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理分期(癌症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

2023-11-04 19:50:27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病理分期(癌症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理分期,以及癌症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教您看懂癌症病人的诊断和分期

文/潘战和 @肿瘤专科医生

癌症病人和家属在拿到医生的疾病诊断书时,对其中的TNM常常感到困惑,这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写这几个字母?它们有什么含义吗?

TNM其实是一种最普遍应用的分期系统,也就是癌症的分期就是由它导出来的。我们知道,在确诊了是什么病理类型的癌症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分期,没有分期就没有治疗,没有分期的诊断也是不合格的诊断。你想一下,你什么分期都不知道,怎么知道接下来怎么治疗,不同的分期,治疗不同,甚至天壤之别,这可含糊不得。

常常看到有的医生给出的诊断中没有分期,但有治疗,我就奇了怪,没有分期,你这治疗是依据什么来决定的?有的人会说,在手术前的分期很可能是不准确的,是的,这叫临床分期,可以允许不准确,甚至和手术后的病理分期出入很大,但完全可以,但你应该根据现有资料给出一个临床分期,然后你依据这个分期进行治疗,后续可以允许修正。你如果连分期都没有,你怎么知道接下来是手术还是不能手术,或者先化疗放疗再手术,还是其他治疗决策?既然你做出了某个治疗的决策,那你肯定还是心里有分期的,那就写下来,没有分期的癌症诊断是不合格的诊断。

癌症的分期对于制定治疗策略、判断预后、研究资料的比较和临床试验有着重要作用,分期系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相互交流的共同语言,也就是说,某个医生给某个病人给出了分期,那么另一个医生看这个分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同一分期这定的病人具有诸多的相似,治疗策略的相似,预后相似,当然,只是相似,并不是绝对相同。

那TNM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

TNM分期系统只是癌症分期系统中的一种,但是最常用最广泛应用的一种。这TNM中的三个字母,分别代表T(primary tumor)、 N(regional lymph nodes)、 M(distant metastasis),也就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

原发肿瘤(T)代表原发肿瘤本身的情况,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局部累及范围或深度,可分为不同级别,T1、T2、T3、T4等级别,但各级别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癌症中有所不同,有的表示肿瘤大小,有的表示肿瘤侵犯范围或深度,而同样是大小或深度,在不同的癌症中的具体定义也不同。另外,还有Tis(原位癌)和T0(未见原发癌)。

区域淋巴结转移(N),代表引流淋巴结(区域淋巴结)的受侵情况,也就是根据区域淋巴结的累及范围分为不同级别,N0(没有区域淋巴结受侵)、N1、N2、N3等,在不同的癌症中,各自的含义有所不同,有的表示区域淋巴结的大小,有的表示个数,有的表示部位。如果对区域淋巴结的情况难于做出估计,则用Nx来表示。

远处转移( M),代表没有癌症远处转移,这需要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分为 Mx(不能评价,也就是是否有远处转移未知,不能判断)、 M0(无远处转移)和 M1(有远处转移) 3个不同级别,有的还有M2 进一步表示不同器官的转移。

有了以上TNM的分类,然后根据 TNM分类情况,可以对癌症进行分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Ⅰ、Ⅱ、Ⅲ、Ⅳ期就是这样来的。整的癌症诊断应该是怎样的,举个粟子:左上肺低分化腺癌T3N2M1(IV期)。分别解一下:左上肺,指出了癌症的原发部位,低分化指出了癌症的分化程度,“癌”说明是上皮来源的,如果是间叶来源的就是“肉瘤”或淋巴瘤,接下来就是分期了,T3表明原发肿瘤的大小或局部侵犯程度,N2表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大小或个数,M1则是表明有远处转移,可以在后面注明具体转移的部位,比如肝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IV期则是根据这个TNM分类,给出一个明确的期别(共有I期、II期、III期、IV期四个期别),对肺癌来说,现在最好能给出基因突变的检测情况。

体内有癌,从嘴巴能看出来?口腔4种表现,可能是癌症在走近

说起口腔溃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烦,那娇嫩的粘膜上出现一两个像化脓、腐烂一样的白点,看着实在令人揪心,吃饭喝汤都龇牙咧嘴,恨不得直接把饭倒入喉咙。可是你知道吗?它可能不是溃疡,而是一种比溃疡更严重的疾病——口腔癌。

刚准备出院,结果又重新住院

姚奶奶已经78岁了,因为肾结石住院接受治疗,刚做完手术没啥力气,老伴就负责喂水、喂饭给她吃,饭后还会帮她擦拭口腔。也就是这个时候,老伴发现她口腔内一颗坏牙旁边,有一块小指甲盖那么大的白斑。

老伴问她疼不疼,姚奶奶说不疼,已经长了一年多了。老伴觉得很奇怪,如果是普通溃疡,不是应该早就好了吗?老伴建议她到口腔科看一看,姚奶奶说明天都要准备出院了,别折腾了,反正不疼。

第二天收拾到东西,老伴还是拉着姚奶奶来到口腔科,医生看后建议她住院治疗,因为这不是普通的溃疡,而是口腔癌。这刚准备回家,怎么又要住院?姚奶奶虽然不高兴但是也没办法。

别人一吃就吐的东西,男子却吃得不亦乐乎

苏先生今年四十二岁,今天他到理发店剃头发,因为接下来要进行化疗,剪发期间他和理发店老板聊了起来,说自己非常后悔,如果时光能倒流,他一定不会沾上这个恶习。咋回事呢?

