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复发,以及癌症一定会发展到晚期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癌症复发,是抗癌的最大阻力。
2015年,资深演员邝佐辉的家人向媒体发放消息,说邝佐辉于12有20日傍晚离世,终年59岁。而他的死因就是大肠癌症复发。
无独有偶。2011年,姚贝娜就因乳腺癌症入院,在进经历了手术、化疗等治疗后,癌症已痊愈。谁知短短三年,她又因癌症复发入院,而且当时癌细胞已经转移,最后终没能敌过癌症细胞的侵袭,于2015年1月16日病逝,年仅33岁。
可惜,可叹!
邝佐辉和姚贝娜的经历,也正印证了“超过80%的肿瘤患者死于复发转移”这句话。
复发、转移是癌症的本能,那为什么同样是罹患癌症,有些人一年就复发了,有些人却几十年都安然无恙。
我想,可能跟癌症种类有一些关系。
为什么手术、放化疗都做了,癌症还会转移?癌症病人在进行手术、放化疗等治疗之后,癌症的主病灶得到了治疗,但是并不代表身体里的癌症细胞全都被杀死了,仍然会有少量癌症细胞会存活下来。
这些癌症细胞可能存活在原有的病灶部位,可能存活在淋巴里、可能存活在血液里,也可能存活在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癌症细胞很小,小到在术后随访过程中都难以被CT、超声、核磁共振等常规影像学手段发现。随着时间推移,等到这些肿瘤细胞再次生长,就是癌症复发了。
如果这些癌症细胞不是存活在原病灶部位,而是存活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在其他部位长大了,就是癌症转移了。比如说,如果癌症患者首次患病是结肠癌,那复发的部位可能是肝脏,这就是癌症转移。
这5种癌症最容易转移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尤其在这5种癌症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第一种: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是肺部癌症中生长速度最快、恶性程度较高的,而且特别容易发生转移,很多患者在早期发现就容易发生转移。
第二种:三阴乳腺癌。姚贝娜所患的就是这种癌症,三阴乳腺癌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别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到身体的其他组织,所以复发和转移的几率非常大,被称为“最难治的乳腺癌”。
第三种:恶性淋巴瘤。淋巴瘤非常复杂,而且因为淋巴细胞遍布全身,所以完全治疗的难度很大,发生转移和复发的几率就非常大。
第四种:胰腺癌。胰腺癌症也是非常凶险的,它很难早期诊断,很多患者诊断出胰腺癌就本上就是到了晚期,即便做了手术,生存期依然很差,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也仅仅只有18个月。
第五种:分期较晚的胃肠肿瘤。胃肠肿瘤较早期时,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极易疏漏或误诊,但是这种癌症的恶性程度又很高,所以很多患者在首诊时就已经伴有转移。
虽然这五种癌症特别容易转移,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但这并不代表无药可医,这类癌症患者在进行了综合的手术和放化疗治疗之后,一定要定时定期复查,及时关注身体状况。
转移症状跟转移部位有关!那身体出现了哪些症状,说明癌症有可能转移了,需要特别引起患者的注意呢?
