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吃什么止疼药,以及癌症病人晚期怎么止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咨询问题:癌症晚期吗啡都止不住疼了,该怎么办?会有吗啡也止不住的疼痛吗?
病情描述:肝癌晚期疼痛,每12小时80mg吗啡缓释片止疼治疗,昨晚突然腹部腰部疼痛加剧,分别在夜里19 点、1点、3点打了三次吗啡注射剂,吃了80mg吗啡缓释,断续共吃了25mg吗啡即释片,依然疼的厉害,怎么回事呢?癌症晚期吗啡都止不住疼了,该怎么办?会有吗啡也止不住的疼痛吗?
回复:疼痛既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产生的信号,又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提出将疼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002年,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要正认识疼痛,重视对疼痛的处理。
要治疗癌症,先要评估癌痛。在进行癌痛评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相信患者的主诉;全面评估疼痛;动态评估疼痛。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疼痛的程度、疼痛发作的时间和频率、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疼痛治疗史。除了疼痛本身,还要了解肿瘤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检查情况。
接下来就是疼痛的治疗,主要分为四大方面:
首先是病因治疗,也就是抗肿瘤治疗,这是从根上解决疼痛问题,由癌症引起的疼痛,只要控制了癌症,才能从根上解决疼痛问题,抗癌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
其次是止痛药物治疗。要遵循癌痛治疗的基三原则,比如尽量移过择无创、简单、安全的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是首先;根据疼痛程度按阶段给药;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要给药;个体化治疗;注意具体细节,注意处理不良反应等。
第三,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最后,还可采取有创的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大部分癌性疼痛通过规范止痛处理可以较好地缓解,但世界上任何事没有百分百,也有少数顽固性疼痛止痛效果欠理想,这种情况下需要分析原因,比如如果是骨转移疼痛可以加放化,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考虑加一些辅助药物。少数顽固性疼痛,要考虑非药物治疗,包括有创性的治疗,比如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通常,止痛药加量是首先的选择,吗啡类的缓释剂加量没有封顶,可以一直加直到比较满意止痛,癌症晚期减轻痛苦是第一位的,病人和家属首先要改变观念,不用担心所谓成瘾。多和医生沟通并充分信任他。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数肿瘤在发生骨转移后,后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觉。疼痛作为癌症的一个主要伴随症状,在积极抗癌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5%-65%,晚期患者为60%-90%。有关研究发现,中度至重度癌性疼痛占1/3以上。所有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大于60%,口面部肿瘤占65%以上。在晚期、转移、终末期患者癌痛发生率为70%,抗癌治疗的患者中为60%,癌症已治愈的患者中癌痛仍占40%,85%以上的患者有不止一个部位的疼痛。这些数据说明,癌性疼痛远远得不到有效控制,面对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和家属存在不少困惑和认识误区。怎样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物? 成了肿瘤患者和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
引起癌痛的原因有哪些?有统计显示,约四分之一新诊断恶性肿瘤的患者、三分之一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四分之三晚期肿瘤患者,都会合并疼痛。引起癌痛的原因有肿瘤直接因素,如癌肿压迫,浸润,转移至骨或其他脏器,侵犯神经;也有癌症伴发的病理因素,如感染、抑郁、焦虑等;还有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如放疗相关性黏膜炎、化疗相关性周围神经疼痛以及手术后切口痛。这些原因均可引起疼痛。
癌症疼痛的程度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是慢性癌痛评估最重要的内容。评估疼痛程度常用的标尺有3种。语言描述标尺:通过“不痛、轻微、中等、严重、非常严重(极其痛苦)”来描述疼痛的强度。数字分级标尺:由1-10数字分级评估疼痛的程度,0代表不痛,10代表患者所能想象的最剧烈疼痛,并以数字标尺0-10表示疼痛程度。
缓解癌痛,止痛药是首选服用止痛药是最直接的止癌痛方法。但它跟普通的止痛药不同,并不是“疼了就吃”。因为不同的止痛药药效持续时间不一样,有些只有3-6个小时,如阿司匹林;有的是12小时,如吗啡。药物还有不同的剂型,一般来说缓释药物的起效时间比较长,所以需要在发作之前就开始服用。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是指在对癌症的部位和性质作出明确诊断后,根据疼痛的原因和程度的不同,从而选择相应的止痛药物。是目前肿瘤患者缓解癌症疼痛,需要遵循的止痛给药方法,下面就介绍癌痛控制的“三阶梯止痛疗法”
