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以及癌症晚期怎么缓解痛苦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去年5月接到家里电话,母亲厌食、面黄,怎么了呢?送到了家乡卫生院,诊断说转氨酶两项指标值很高,就是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当你身边的人发现疾病后,恨不得问尽天下医生,查遍互联网。到底什么病?去哪个医院都要到处打听,然后又到哪个科室呢?
母亲是去年5月份,后来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到如今8个月了。现在怎么样了呢?是怎么过来的?
家人发现了肿瘤类疾病怎么办?到底还能活多久?一系列的疑问总是在心中,下面讲讲知道母亲胰腺癌后的生活,给同样困惑的人一些经验,了解一下后段的生活质量。
问了下中医院朋友告知可能是肝类疾病,于是转到市人民医院,挂了传染病科住院治疗。一系列检查和等待后,CT做了又要做CR磁共振,没想到母亲不知道配合呼吸,好不容易排队,医生说做不了检查。医生说病情严重,恶化很快,快则三五个月,做手术可能延长生命,市里做不了手术推荐到我们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去,这一天彻夜难眠。
于是马上转院到省城,为防止和上次一样担心老人做不了磁共振,妻子申请进到检查室充当翻译,指导老人呼吸配合完成了检查。住院8天后,检查结果指向胰头部有肿块,需做活检确认,肿块把胆管给压迫了胆汁不通。听了医生的几次讲解,网上查了下下,说胰腺肿瘤难,胰头部更难,据说有癌中之王的称号,肿块又处在几个器官的十字路口,怎么办呢?真是个艰难的过程,总想找个最佳的方案。若手术切除,可切除后还要接通各器官管道,要达桥,如此种种,切除后复发率是多高?一般还能活多久?经济上承受得了吗?她以后生活能自理吗?真是个煎熬痛苦的日子,5月16日。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打电话到家人商量,打电话给母亲的兄妹说情况,查资料找医生问方案,是手术?放疗化疗?还是吃中药?最后定下来,手术的成功率和复发率使我放弃了动手术切除。既然胆管堵塞了就做了一个B超引导下胆汁引流术,19日办了出院手续回家休养。10天下来总共3万多元。
肿块在月底活检结果出来是胰头部CA?,没做化疗,医生推荐了一种叫华蟾素胶囊的中成药,先买一个疗程吧。胆汁呈现黄色,一天倒两次,每次200多毫升。还是不安心,于是又拿着各项检查单到了湘雅医院肝胆科咨询,结果是要找多个专家会诊。
接下来的两个月,食欲增加了,身上黄色消退了,皮肤也不痒了,一切似乎好起来,让人又放心了些。7月中旬开始,有几次身体打冷战,接着发烧,还有呕吐,背部和伤口疼痛,发烧了就用布洛芬,备了两种止痛药,还是有效果。到18日引流管用了两个月脱出来了,流出深绿色的液体。有了诊断结果就没去省城了,到市医院介入血管科接受手术,推荐了一种胆管支架内置的手术,同时也放了外引流管,做几次闭管试验正常后,半个月就取下外引流管,生活更方便了。这次总支出约3万元。又较正常的过了两个月,9月20开始出现呕吐,发烧,打冷战,一个星期后再次入院检查,发现内置支架发挥不了作用,只好再行外引流管手术。之后约每个月一次更换引流管手术,皆因管道冲管护理解决不了。人是天天消瘦,胰部肿块也可看出,饮食量小,补充蛋白,经常吃护肝护胃的药。
外引流管给洗澡带来不便,经常要护理,把胆汁引出,就免去胆汁对其它器官的危害,能维持多久真不知道,只期待减少点痛苦多活一日罢了。至少超过了最短的生存期,起居还能基本自理,发烧就用布洛芬,痛疼就用曲马多,平时吃护肝护胃的,晚期了不做切除术,免去了后遗症和复发率的担忧。
“实在太痛了,没有一天能睡个好觉,真是痛不欲生!”王女士(化名)在进行结肠癌根治术后,一直积极地接受治疗,希望能迎来转机。但是,3个月前复查CT发现肝、肺、盆腔等部位出现多发转移灶,情况不容乐观。目前,王女士进食困难、身体虚弱、全身多发病灶所致的疼痛不断加剧,家人赶忙将其送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接受治疗。
老年医学科接诊后,根据王女士的情况,选择采用“姑息治疗”,即以对症处理疼痛及改善全身状况为主的治疗,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虽然王女士已经口服羟考酮缓释片等阿片类镇痛药物,但只能很短时间缓解疼痛,效果并不理想。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主管医生李璞玉联系了麻醉科医生张永杰前来会诊。
“癌性疼痛的发生可能与晚期肿瘤直接压迫神经、骨转移、浸润血管等密切相关,会严重干扰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使患者痛苦异常,还会引起患者一系列心理变化,导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病情恶化。”张永杰介绍,“良好的镇痛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延长生存时间。”
考虑到阿片类镇痛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张永杰、刘劲给王女士会诊后,决定采用“病人自控镇痛”的方法来缓解王女士的疼痛。这就意味着在治疗过程中,王女士可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自控给药,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本疗程治疗主要采用氢吗啡酮静脉自控输注,当疼痛强度较大时,王女士就自行按压镇痛装置自控按钮自动增加药量,目前这种方法在术后疼痛治疗中应用广泛。
经过四次治疗,王女士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夜间睡眠质量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配合后续其他治疗。
