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是否遗传,以及癌症是遗传病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一个帖子里看到网友讨论癌症的事,有位网友特别悲观,他说自己父亲前几年患肺癌去世,自己多半也有这样的基因,人生已经定型了,不用努力了,反正最后都会因癌死去,不如每天开开心心的。
有人在底下安慰,说不一定遗传到癌症基因,要乐观一点健康生活。也有人说基因这事谁也没法保证,再强大的免疫力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基因。
关于癌症,人们总是有不同的看法,会提到免疫力、遗传、生活习惯这些话题,所以说它是复杂的,因为除了生活习惯我们能把控,其他都是不确定的。
为什么人体有免疫力,还会得癌症呢?
免疫力对外来异物从来不会心慈手软,会第一时间消灭,因为一旦它变弱了犹豫了,就会给机体带来风险,而这种本事是天生就有的,后天还会得到加强,但是也有一部分群体先天不足,所以免疫力不太强大。
而当癌细胞出现的时候,注定了这是一场不寻常的战斗,它和普通的病毒细菌不一样,特别聪明,善于伪装,能够掩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免疫细胞面前大摇大摆走过都不会被抓住,而当癌细胞越来越多,慢慢成形的时候,癌症也就发生了。
一个人患肿瘤不一定是免疫力弱了,因为很多患者在确诊前身体素质都比较好,从来没有病恹恹的样子,说到最后,免疫失调才是癌细胞作乱的根源所在,过高会让机体产生内斗和内乱,过低则会让细菌病毒如入无人之境。
虽说现在有的疗法可以借助免疫力,但不是所有癌症都能成功,所以,不要因为自己体内有免疫力就觉得万全了。
癌症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1/3由基因遗传因素引起;
2/3由后天因素引起;
遗传,并不是说孩子从妈妈那里得到了肿瘤,而是在出生前就携带危险基因,这些基因会让孩子比其他人更容易中招,但不是必然会发生。不同的癌症危险程度不一样,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得癌症,而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查出和父母一样的疾病。
癌症会出现在一个家族中,不仅和基因有关,其实也和吃喝拉撒有关,大家吃一样的饭菜,甚至共用物品,在长年累月地接触中,癌症隐患就慢慢种下了。尤其是一个家族中出现2-3人都得了一种癌症的情况,那么其他近亲属更要早点做筛查。
哪些癌症基因有可能“复制”给后代?
肝癌——
体内存在乙肝病毒的父母,孩子是一级预防对象,从怀孕时就要开始预防,尽快打针,后期在一起生活也要注意防止病毒传播,每年进行肝脏检查,肝功能正常也要查B超。
乳腺癌——
母女之间遗传的概率很高,尤其是很年轻就查出癌症的人,后代要提早筛查,自己还要学会自检方法,尽可能早点哺乳喂养。
肠癌——
在几种癌症中,它的遗传风险是比较高的,而且还会因为不良饮食增加风险,对于息肉问题切不可手软,及时切除才是正举。
胃癌——
遗传弥漫性胃癌值得大家警惕,两代人均有相关病例时,说明遗传风险高,其他亲属也要小心谨慎。不仅要定期检查,还要关注饮食问题,远离高盐、高脂饮食,养成规律吃饭、七分饱的习惯。
有人说,长期不生病的人,其实免疫力更差,更容易患癌?
在很多人看来,经常“历练”的免疫细胞,最后才不容易得大病。小病小痛的确能激发免疫力的活性,但是在患病的同时身体也会增加慢性炎症,而炎症水平过高对人体是有风险的,容易对器官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复发,对抵抗癌细胞是不利的。
若孩子得了感冒,在抵抗力不强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对以后的成长也会造成影响。所以,经常生病不见得就是好事。再者,生病了不可避免要用药,抗生素用多了会增加耐药性,不利于免疫系统。
由此可见,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不生病说明保护机制强,病毒和细菌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就被清除了,所以才能这样毫无知觉的恢复健康,但不代表机体从来没有生过病。至少从表面来看,不生病是好事,没必要因此而担忧。
这些行为增加患癌隐患,及时自我反思
平时炒菜喜欢放很多油,平均下来一天超过25毫升,对肠道黏膜和菌群是不利的,丰富的热量是癌细胞和炎症喜欢的食物,吃多了容易患病。
吃烫食速度过快,一方面是食物没有嚼碎,有窒息、呛咳、损伤食道的风险,另一方面是食物温高,黏膜容易受伤。再说了,囫囵吞枣式的吃饭不利于消化,时间长了胃也会受罪。
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忙于手上的工作,结果让胃液不停损伤黏膜,等到饿急了才大口大口吃肉、甜食,不等吹凉就吃,当然会损伤胃和食道。
基因的确会增加我们的风险,但其实大部分人患癌的原因和后天有关,那些不好的行为要及时反思尽快改掉,才能帮你预防癌症。
//
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到
一家人先后得了癌症
一个家族里出现了许多癌症患者
每当看到这些新闻
心里就开始犯嘀咕
癌症是不是会遗传?
