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人可以吃什么水果,以及癌症病人适合吃什么水果好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日觅友话题:为什么看望病人时总要买橘子?
一、橘子的故事没得过绝症,但住过挺长时间医院。
没住过院的话,可能很难注意到,橘子这个玩意在医院、医院周边的存在感有多强烈。
医院边上都是卖果篮的——病人一般不吃,但你去看病人,能不带点什么?
带什么好呢,带个果篮吧。
于是,病人的窗边就堆满了花和果篮。
花没几天就死了,火龙果没几天就烂了,香蕉黑了,最后剩下的就是橘子。
保存得当的话,橘子只会干,不会坏。
橘子其实挺好的,它是橙色的,橙色看了使人平静。
病人很需要这种充满生命力却又不突兀的颜色。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住院的时候,就特喜欢吃虾、橙子、橘子,那种红让人觉得自己把它吃下去,也能获得一样的生命力。
尤其是橘子,晒饱了太阳,远道而来,一剥开就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平静。
这种平静也不光源于颜色,毕竟谁小时候没在发烧的时候吃过橘子罐头呢?从那时候开始,橘子大概就和一种微妙的平衡衔接在了一起。
它抚慰过一个生病的孩子,平息了一个因为孩子生病而手忙脚乱的家,自然也能在十多年后再次给人这种熟悉的平静。
虽然病了,但至少还有橘子。
再者,橘子是食物中最便宜的维生素来源之一,这谁会不喜欢呢?
不管是东拼西凑举全家之力的低保户,还是住单人间的富贵老干部,大家都能吃橘子,没人讨厌橘子。
在疾病和金钱面前,我们不平等,但在橘子面前,人人平等。
更妙的是,橘子有皮。
有些白血人吃什么都需要消毒,只有橘子不需要。
我住的是骨科,倒是没那么多讲究,但我有强迫症。
我觉得整个病房都是消毒水味,只有橘子最好了,橘子里永远都是清新的,完好无损的,干净的。
并且,很多病人是不能吃重口味食物的,橘子的酸,是住院期间难能可贵的味蕾刺激。
最后,如果你住过院,或许你会突然察觉到一种寂寞。
往往,来看你的人最后彼此聊了起来,却和你无话可说。
你住在医院,他活在人间,你死气沉沉,他鲜活明亮,你要他和你聊什么?
他宁愿和隔壁照顾老大爷的小姑娘唠嗑, 都不知道能和你聊什么。
片刻的尴尬后,你把整个病房里你最喜欢的、你觉得最干净的东西递过去——
“吃橘子,来来来。”
橘子在那一刻,成了病人和鲜活世界薄弱却固执的纽带。
我吃橘子,健康的人也吃橘子,贫穷的人吃橘子,富有的人依然吃橘子,剥着橘子,虽然彼此无话,但我们共享了平等的几分钟。
二、橘子的营养注:以上故事来自患者授权分享。
柑橘类水果包括:橘子、橙子、柑子、柚子、金橘、柠檬等。《Nature》杂志刊登过柑橘的“家谱”[1],如下图所示。
柑橘类水果比较大的亮点是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丰富,钾含量也不错,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里虽不算最高的,但也是中等。
①类胡萝卜素:橘子>金桔、橙子>红柚。
②维生素C:冬枣>奇异果>油柑>柑橘类水果
③花青素:血橙[2]。
④含糖量:橘子、柑、橙子、金桔>文旦柚、西柚>柠檬。
提醒:吃药的卵巢癌患者最好不吃西柚。因为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会抑制CYP3A4酶,让一些药物过多或过少的被人体吸收,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药物疗效下降。受影响的药物包括:一些靶向药、降压药、降胆固醇药、抗心律失常药、器官移植排异反应药物、抗焦虑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常用于过敏,也会用于晕车)、部分止咳药、止痛药、激素替代药物等。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1]Wu, G., Terol, J., Ibanez, V. et al. Genomics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itrus. Nature 554, 311–316 (2018). https://doi.org/10.1038/nature25447
[2]徐娟,邓秀新.柑橘类果实汁胞的红色现象及其呈色色素[J].果树学报,2002(05):307-313.
“民以食为天”,有网友打趣: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今天吃什么”,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也显示出饮食选择的复杂性。
其实,不只是普通人群会苦恼吃什么,癌症患者同样也有饮食选择困难,甚至更严重,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都得谨慎对待,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加重病情。
能吃的放心吃,不能吃的一口别碰癌症患者的饮食让很多人纠结,到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呢?
发物
在中医的理念中,发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发物呢?《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中称:“发物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加重的食物。”发物最早可见《黄帝内经》,在《素问·热论篇》“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忌口,也成为了中医治病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物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蔬菜类:香菜、辣椒、韭菜、蚕豆、香椿芽、芥菜等。
·佐料类:大蒜、姜、葱、大料、洋葱、大葱、小葱等。
·水生动物类:鲫鱼、泥鳅、虾、蟹、鲍鱼、鲤鱼等。
·陆生动物类:鸭、鹅、羊肉、狗肉、牛肉、猪蹄等。
当然,上述所列发物只是相对容易引起患者不适反应的食物,并不表明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发物”。那么,癌症患者可以吃发物吗?
