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怎么检查出来的(癌症五项筛查是哪五项)

2023-11-03 12:20:07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怎么检查出来的(癌症五项筛查是哪五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怎么检查出来的,以及癌症五项筛查是哪五项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警惕肿瘤家族史!专业医生手把手教您如何做体检

昨天一则新闻热搜引起了民众的关注,一位孕31周的孕妇出现咳嗽,因担心会对胎儿有辐射,三次就诊拒拍胸片,最后多学科专家一致认为患者可能是恶性肿瘤,必须要做肺血管CT,患者和家属才同意检查。最终确诊为肺癌,已全身多处转移。据了解,这位患者有肿瘤家族史,父亲死于肺癌,母亲有乳腺癌,舅舅是肠癌。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平时身体很好,一年到头也不打针吃药,却一查出来就是癌症晚期?其实从来都没有突然发生的癌症,只有突然发现的癌症,所以平时的健康体检很重要。尤其是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患有肿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务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那健康体检要怎么做,做什么?现在医院体检套餐五花八门,挑的人眼花缭乱,到底应该怎么选?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占癌症总数的95%以上,男性大于女性,有不良嗜好及饮食习惯、特殊疾病史以及肿瘤家族史等都是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普通的健康体检和防癌体检是有区别的,建议有高危因素患者定期接受防癌体检。

图片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您可以采取基础体检+专项体检的公式来选择体检套餐,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Ø 基础体检:

1.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呼吸、脉搏

2. 内科检查:心、肺、腹部等

3. 外科检查:浅表淋巴结、甲状腺、乳腺、脊柱四肢关节等

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便常规等

5. 其他辅助检查:心电图、腹部彩超等

Ø 专项体检:

1. 若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肺部结节病史、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者可进行肺癌防癌专项体检:胸CT、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非小细胞癌相关抗原。

2. 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相关病史,初潮早绝经晚、乳房自检有肿块、乳头异常分泌物者可进行乳腺癌防癌专项体检:乳腺超声、乳腺钼靶(35-40岁以上)、肿瘤标志物CA153、CEA。

3.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病史,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或者近期出现下腹痛、便血、大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者可进行结直肠癌防癌专项体检:肛诊、大便OB试验、结肠镜、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多靶点粪便DNA。

4.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前列腺炎症或排尿不适、血尿的男性患者,可进行前列腺癌防癌专项体检:前列腺触诊、前列腺超声或磁共振、肿瘤标志物PSA、f-PSA.

5. 有胃癌家族史、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不良饮食习惯者或者是近期出现上腹痛、消瘦、贫血、黑便者可以进行胃癌防癌专项体检:胃镜、幽门螺旋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CEA、CA72-4 、CA19-9或者CA242。

Ø体检前要注意:

1. 空腹8小时。体检需要空腹采血,因为血液检查的正常参考值是按照健康人群空腹抽血结果设定的。

2. 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也是需要空腹检查的,所以不要喝大量的水。

3. 体检前3天要清淡饮食,不要剧烈运动,一周内不要饮酒。

以上注意事项要牢记,不然不仅体检结果不准导致白花钱,还可能出现误诊!

查看报告要注意:体检报告首页会总结提示主要问题,如果建议定期观察或随诊,一般问题不大,注意纠正生活习惯,定期检查就好;如果建议去专科进一步检查,就一定不要轻视,遵医嘱去专科门诊进行进一步诊治。▲

山西省中医院:健康科普|六大癌症的筛查体检项目和高危人群,看看你做对了么?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谈癌色变,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不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还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进行根治的。所以,癌症预防和治疗一样重要,健康的人要把“防癌”提上日程!

防癌,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健康体检”似乎也显得格外重要。没事儿不敢体检,怕发现自己“疾病缠身”似乎是大多数人对待体检的心态。其实我们定期体检就是为了早期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去早期的诊断,早期的治疗,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预防癌症,体检项目应该如何选择呢?通常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把套餐里的体检项目都做完,结果没问题那就是身体“没问题”了,等出现症状就已经是癌症晚期了。

其实每项体检项目的指标意义差别是很大的,普通的体检并不能够代替恶性肿瘤筛查体检,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做针对性的选择。“癌筛”别盲目,这几项检查更靠谱,高危人群要注意了!

