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种类大全及症状,以及什么癌症症状腰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日常生活中,“绿色”代表的是一种环保和健康的理念,如“绿色食品”“绿色出行”等。可要说到“绿色癌症”,不仅不讨喜,还是不少患者的噩梦。
所谓“绿色癌症”,是炎症性肠病(IBD)在网络的一种戏称。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它以腹痛、腹泻、便血、营养不良等为常见症状,这些症状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炎症性肠病一般不会直接致命,但由于无法完全治愈,患者需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因而被一些人称为“绿色癌症”。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群体增长迅速,预计到2025年可达150万例,它已逐渐从“罕见病”变为了“常见病”。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怀疑炎症性肠病?
在临床表现方面,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症状稍有区别。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克罗恩病则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血便。此外,患者还可出现非消化道的症状,如视物模糊、关节疼痛、皮疹等。
这些症状实际上并不具有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发病初期都会认为自己只是单纯的肠胃不适或是胃病,甚至部分基层医院都没有对炎症性肠病提起重视,导致临床上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很高,特别是克罗恩病,过去不少患者曾被当做阑尾炎甚至淋巴瘤治疗,不仅白受罪,还耽误了病情。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因也并不确切。据临床研究,它的发病与人种、工业化环境和遗传都有一定关联性,高发病年龄普遍集中在15-25岁和35-45岁。
因此,任何年龄的患者出现相关症状且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完整陈述病情,在完善胃镜、肠镜、胶囊小肠镜等检查后,医生一般就能确诊或排除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治不好,还要治吗?
之所以炎症性肠病被称为“绿色癌症”,主要是因为目前尚无根治它的方法,但并不代表炎症性肠病就不需要治疗。
若不进行及时和长期的治疗,炎症性肠病不仅会不断复发,而且还可能诱发更多的并发症,如肠溃烂、肠穿孔、营养不良等,甚至可能癌变。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如果任其发展,在发病5年后癌变的几率将会急剧上升。
因此,炎症性肠病倡导早诊早治,患者确诊后要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有效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少症状复发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具体治疗方案与患者病情有关,也需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在疾病活动期,患者症状明显,需及时服药甚至进行手术治疗,来减少患者痛苦和肠道炎症损伤;而在缓解期,患者可基本如常生活,但仍需坚持服药,尽可能将肠道维持在良好和平稳的状态。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要与主诊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定时复诊,并在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反馈,配合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近年来,社会各界提高了对炎症性肠病的重视,相关治疗药物也陆续纳入了医保。希望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在不远的未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能获得喜人的突破,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让炎症性肠病不再成为让人惧怕的“绿色癌症”。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吴大爷今年65岁,虽然早已步入老年,但身体一直很硬朗,只是这半年总觉得腰酸背痛,特别是腰部,没干活没使劲也会疼得厉害。吴大爷一开始只是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腰也不中用了,就到朋友推荐的按摩店进行按摩。然而虽然几乎每周都去腰部按摩,但是腰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严重到甚至无法走路了。
自觉不妙的吴大爷赶紧到医院骨科就诊,经过CT检查,报告提示为“胸腰椎及肋骨等多处骨质破坏,腰椎3、4病理性骨折”,同时伴随球蛋白增高,肾功不全、贫血,医生高度怀疑是多发性骨髓瘤,于是将吴大爷转入血液科住院进一步诊疗。
这一下把吴大爷搞晕了,不是腰痛看骨科吗?怎么突然就转到血液科还要住院了?
一、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类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 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累及骨骼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肾脏等多个系统的实质性损害,造成患者死亡。
该病临床特征复杂、表现多样、起病隐匿且缺乏特异性,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从而延误及时治疗。有文献报道该病2009年误诊率高达65.17%,2013年误诊率为56.44%。
二、首发症状多样,易被误诊多发性骨髓瘤最主要的4个临床可以概括为“CRAB”,具体表现为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骨痛。
1、高钙血症
人体内99%的钙存贮在骨骼中,若骨质被骨髓瘤细胞破坏,骨里的钙便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钙升高。
2、肾功能不全
骨髓瘤细胞会分泌大量的M蛋白,对肾脏造成损害,化验可以发现尿蛋白阳性,白蛋白水平降低或肌酐升高。
3、贫血
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恶性增殖,不受控制,便会抑制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使患者出现贫血的情况。
4、骨痛
骨髓瘤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可以溶解骨骼,使患者出现骨折疏松、骨折破坏、病理性骨折等。
除了以上4种典型症状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也不一样,如有些患者以腰腿疼痛起病,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到骨科查不出根源问题而导致治疗时机错过;还有些患者在体检中被发现有贫血、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问题,就诊于心脏科或肾脏科,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据统计,我国临床上几乎60%的多发性骨髓瘤会被误诊,住院人群中接近1/3的患者曾在其他科室就诊,可见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率很高,是恶性血液病中的“变色龙”。
不过,虽然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但对于典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并不困难,患者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中检出M蛋白,骨髓涂片染色检查异常浆细胞增多大于10%,就可以基本诊断。
这同时也提醒大众,应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在血常规、尿常规等常规检查中往往就能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三、长时间腰痛,还要留意以下病因腰痛为常见病之一,大约有75%的人在某一年龄段都会出现这种症状,特别是上了年纪以后更是如此。目前,人们对这种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引起腰痛的原因却有很多。
1、腰椎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病人因为长期的慢性劳损和外力的损伤,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腰椎管狭窄等。而年轻一代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更是让因这些疾病而导致的腰痛有年轻化的趋势。
2、肌肉问题
不稳定脊柱的过度活动可导致疼痛,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疼痛产生的肌肉反射性抑制或活动不足,引起肌肉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并进一步导致疼痛-肌痉挛-肌萎缩-疼痛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患者存在神经根受压,导致支配腰伸肌的腰神经后支外侧支的营养作用失调而引起伸肌萎缩。
3、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皮疹消退后,机体再激活炎症或免疫反应,使周围神经元持续损伤的慢性病理性疼痛。
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性,常隐藏于脊髓神经后根,被激发时则沿神经后根扩散,在未出现疱疹前其神经痛有明确的定位特点,临床上易与腰痛相混淆。
4、肾脏疾病
肾出现问题,确实可能会造成腰痛,比如肾结石会引起明显腰痛,往往在活动中突发腰痛,且疼痛严重、大汗淋漓,另外肾结石引起的腰痛往往伴有小便颜色发红等其他症状。
有的年轻人无缘无故地出现腰痛,同时伴有乏力、尿少以及尿急、尿频等症状,骨科检查又没有发现异常,很可能是肾病的早期信号,应该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进一步检查。
5、胰脏、肝脏疾病
胰腺和肝脏位于胸腔下方,若胰腺和肝脏发生病变,可向后放射引起腰痛。若出现腰痛,并伴随皮肤和视网膜黄染、恶心呕吐、乏力、高热、大便灰白色、棕色尿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是胰腺和肝脏病变。
当出现腰酸、腰胀痛等腰部不适时,很多患者往往认为是累的,休息几天可能就好。症状严重时到医院看病也首先想到去看骨科。当骨科查不出实质性病变时,多按腰肌劳损进行治疗。
因此临床上经常有肾结核、带状疱疹、癌症等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可见如果出现腰酸、腰痛等不适症状,经骨科检查没发现有明显的腰部病变,要先去做一个全身体检,排查其他病因。
参考资料:
[1]《不明原因腰痛 警惕骨髓瘤》.大河健康报.2022-04-19
[2]《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策略及效果》.中国实用医药.2021-0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