从病理学看,癌症并非过敏性疾病,与发物的概念关系不大,临床上也没有见到因食用了某种食物就直接引发癌症转移和复发的例子。
所以,综合来看,癌症患者忌口太严并不是好事,尤其是晚期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身体免疫力大幅度下降,由此不仅会增加癌症转移复发的几率,还有可能使得患者无法耐受放化疗和手术。对于癌症患者的饮食,应当以健康清淡、营养全面均衡为主,太过忌口反而对病情不利。
牛奶
牛奶一向被认为是营养丰富,需要多喝的食物,但肿瘤专家何裕民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以前食物匮乏的年代,牛奶的确对补充营养和强身健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饮食水平的提高,人体所需的营养从多方面得到满足,而如果过多饮用牛奶,其中的高蛋白、高糖和酪蛋白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肠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营养过剩和肥胖的人并不适合每天喝牛奶,对于正在长身体、长期吃素、身体消瘦的人可以适当喝。而对于肠癌、胰腺癌、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患者来说,就不建议经常喝牛奶了,但可以适当用豆浆代替牛奶。
糖
癌症患者可不可以吃糖呢?答案是适当吃,当然这里的糖并非指糖果、白糖等精制糖,主要是指米饭、面条等食物中含有的糖。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摄入糖会影响癌症病情,而且糖分其实是人体必需的。不过糖分的摄入要适量,不管有无癌症都是一样的,大量的摄入糖分,容易使血糖升高,可能会引发肥胖、高血糖等问题,这样一来肯定是不健康的。
保健品
很多人觉得癌症患者身体虚弱,需要食用保健品来补充营养,实际上,保健品应该是能不吃就不吃,癌症患者能食用的保健品多为营养补充剂,这是对于比较偏食,或者身体情况难以吸收营养的患者,可以用补充剂补充原本就需要的营养。
但如果能从饮食上摄入足够的营养,还是应该尽量从饮食上摄入,如果患者本身营养充足,没有必要食用保健品,而且一些成分和功效描述得天花乱坠的保健品,一般不可靠,盲目食用还可能会和正在服用的药物发生反应。因此,癌症患者能不吃保健品就不要吃,更不要盲目乱吃。
留心4种饮食习惯,可能增加癌症发生风险除了对日常饮食结构的控制,癌症患者也要注意调整不良饮食习惯,规避“病从口入”的风险。
高盐饮食
中国胃癌病例高居世界第一,研究其原因与饮食问题关系密切,调查发现,中国人普遍爱好高盐饮食。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食盐的推荐量,为成人每天6g,但是中国人重口味的饮食习惯,普遍长期都超过了这个数值。
过多的盐分摄入胃部,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人体的胃粘膜,胃粘膜持续损伤诱发炎症,炎症反反复复,长期下来,就会增加患上胃癌的风险。
高糖饮食
身体虽然需要糖分,但是过多的糖分摄入对身体有害。高糖饮食由于摄入糖分过多,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重胰岛细胞负担,长期下来胰岛功能就容易受损,增加患上胰腺癌的风险。高糖饮食还容易引发高血糖、肥胖等疾病,而超重也是很多癌症和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脂饮食
红肉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也是患癌的风险因素之一,红肉和动物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的摄入对身体有害,如果爱好高脂饮食同时不怎么吃蔬果,容易增加大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除此之外,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脂肪无法及时代谢堆积在肝脏就变成了脂肪肝,而脂肪肝有一定的几率发展成肝癌。
烫饮烫食
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显示:温度超过65℃的过热饮品被列入2A类致癌物(很有可能对人类致癌)名单,包括热茶、热咖啡等热饮。
过烫的饮食是食管癌的诱发因素之一,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维持在37℃左右,在接触到75℃左右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被轻度灼伤。如果长期食用超过65℃烫食烫饮,食管粘膜不断烫伤和修复,就会增加癌变风险。
癌症患者饮食建议关于癌症患者的饮食,有一下3点建议可以参考:
限制热量。少吃经过加工的食品和高热量食物,比如快餐、腊肉,不要只吃大鱼大肉,每周对于红肉的食用应少于500g,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限制食盐。每天摄入的食盐应不超过6g,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比如咸味的零食、咸鱼、面包等。
平衡饮食。尽量通过饮食获取所需的全部营养,达到营养平衡,不要偏食挑食而寄希望于营养补充剂,更不要随意服用各类保健品。
总而言之,对于癌症患者而言,与其自己纠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轻信他人言语胡乱忌口或乱用保健品,不如直接询问自己的主治医生。
参考资料:
[1]《世界癌症基金会的10大抗癌饮食建议!》.人卫健康.2017-08-04.
[2]《肿瘤患者能不能喝牛奶?看这一篇就够了!》.何裕民.2020-06-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