要不然怎么会一家人都得了癌症?
小编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划重点
01
癌症为何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家族内?
答案:可能有以下2种原因
1. 癌症确实存在遗传的可能性,由于继承了家族性的基因缺陷,有些人患上某些癌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2. 相似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吃得不健康、运动少、吸烟等,或同处在胃癌、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同时受到了装修污染等,可能会造成家族内出现同一种癌症。
划重点
02
这5种癌症相对来说更容易遗传
1、肠癌:20%~30%肠癌患者有家族史
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
建议:
如果家里有一位直系亲属患家族性肠息肉病,那么家人就必须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一家人都喜欢吃肉和高蛋白等食物,家族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有效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积极运动,保持睡眠。45岁后,平均每5年~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也可以选择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人群更应该提前进行检查。
如果经常便血、大便次数多、黏液便及腹痛,应及时查明原因。
2、乳腺癌:女儿风险高2倍~3倍
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如果母亲得了乳腺癌,那么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倍~3倍。
建议:
有家族史的女性,乳腺健康检查需提前到30岁左右,一般是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从而在早期发现乳腺癌。而且,有遗传倾向的女性,从20岁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乳房自检”,特别是月经后应定期做“自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
另外,有家族史的女性应尽早生育(30岁前)并进行母乳喂养,更年期的女性别乱用含雌激素成分的药物,以尽量减少乳腺癌诱发因素,降低其发病率。
3、胃癌: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胃癌的出现与遗传有很大关系,有着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两代人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能是遗传性胃癌。
建议:
由于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因此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变。这类患者的家属,可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因为较大含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可阻止致癌物形成。
如果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胃部闷胀、不明原因“变瘦”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诊断。
4、肝癌:子女是一级预防对象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发生肝癌几率较高。
建议:
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如果患有病毒性肝炎,每半年要做一次肝脏B超+AFP。
平时不吃臭豆腐、发酵酸菜、豆腐乳等霉腐食物;不吃发芽的食物,如发芽的土豆等;不吃油炸食物;戒酒;不要乱服用药物或保健品。
5、鼻咽癌: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性
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倾向性。
建议:
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检查EB病毒。饮食要注意避免进食腌制食物(咸菜、咸鱼等),常吃腌制食品会使鼻咽癌的发病率增加2倍~7倍。
同时,要注意戒烟和避免吸二手烟及其他有害烟雾,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甲醛等。如果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做详细的鼻咽部检查。
划重点
03
7大癌症筛查方法
由于大多数恶性肿瘤早期没有症状,或者难以察觉,所以防癌体检便成为一种对高风险人群及发现异常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管理的体检方式。
只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定期体检不仅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早诊率,而且能降低因癌症引起的死亡。
划重点
04
癌细胞最怕的4件事
1、怕你爱运动: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形,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此外,其他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
2、怕你口味清淡:
胃癌与不良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过多的食盐对胃部伤害很大。
记住:
经亚硝酸盐处理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类制品含有少量亚硝胺类致癌物质,不要经常食用。
3、怕你及时戒烟:
烟酒是打开癌症大门的推手,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若干倍,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更大,并且吸烟不仅和肺癌有关,它还会让人更易得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
记住:及时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
4、怕你保持好心情:
在不良情绪反应中,与癌症关系密切的是抑郁、强烈的挫折感、无望和无助等。有人认为是“抑郁催化了肿瘤”。比如,重症抑郁症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乳腺癌,而且患上癌症后的预后更差。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图片/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