开元院区麻醉科主任谢小娟表示,减轻疼痛,同时消除与癌痛有关的症状(如焦虑和抑郁),使患者身心维持一定的积极状态是癌痛治疗首要的目标。自控镇痛在癌痛患者的镇痛中能够起到好的疗效。此外,伴随着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应用(如介入治疗、放疗、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以及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自控镇痛与其他多种治疗模式的联合应用,将为癌痛患者带来更大福音!
在癌症治疗当中,手术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是早期癌细胞还未扩散的时候,手术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它只适合早期实体肿瘤,对于那些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
很多人在得了癌症之后都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去治疗癌症,这就给大家一个误区,那就是得了癌症之后只能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去治疗癌症。其实做不做手术还是要看自身的具体情况。如果癌症是局限的,没有扩散转移到远处,那么手术是多数癌症的最佳治疗手段,可以说,多数癌症在早期是有可能治愈的,而且分期越早,治愈的概率越高。
但需要认识到的是,任何的手术都存在风险,尤其癌症晚期患者体内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所以要认真分析手术会带来哪些并发症,是否会刺激癌细胞而导致癌症复发,手术创伤是否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等。另外手术前还需要和患者、家属沟通清楚,确认患者与家属清楚手术的风险,以及愿意并且能够承担手术的风险。
很多癌症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癌症晚期是否进行手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手术是否可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当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想要治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首先需要考虑手术成功的结果以及患者生存的概率,如果生存时间较短,就需要考虑是否还值得进行手术,虽然我们本意都是希望病情好转,但是如果手术对缓解疾病症状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并没有改善也没有帮助,那么手术就是没有必要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身体状况本来就比较差,如果这种情况再进行手术的话,发生意外的概率会比较高,换言之,能否从手术台上下来还是一个问题,即便手术结束,手术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创伤以及后遗症,这些病人是否可以承受,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还要考虑患者自身的意愿是否愿意去进行手术,癌症所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巨大的,很多患者在晚期的时候自己已经完全失去治疗的信心了,这个时候勉强进行手术也是意义不大的。
癌症晚期不具备手术指征就不能乱开刀,否则结果很糟糕!目前,临床上针对晚期癌症患者,手术的使用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癌症晚期时,癌细胞多数已经扩散,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手术多用于早期癌症的治疗,极早期的癌症,可能通过手术就可以切除;此外,手术创伤性是比较大的,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可能无法承受。
大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患者无法进行手术,并不等于患者要放弃治疗。因为临床治疗癌症的办法和方式有很多,比如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疗法、靶向药物等。尽管自己不能进行手术,也可以选择其他治疗办法控制病情发展,甚至是实现临床治愈!
在癌症的晚期,治疗与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的质量以及延长生命的时间。并且还要根据患者家里的条件去进行评估是否要进行治疗,多方位综合评估之后医生会跟患者以及家属一起共同商议,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对于癌症晚期的患者而言,不用太过灰心,在晚期的时候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对于延长生命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药治疗对于癌症晚期患者,以减轻其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为主要目标。中医讲求治病求本,即抓住病机或病症的主要矛盾。如肝癌患者,后期会出现黄疸,患者会感到皮肤瘙痒,长此以往还会影响睡眠。此时,我们可以进行利胆退黄的治疗,恢复其睡眠质量。中药治疗除了限制癌细胞本身扩散以外,还会通过“扶正”提高患者低下的免疫能力,对改善身体虚弱有较为明显的帮助。再通过“祛邪”不同程度的抑制癌细胞继续发展与转移,让病情得到控制,不但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对于维持生存质量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