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形成的过程大概要多长时间(癌症医疗期的规定时间)

2023-11-05 06:14:25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形成的过程大概要多长时间(癌症医疗期的规定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形成的过程大概要多长时间,以及癌症医疗期的规定时间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胃癌的形成要多长时间?胃镜需不需要每年都要做?怎么样预防胃癌

时常会看到一些关于胃癌问题:胃癌的形成要多长时间?胃镜需不需要每年都要做?导致胃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幽门螺旋杆菌用不用每年都检查?怎么样预防胃癌?等等。今天我就来大致的说一下,希望能让你有个大概的了解。

1、胃癌的形成需要多长时间?

胃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极高,它的形成确实是需要时间,但是没有哪个医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个形成的时间是多少。

因为,患上胃癌的病因有多种,所以在时间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就比如说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些可能两三年会有癌变的可能。但如果患者对身体保养的极好,饮食控制的极好,癌变的时间就不一样了,可能会六七年后才会癌变,甚至是长时间内不会癌变。

2、胃镜需不需要每年做?

胃镜作为诊断胃癌的一个重要手段,检查时是必须要做的。但如果作为一般的体检,胃镜则不建议每次都做,因为胃镜对身体不那么好,且做起来也不那么方便,并且费用也不便宜。

2017年提出了新型肺癌筛查评分系统,也就是下面那张表,一般医生会根据这张表的分值来评估需不需要做胃镜。因为胃癌早期的检出率并不高,所以我们得在高危因素里面找到其他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导致胃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这点无论你有没有医学知识应该都能说上三五个。我找了最新的研究数据,下面这张表就是胃癌的一些危险因素的调查数据,贝塔值越大,说明危险系数越高。下面几行负数的说明是保护因素,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数值而已,并不是说收入高学历高,不会患上胃癌。所以,这些数字了解一下就好,不必较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怎么样预防胃癌呢?

不管是什么疾病,我们都提倡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是具备胃癌的高发因素,如胃癌的高发人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胃癌的高发地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最好是定期做好早期的癌症筛查。

另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患上胃癌的关键因素,也有相关的研究数字表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那要不要每个人都去做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呢?

因为我国目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数值庞大,有6~7亿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如果大规模的筛查就会出现是大规模的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这样也会有很多不良的影响。

所以,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去做幽门螺旋杆菌筛查,但对于高危因素人群则是有需要做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结一下

胃癌的形成没有明确的时间,胃镜的检查需要根据估分值来做评估,对于低危险人群,没有必要年年都做胃镜;胃癌的发病因素跟饮食、情绪、病史有很大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筛查没必要每个人都去做;预防胃癌在注重饮食的同时,还要做好早期的癌症筛查。

癌症的“5年生存率”,到底是个啥?

诊疗中,很多癌症患者询问还能活多久的时候,通常会听到医生说:这个要根据身体状况、病情进展等多方面判断,但不要担心,你的癌症属于早期,5年生存率高达95%以上。

这时,不少患者一下子就蒙了,“医生,你说的5年生存率,这是不是代表得了癌症最多只能活5年啊?”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5年生存率”这个医学专有名词,并不是指只能活5年,而是有深意的。

“5年生存率”是什么?

5年生存率是一个统计学指标,并不代表每位癌症患者的预后(注:预后指对创伤或疾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预测),5年生存率是指患者诊断某种癌症后,通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能够生存5年的概率。

5年生存率越高,说明该类癌症治疗效果越好。比如100个人诊断为肺癌,有80个人存活了5年,5年生存率是80%,90个人活过了5年,5年生存率是90%。但是5年生存率也不是5年之后,百分之百的保证癌症不会复发或者转移,5年生存率包括了5年内不管是否复发转移,但生存期超过5年的患者人群(无瘤生存或带瘤生存)。

为什么是“5年生存率”,而不是3年或者1年?

