胃角溃疡。这里面关键的是胆汁反流、胃角溃疡,这就是你的胃的结果。
2、看文字:胃体后面写了较多胆汁;胃角写了:中段见一黏膜凹陷......这就是你的问题具体描写。看完这个就知道了你的胆汁在胃体、溃疡在胃角,而且做了活检。其他文字基本的意思就是“正常”,你就不用看了。
3、看图片:既然问题在胃体和胃角。那就去找标记这两个部位的图。第一排中间的是胃体,黄黄的是胆汁;第二排中间的是胃角,那个白色的坑,就是溃疡了。其他的图片就不要看了。具体在胃的哪里,身体上是摸不出来的,位置也是随时在变化的。也许是你疼的地方,也许不是,所以就不要去纠结和注意了。
4、看最后:既然做了活检,那什么时候可以吃东西,什么时候拿活检报告,最下面的红字部分都交代清楚了,这个很重要。
5、看医生:拿着报告去看医生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而不是先掏出手机查:溃疡、胆汁。挂号看医生,医生会告诉你:下一步吃什么药、注意什么事情,你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好好问一问,自己千万不要去直接查诊断结果。
一、图片部分
二、文字部分
三、诊断部分
一、图片部分
二、文字部分
1.5厘米和1.6厘米,其实真的没有区别~~~~
三、诊断部分
四、最后部分
1、看报告的原则:先看后面,再看前面;先看文字,再看图片;先问医生,少上网查;
2、看报告的顺序:看诊断、看文字、看图片、看最后、看医生;
3、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去网上查诊断结果的意思,这样的做法结论只有一个:癌;
4、报告上有些部分可以不用管,有些需要重视;
5、正确的姿势是,拿着报告去看医生,重点问诊断结果的意思、下一步怎么治疗、生活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记者:李连欢
免疫组化对于病理诊断中肿瘤的鉴别诊断、肺癌类型的判断,甚至对肺癌后续治疗都十分重要。免疫组化检测是患者最早接触到的检测方法,一般病理检查时就会用上,严格来说免疫组化不能检测基因信息,但是它却可以指导靶向药使用,因为基因的变异会使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产生变化,我们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到蛋白质的异常变化就能得知相关基因可能产生变异。
EGFR、ALK是肺癌中常见的两个分子类型,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推荐肺癌患者去检测这两个基因,因为一旦检测出基因突变阳性,将有相应疗效不错的靶向药物可以使用。所以,如果有必要做分子病理检测,这两个基因都要常规检测。
两壁:前壁和后壁;
要是严格点来说,其实它都不算一重病,只是胃萎缩性胃炎的自我修复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只要是可以导致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就是“肠化”的病因。
对于息肉、溃疡.......的大小描写,不要太在意,更不要把前后两次的做比较,因为这个大小都是估计的,胃镜里面又没有尺!
免疫组化中常见的两个分子分型是EGFR、ALK,若出现EGFR(+),不能说明有EGFR基因突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基因检测。
比如活检后什么时候可以吃,吃什么,多久拿报告,去哪里拿报告;有没有做幽门螺杆菌,结果怎么样......
腺鳞癌
病理分型
肿瘤的分期分化
一般胃病的发展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
医生解说
分期
所以,像长期抽烟酗酒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良饮食习惯者、盲目服用药物者、长期情绪压抑者,等发生肠上皮化生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这些人要提高警惕,定期去医院检查,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胃镜,评估胃粘膜化生的程度,如果出现异型增生或者早期癌,及时处理。
同样也有“轻”“中”“重”之分
Barrett’s 食管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