癌症转移到不同的部位,产生的反应和症状也是不同的,据了解,临床上肿瘤转移时以下四类症状比较常见:
比如说转移到淋巴,可能转移的区域可以摸到肿大、质硬、活动度差的淋巴结;
如果转移到肝脏,那患者可能会感觉肝脏部位有胀痛感,而且肝区可能会有压痛;
如果转移到胃肠道,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饱胀不适感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转移到脑部,患者就容易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有的患者也会出现精神状态不好、反应迟钝等症状,甚至出现有的患者可以出现癫痫发作、偏瘫、失语等症状。
“抗”转移,要这么做癌症复发、转移虽然常见,却也不是不能避免的,患者在进行综合治疗之后,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避免癌症转移。
第一,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这个是重中之重的,一定不要以为做过癌症手术了就是好了,就忽视了复查,科学的检查可以帮助癌症患者更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帮助患者保持身体的状态。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搭配、健康饮食,避免食用易致癌食品,如烧烤、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等。生活方式上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抽烟、不酗酒,早睡早起身体好。
第三,养成持续的运动习惯。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和个人喜好,癌症患者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有氧操、瑜伽、太极等多种形式的运动,保持每天30分钟--50分钟,提升身体机能和免疫力,让身体可以抵御住癌症细胞的侵害。
第四,一定要有乐观健康的心态。多与人交流,多了解癌症治疗成功的案例,多了解医学的最新研发成果,可以参加一些抗癌组织,让自己时刻保持信心,相信科学、相信医生、相信自己。
中医常讲,邪不压正。那癌症细胞就是我们体内的邪气,那作为癌症患者身体就偏弱,邪气就容易占上风,就会造成癌症复发,但这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把身体状态调整好,体内正气充足,自然可以战胜邪气,抑制癌症的发展或复发,让癌症患者可以康复或带癌生存,享受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1.《癌症复发有三种类型》.生命时报.2018-11-03
2.《运动有规律 癌症复发难》.健康时报.2015-02-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不少人都“闻癌色变”,更可怕的是肝癌、肺癌、胰腺癌,因为这些癌症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哪些人群是这3大癌症的高危人群?应该做哪些筛查?
为何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 肝癌为何难以诊断?
在中国,肝癌是导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肝脏又是一个比较“沉默”的器官,当它发生了一些病变的时候可能无声无息,甚至长到很大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症状。并且肝癌发展速度很快,在肝癌患者中,早期的病人大概只占了10%~20%,70%~80%都是中晚期的肝癌。
2. 肝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长期酗酒(酒精性肝病)人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食用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人群;
●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3. 肝癌早期筛查方法:B超+甲胎蛋白检测
对于肝癌来说,B超结合甲胎蛋白检测可以有效筛查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为何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 肺癌为何难以诊断?
我国是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国家,但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我国肺癌病例的发现一直都是以临床晚期居多。
2. 肺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长期吸烟人群;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3. 肺癌早期筛查方法: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低剂量螺旋CT主要用来筛查早期肺癌,可以早发现、早诊断,较好地改善预后,降低肺癌死亡率。同时建议对40岁以上的人群普遍开展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达到早期筛查肺癌的目的。
为何胰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 胰腺癌为何很难诊断?
胰腺癌是发生在胰腺上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预后极差,我国胰腺癌5年生存率仅为7.2%。
胰腺生理位置隐蔽,早期癌变在体检中很难发现。另外,胰腺本身神经不丰富,早期肿瘤不会引起疼痛,缺少典型症状,并且发展速度很快,不少患者直到晚期肿瘤压迫胰腺周围的神经,出现剧烈腹痛才发现病情。
2.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并不完全明确,但是跟以下因素有关系:
● 年龄在40岁以上;
● 长期吸烟、饮酒;
● 肥胖,患有糖尿病十年以上的人群;
● 饮食习惯不良,经常吃烧烤、大鱼大肉等,吃饭时狼吞虎咽;
● 有胰腺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胰腺炎或进行过胆道手术患者;
● 长期抑郁、焦虑。
以上这些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进行定期体检,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做好相关筛查。
3. 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方法:血液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
在胰腺癌的筛查中,血液肿瘤标志物应用最多的是CA19-9;影像学检查主要应用内镜、超声、CT和MRI。
做好这4件事
有助身体健康
1.营养均衡,不吃烫食
最好的抗癌物,就藏在我们日常饮食中。
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全谷物、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富含有机硫化物;番茄、西瓜,富含番茄红素;绿叶菜、橙黄色果蔬,富含胡萝卜素。
注意:
虽然食物趁热吃味道更香,但如果经常食用特别烫的食物就会存在健康隐患,例如65℃或者65℃以上的热饮或食物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2.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形,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60分钟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3.戒烟戒酒
烟酒是打开癌症大门的推手,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若干倍。并且吸烟不仅和肺癌有关,它还会让人更易得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
记住:及时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
4. 保持充足睡眠
失眠时,我们的各种免疫器官,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与恢复,久而久之,我们的免疫力也就越来越差。
研究发现,与7小时~7.5小时睡眠者相比,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36%,而小于6.5小时的男性,患肺癌的风险增加112%。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