1

肺癌筛查项目

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

①年龄在50岁以上

②毎天吸烟超过20支,连续吸烟超过20年;

③有肿瘤家族史;

④既往有肺部疾病史;

⑤长期从事环境与职业暴露的特殊人群,如石油化工、水泥煤炭、钢铁和重金属等行业

2

胃癌筛查项目

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

①胃癌家族史;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

④长期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高盐、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

3

肠癌筛查项目

肠镜

高危人群

①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②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③肠道息肉病史者。

4

乳腺癌筛查项目

乳腺彩超,乳腺钼靶检查

高危人群

①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

②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5岁。

③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者或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者。

④长期胸部放射史者。

⑤有乳腺囊性增生病史者。

5

肝癌筛查项目

甲胎蛋白,腹部彩超

高危人群

①肝癌家族史。

②过度饮酒。

③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者,主要包括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④长期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

⑤各种原因(包括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所致的肝硬化患者。

6

宫颈癌筛查项目

宫颈细胞学筛查,HPV检测

高危人群

①有多个性伴侣,性伴侣不固定的人群。

②过早有性生活,有不洁危险性行为的人群。

③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自身免疫功能不全者、HIV感染者。

④有多次怀孕、流产、生产史的人群。

⑤长期有生殖道感染或阴道菌群失调的人群。

总之,想要尽早发现癌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体检项目,才能实现癌症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来源:山西省中医院

癌是怎样被检查出来的,普通体检能查出癌吗?

不管是看新闻,还是自己身边朋友的“吐槽”,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朋友圈里的谁谁谁,体检了几年,都没什么异常,今年突然查出了胃癌,还是中晚期......

查出这个结果,相信谁都难以接受,不免会质疑:不是说体检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疾病吗?这做体检是不是没用了?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问了医生后,医生的话是,并不是体检没有用了,每年的健康体检是很有必要去做的,有这样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一些时候我们检查的方式没选对,导致的一些潜在风险没被及时识别出来。

既然提到了“检查方式没选对”,那么,我们就会追着问了:医生们眼中的正确防癌筛查,到底是怎样的?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下面我们就结合医生的讲解来编辑成文字,分享大家看一看~

关于胃癌的筛查建议

所谓术业有专攻,防癌筛查也一样。

不同的器官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肿瘤标志物检查,只是基础的方法,还需要联合其他设备一起才行。

首先来看看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筛查吧~

胃癌作为消化道肿瘤中的一种,检查它,首选也是内窥镜。

(图自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胃镜检查食管和胃,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是目前医学的金标准。一般情况下,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胃镜每3年、结肠镜每5年做一次就够了。但如果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建议每1~2年查一次胃镜,并积极治疗,必要情况下,医生也会根据情况建议“胃镜+活检”联合检查。

对于内窥镜,它是一种入体检查,需要将一根管子通过喉咙伸入食管和胃内,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恶心、胀痛、上腹牵拉感。因此,不少人“谈胃镜色变”,不是疼到不能忍,都不会主动去查胃镜,以至于耽误病情。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好在现在有了体验感更好的胶囊胃镜了,随水吞服一颗“胶囊”,大幅降低胃部检查时的异物感、不适感等,得到了众多体检者的一致好评~

而对医生们来说,能看到的地方也越全了,可以通过软件在体外实时操控机器人在胃部做运动和扫描,从不同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粘膜的目的。全程仅需十几分钟,全程拍摄图像被无线传输至电脑,可以继续做回放,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关于肺癌的筛查建议

常规体检,都有胸部X光,甚至是做CT检查。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用X光进行肺癌的筛查价值很小,因为心脏、肋骨等结构会挡住肺部病变的显示,小结节同样很难被发现,靠胸片X光来筛查肺部肿瘤,查出来的一般都是中晚期了。

胸部X光对检查双肺是否存在感染、肋骨是否存在骨折、是否有胸腔积液、心脏的基本情况还是首选,也就是说X光擅长看“大东西”,不擅长看“小东西”,微小病灶,X光看不清。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所以,对于肺癌早筛,并不建议首选X光,而是推荐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低剂量螺旋CT,相当于从上往下一层一层的把胸部切开来看,能发现几毫米的肺部结节,而且辐射很小。

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也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比如年龄在50岁以后,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要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关于甲状腺癌的筛查建议

甲状腺相对浅表,不需要做深度的透视,所以采用B超检查就够了。但由于B超检查主观性很强,所以医师的资历很重要,建议选资深的医生来阅片。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关于乳腺癌的筛查建议

乳腺,特别是部分女性乳腺密度较高,一般的超声检查可能很难穿透,所以推荐的方法是:乳腺彩超+钼靶X光。

但钼靶检查虽然准确度提高了,但因为有一些辐射,所以短期内不宜反复进行,也不适用于年轻女性、哺乳期女性。所以,一般推荐50岁以上女性,定期做乳腺钼靶检查,50岁以下,定期做乳腺B超。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关于宫颈癌的筛查建议

对于宫颈癌,目前主流的筛查方法是:TCT宫颈刮片+HPV病毒检测,联合筛查。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关于肝癌的筛查建议

肝癌检查,一般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筛查1次。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关于肠癌的筛查建议

我们知道,在2020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就有强调说,大肠癌筛查从45 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 ,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关于前列腺癌的筛查建议

前列腺癌,则是采用前列腺B超+PS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对于健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筛查早期癌症,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排除假阳性问题,也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本文仅做健康科普,具体检查或诊疗还请遵循医生指导。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5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