第一阶梯为解热镇痛药,其代表药物为阿司匹林,替代药物有消炎痛、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扶他林)等,还可作第二、第三阶梯药物的辅助用药。而此类药物多有胃肠不良反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且剂量增加且毒性加重,故应几类药物“交替使用”,可明显减轻副作用。
第二阶梯药物为弱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可待因,替代药物有强痛定、羟考酮、曲马多、痛力克和右丙氧芬等,主要适用于第一阶梯用药后仍有疼痛者。从药理学分析,此类药可与解热镇痛药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也可组成复方制剂(如氨芬待因、安度芬、丙氧胺酚等),可单独或“交替使用”于中度疼痛的止痛,以减少副作用和成瘾性。
第三阶梯用药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吗啡及其缓释片美菲康、美施康定等,替代药物有氢吗啡酮、羟吗啡酮、左马喃、美沙酮、芬太尼贴剂和丁丙诺啡等。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重度疼痛者。
有的癌症患者如果不想吃药,可以试试以下3种方法来止痛:
1. 分散注意力:可以听音乐、看书、下棋、看电视等来分散注意力,缓解癌痛。
2. 按摩:家人可以为患者进行适当按摩,除了能改善血液循环外,在癌痛部位按摩,还能缓解癌痛。
3. 聊天:家人及街坊邻居多陪患者聊聊天,拉拉家常,一起回忆陈年往事,营造轻松的氛围。
同时,家属要对病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疼痛的原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决不能在面对病人痛苦时显得惊慌失措,或是埋怨医护人员治疗不当,从而给病人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
癌症,除了特有的癌细胞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伤外,癌症在末期还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现象。癌症对人的折磨和伤害从主观或者是客观的角度看都是让人细思极恐。癌症在骨转移后,还会对癌症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也叫意味着癌症已经到了晚期的程度,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生率大概在8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什么会发生癌症骨转移?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几乎每一种肿瘤都可能会发生骨转移,而其中脊柱是所有转移性肿瘤最容易发生的部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脊柱外科主任龙厚清教授表示,从大综病例的研究发现,在我国原发性恶性肿瘤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中,女性患者多为乳腺癌患者,男性患者多为肺癌。但也有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肝癌等患者。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现象在临床上经常出现,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骨转移患者有严重的骨痛骨转移瘤会破坏患者的骨质,对骨质结构周围的神经产生刺激,因此骨转移患者伴有严重的骨痛。这种骨破坏一旦出现是不可逆转的,好发于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有些患者还会因剧烈的疼痛,夜里无法睡眠,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导致患者精神不振,严重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转移后的骨痛如何治疗?
骨转移患者还会出现病理性的骨折,临床治疗时,除了帮助患者避免瘫痪的现象出现,最重要的就是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骨痛治疗原则包括:
1、首选口服用药
口服用药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但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管药物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如便秘、呼吸抑制等。当无法口服用药时,再选择贴剂或者注射用药。
2、规范化治疗
药物癌痛治疗需规范化,应遵循三梯度原则服药治疗。按照患者疼痛级别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根据三个疼痛等级分类用药,其中第一阶度用药可选择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类药物;第二阶度则需要用到弱阿片类,或联合非甾类药物一起使用;第三阶度则需要用强阿片类药物,或联合非甾类药物一起使用。
3、个体化治疗
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不同,选择合理化用药。针对各类药物的副作用,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改变用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