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能否吃甲鱼(癌症可以吃枸杞吗)

2023-11-05 21:34:56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患者能否吃甲鱼(癌症可以吃枸杞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患者能否吃甲鱼,以及癌症可以吃枸杞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发物”不能吃?癌细胞能“饿死”?吃泥鳅升白细胞?癌症患者怎么吃,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吃得太营养,肿瘤会长得更快,少吃一点,可以饿死癌细胞!

虾蟹、牛肉、菇类、笋子、芒果这些都是发物,会引起癌症恶化,千万不能吃!

癌症患者容易吃不下东西或是发生呕吐、腹泻等情况,需要服用保健品来补充营养!……

癌症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的疾病,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饮食营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患者的免疫力,影响抗癌治疗的进行,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然而,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癌症患者的饮食存在误解,这样那样的偏方、秘方常常让患者“无从下口”。

01.“喝汤最营养”

汤中所含营养素少,汤就是食材+水炖出来的,炖好后食材没有消失,汤其实主要成分还是水,最多再漂点脂肪和嘌呤,闻起来十分美味,但汤中的营养素含量确确实实很低

糖尿病、痛风等患者更不宜喝汤。所以少喝汤,多吃汤中的食物更重要。

02.“白米粥最营养”

白米粥营养价值较低,但适合消化功能不佳及虚弱的病人。所以通过在粥中加肉末和蔬菜,改善粥的营养价值。对于胃肠道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进食固体食物更佳。

03.“饿死肿瘤”

即使患者不进食,肿瘤细胞也会继续生长,无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促进肿瘤生长。良好的营养状态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04.“大补” 不宜盲目

大量进食海参、鲍鱼、猪蹄、甲鱼、蛋白粉等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可能会加重厌食及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应当平衡膳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蛋白粉的补充也应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05.“发物不能吃”

只要没有过敏反应或胃肠道不适或特殊疾病,无忌讳。

06.“保健品比饮食重要”

贵重补品的营养价值不会好于几十元钱的均衡饮食,吃对、吃够比吃保健品更重要。

07.“水果更营养”

水果主要含膳食纤维及部分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普遍比蔬菜低,因此有“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一说。

08.“吃泥鳅升白细胞、吃花生衣升血小板和血红蛋白”

没有哪种单纯的食物具有明显增加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优质蛋白质能提供造血所需原料,可适量摄入。贫血患者可适当多选择“红肉”、猪肝、动物血、深色蔬果等含铁及叶酸丰富的食物。

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吗?

除了烟酒,无须忌口!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日常建议饮食少油、少盐、少糖,可少吃或不吃甜食、甜饮料、肥肉、油汤、油炸油煎的食物、烟熏腌制的食物。

但是如果没滋没味的食物已经严重影响到食欲而导致进食量不足,营养状态持续下降,只要胃肠耐受,其实还是可以适量增加糖、油、盐的摄入。

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治疗,饮食的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建议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

癌症患者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基本原则:均衡膳食、保证充足能量、适当增加优质蛋白

01.食物多样、均衡饮食

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可避免营养不足,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每天尽量保证摄入主食获取充足能量、肉蛋奶等补充优质蛋白外,还需摄入300克左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1个,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及膳食纤维。

02.摄入充足的能量

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需保证充足能量供给。能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谷薯类的主食,如大米、馒头、面包、面条、小麦、燕麦等200-300克,薯类如红薯、土豆、山药、芋头等50-100克。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粗细搭配。

油脂类的食物可选择植物油25~40克/天,鱼油、坚果也是优质油脂的来源。食物摄入不足时,可在营养师指导下选择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进行补充。

03.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疾病康复所必须的营养素,应适当增加摄入量,并以优质蛋白为主,包括水产类、禽类、畜肉类、蛋、奶、大豆及其制品。

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多吃白肉,适当减少红肉,但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红肉(畜肉类)、猪肝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每天的摄入量大约1个鸡蛋、1盒牛奶、精瘦肉150克,但具体摄入量因人而异!摄入不足时,可选择乳清蛋白粉进行补充,建议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1]石汉平. 营养治疗是肿瘤的一线治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4):20-25.[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

撰稿: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熊竹娟

审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 柳园

认识和控制癌症,从“忌口”说起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伴随着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外科学等一系列医学学科的兴起,医学肿瘤学快速蓬勃发展,就算与癌狭路相逢,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药物层出不穷,也会让人类在这场生死之战中更加胸有成竹。

·癌症患者要正确理解“忌口”这个问题,确保合理的膳食

·首先,要确保高营养食物的摄入。

·其次,很多“发物”的概念是错误的。如果盲目忌吃这些所谓的“发物”,会造成热量和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引起术后伤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同时免疫力持续下降,增加各种并发症的机会,得不偿失。

·第三,警惕不良信息,避免不合理进补。

·第四,合理的忌口,远离垃圾食品。

今天早上,赵忠祥先生的儿子赵方通过赵忠祥的个人认证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消息,赵忠祥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岁。

赵忠祥因癌去世的消息一经发布,众多明星和网友纷纷表示哀悼,纪念斯人的消息也是刷屏朋友圈!

对于癌症,我们该如何认识和预防?