原来苏先生在湖南上大学的时候迷上了一种当地特产,其他同学都吃不惯,一吃就吐,只有他和本地同学吃得很开心,那段时间他几乎没事就会嚼一个槟榔。后来毕业回到家乡工作,他也没有改掉嚼槟榔的习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发现舌头上出现了一块溃疡,疼得他喝水、吃饭都成问题,他用过不少喷剂,但是都没有用,他心想忍一忍吧,估计没多久就好了,可是渐渐地,他连开口说话、伸舌头都不利索

苏先生来到当地三甲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做病理化验,结果出来了,是口腔癌!接下来等着他的将是化疗和手术,他不知道自己的外观会不会受到影响,但是现在显然保命更重要。

为啥会长口腔溃疡?多久能好?

有人说长溃疡是因为吃了太多的烧烤和火锅,其实没有这么简单。烧烤和火锅都是比较烫的食物,在食用过程中可能会划伤口腔黏膜,进而发展成溃疡,但是平时咬核桃、吃螃蟹也有可能受伤。

另外,长期熬夜、感情受挫、学习和工作压力大等,黏膜抵抗力变弱了,也会出现溃疡,若存在挑食、节食的情况,则要考虑营养不良,要及时补充维C或维生素B12。

黏膜修复功能强大,通常三四天就不怎么疼了,一个星期就会恢复,若溃疡面积大、疼痛厉害,可以找医生开具药物,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不过,若超过10天还没有跑,并且疼得总是那一处,就像溃疡扎根了,这种情况要提高警惕。

口腔里的癌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平时总要刷牙、吃饭,所以一旦里面有疙瘩、溃疡、出血等异常,很快就能被发现,这一点对患者来说是有利的。

当发现以下四种异常时,需要提高警惕:

其一:黏膜有破损,但是不觉得痛,若生长在牙齿、眼部附近,晚期可能会有疼痛感。

其二:口腔内部是光滑柔软的,即便出现溃疡也是软的,而癌症会让黏膜异常增生、硬化,突出口腔表面。

其三:长期难以愈合,就像在溃疡处扎根了,这种情况也要警惕,很有可能是癌细胞在侵犯组织,并非寻常溃疡。

其四:溃疡通常面积不大,呈向下凹陷的圆形,若面积越来越大,形状不规则,大小超过一公分,属于异常现象。

总的来说,牙龈、舌头、脸颊内部,这些地方都可能被癌症侵犯。平时喜欢抽烟喝酒还嚼槟榔的人,要格外重视口腔健康。另外,老年人若有烂牙、牙根疼、金属牙等情况,也有可能诱发黏膜恶化。

小心祸从口出!这些事别干

经常用牙齿咬核桃

有的人为了方便省事,吃东西总用牙咬,比如说像核桃这样的食物,一次能咬上十来个,可能会造成牙齿隐裂,还会损伤黏膜,从此埋下隐患。

牙齿烂了不好修补

牙齿在日常使用中容易磨损、崩坏,甚至周围变成又薄又尖的形状,就像小刀片,在平时吃饭、说话的过程中都会割伤黏膜,时间久了癌变风险也会加大。

把槟榔当成零食吃

槟榔是一级致癌物,它的致癌性不仅体现在其中的有毒成分上,还体现在它的坚硬程度上,频繁咀嚼的过程中会磨损口腔黏膜,然后再用有毒成分攻击,加大了癌变风险。

口腔癌不容忽视,早期治疗生存率较高,但是它的遗留问题却比较麻烦,有的患者手术后失去了半张脸,从此变得自卑,还有一些人要面临高昂的整容费用,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口腔,避免有害物质刺激口腔。

参考资料:

[1]“口腔溃疡”老不好?检查发现竟是癌了!要小心这些生活习惯·北京卫视养生堂.2021-10-30

[2]浙江一男子被确诊为口腔癌!这东西有人一吃就吐,有人却欲罢不能·青年时报.2019-03-30

[3]火锅+烧烤,它们是口腔溃疡的罪魁祸首吗?·健康报.2019-08-07

[4]口腔癌 早诊早治别犹豫·健康中国.2016-05-04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5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