临床上除了5年生存率,也有3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由于大多数癌症的复发转移发生在治疗后3年内,还有部分晚期癌症发生转移和复发的时间在1年内,这期间患者的病情相对不稳定,癌症细胞很可能再次活跃,出现疾病进展的情况。所以对于癌症来说,3年生存率或者1年生存率一般不作为长期生存的观察指标。

3年后病情相对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5年后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更小,如果5年都没有发生复发转移,那么再次复发的风险和几率就大大降低了,一般认为达到临床治愈。

因此,临床上常用5年生存率来评估癌症治疗的疗效,也用于比较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治疗疗效的差异。5年生存率是整个癌症群体的比例,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个人,癌症患者能否获得临床治愈,还需要根据患者癌症的部位、分期、分型、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等综合判断。

临床治愈≠彻底治愈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能够生存5年或5年以上,就是临床治愈了。但是临床治愈不等同于彻底治愈。“5年内不复发”或者“5年无病生存率”是指术后5年内没有出现复发且仍存活患者的比例,这部分患者很大程度上是达到了临床治愈。

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在于它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晚期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的原因,大多并非手术或治疗不成功,而是在治疗前已经转移或残留在体内的癌症细胞经过一段时间潜伏后,又重新增殖,或通过淋巴、血管在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

越早发现的癌症,5年生存率越高;5年生存率越高,意味着治疗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好。5年内不复发既体现了治疗的效果,也反映了癌症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恶性度并不是那么高,治愈率较高。

怎样才能提高“5年生存率”?

早期发现癌症

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现得越早的癌症,预后就越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是发现早期癌症的最主要方法。

合理、规范、个体化治疗

随着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如今得到了逐步提高。除了与公众对癌症的正确认识,以及健康体检早期筛查的普及有关,也与合理、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使癌症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癌症的5年生存率有了新的突破。如果不幸确诊癌症,应选择权威、正规的医院及医生进行诊治,采取合理、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5年生存率。

治疗后定期复查

有一部分患者认为手术、化疗、放疗等结束了,癌症的治疗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即使是治疗结束后5年,处于临床治愈阶段的癌症,癌症细胞仍可能存在,仍存在复发转移可能。所以癌症患者需坚持定期复查,预防癌症复发,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以及癌症的不同分期选择相应的复查项目,例如体格检查、查血、癌症标志物、CT、彩超等。同时多留意自身症状,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尽早去医院检查,及早发现癌症复发,及早治疗。

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

癌症患者的饮食营养与患者生存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应该保证癌症患者的营养摄入,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谷物以及鱼肉等,保证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低脂食物等均衡摄入。根据自身体力状态,适时、适式、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方式,科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至良好的状态。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多看待美好的事物,不给自己施加过多精神压力,树立坚强的生活及抗癌信念。

癌症疫苗有望2030年前准备就绪?主要控制癌症进展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制药企业莫德纳公司宣布,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疫苗或在2030年之前准备就绪。对此,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上海张江mRNA国际创新中心主任林金钟,他表示,癌症疫苗主要用来控制癌症进展。

莫德纳首席医疗官保罗·伯顿(Paul Burton)表示,mRNA(信使核糖核酸)不是只能用于传染病或新冠病毒感染,而是可应用于各种疾病,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将提醒免疫系统注意已经在患者体内生长的癌细胞,这样疫苗就可攻击并摧毁它,而不会破坏健康细胞。

“由于实体肿瘤的复杂性,要实现一支疫苗应对所有的癌症是很困难的。”林金钟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根据目前的研究,mRNA疫苗临床研究大多是在晚期的癌症患者中展开,当和其他的癌症免疫治疗手段(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联合使用,能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可以在部分病人中显示出临床反应,并达到控制疾病无进展的作用。”

林金钟提到,“mRNA癌症疫苗是通过向癌症患者体内递送遗传指令,让患者的细胞表达肿瘤细胞特有的新抗原或者肿瘤相关性的抗原(可以是蛋白或者肽段),让免疫细胞识别这些抗原,从而帮助免疫系统寻找携带相同抗原的癌症细胞,并摧毁癌细胞。它在临床应用中与其他的免疫疗法联用,起到预防癌症复发和进展的作用。”

此外,应用mRNA疫苗技术研发新型治疗性和预防性肿瘤疫苗,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机会。据莫德纳网站消息,4月6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 已授予个性化癌症疫苗mRNA-4157/V940和pembrolizumab(Keytruda)优先药物方案指定,用于高风险、III期或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后的辅助治疗。

至于癌症mRNA疫苗的价格,林金钟表示,“由于mRNA制剂的成本相对较低,癌症mRNA疫苗如果上市,价格不会太高,预计广谱的mRNA疫苗价格会低于靶向药物及免疫监测点抑制剂,在广大癌症患者可以承担的范围内,而个性化癌症mRNA疫苗的价格会比较昂贵。”

责编:乔靖芳

主编:张赫

校对:王卓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6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