癌症患者“忌口”的是与非

科学合理的抗癌治疗

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 刘慧龙

首先,要确保高营养食物的摄入。很多人认为癌症病人不能吃高营养的食物,否则会导致肿瘤生长。但实际上,癌细胞生长根本不受身体机能的调节,无论营养供给如何,它都会按自己的节奏生长,想饿死癌细胞,减少营养摄入,最早受影响的是正常细胞,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加速疾病进展,最终饿死的反而可能是患者。对于术后的患者来说,机体的修复,创面的愈合,有赖于充足的营养支持,如果盲目“忌口”,摄入不足,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干扰有效的抗癌治疗,这种“忌口”有百害无一利。

其次,很多“发物”的概念是错误的。很多人认为鸡、鸭、鱼、肉、蛋、奶都是“发物”,食用后会导致病情进展,肿瘤复发,所以不敢吃,不能吃,素食才是最好的。实际上,这些食物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优质蛋白的摄入对于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提高防御疾病的能力,促进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很多研究显示,保证膳食中优质蛋白的较高比例会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如果盲目忌吃这些所谓的“发物”,会造成热量和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引起术后伤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同时免疫力持续下降,增加各种并发症的机会,得不偿失。

第三,警惕不良信息,避免不合理进补。很多人患癌后,急于求医问药,打听各种偏方妙药,一些人也热衷于传播这些偏方妙药。从一个肿瘤科医生的角度看,这其中很多信息严重误导了患者,一些人可能确实不懂,还一些人则是别有用心。对于一些打着治病效果的保健品广告尤其要警惕,质次价高是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还有一些患者,盲目大量进食海参、甲鱼、蜂王浆等食物,有些蛋白脂肪摄入过量,加重胃肠负担,有些富含激素,促进病情进展。这些情况都要避免。

第四,合理的忌口,远离垃圾食品。戒烟忌酒,避免一些致癌性的食物,比如腌制品、烧烤、霉变等食物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相信多数人在这方面做的都比较好。但是很多人对诸如辣椒、葱、姜、蒜等具有调味作用食材的摄入有很大顾虑,应该明确,这类调味食物有改善口感,促进食欲的作用,适当的摄入应予以鼓励。

总之,癌症患者营养消耗大,抗癌治疗会明显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摄入。应科学膳食,合理忌口,确保患者有足量高品质营养摄入。采取积极合理的饮食原则,均衡饮食、科学进补,才能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抗癌的能力。

认识癌症 愈抗愈勇

未来: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边志民

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人们口头说到的“癌症”,习惯上也泛指所有恶性肿瘤。最新资料显示,预计2018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810万人,癌症死亡病例960万人。癌症是目前夺走人类生命的主要罪魁祸首,难怪会让恐惧占得先机。

从“没有治疗方法”说起。

面对癌症,“没有治疗方法”曾是东西方的共同困境,直到18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抗癌研究上才逐渐取得突破性成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伴随着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外科学等一系列医学学科的兴起,医学肿瘤学快速蓬勃发展,就算与癌狭路相逢,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药物层出不穷,也会让人类在这场生死之战中更加胸有成竹。

切除手术求“根治”。

这一概念仍然是今天很多癌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成为治疗绝大多数肿瘤的主要手段。

放疗化疗,缓解症状。

放射治疗时代的开启,让癌症的治疗更加准确。自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最初的几十年里,医生们采用一种被称为近距离放射疗法的方法,将小块的放射性物质植入肿瘤内部或旁边,近距离向癌细胞传递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使健康组织不受伤害。直到目前,放射治疗仍是恶性肿瘤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放射治疗。

化疗在1940年代登上历史舞台,最初是靠针对白血病的治疗取得效果。所谓联合化疗,即多种化疗药物同时使用,调整药物组合、剂量和时间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同时将副作用降至最低。

致癌基因,由鸡及人

所有癌症的起因都是人体内特定基因变异。而要认识到这一点,人类可花了不少时间。1976年,科学家们发现了正常鸡细胞的DNA包含一个与禽类肉瘤病毒致癌基因有关的基因,会导致鸡患癌症。这一发现最终促进了人类致癌基因的发现。之后,原癌和抑癌基因以惊人的速度被发现,目前已超过100条基因。国际大药厂研发抗癌药物时,也将各个致癌基因列为攻击标的。如EGFR抑制药物(标靶药物)已经成功延长许多EGFR基因发生突变的癌症患者生存期。

今天人类对癌症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基因突变学说固然可以合理解释,但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实更加复杂。外因(病毒、化学物质)通过诱导内因的变化,以及内因发生作用需要外界因素的配合(例如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免疫系统与肿瘤的作用等),在肿瘤发生发展各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对治疗效果产生各式各样的影响,并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新治疗方法的可能性。

终极法宝,努力追寻

肿瘤免疫治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其实,免疫治疗也不是新课题,早在1898年,美国骨科医生威廉·科利首次利用细菌制品成功治愈了一名21岁的肉瘤患者,并由此被西方称为“癌症免疫疗法之父”。1909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免疫系统在不停地巡逻并摧毁新生的癌细胞,这就是著名的“免疫监视”假说。

经过不懈的研究,美国权威杂志《科学》在2013年总结到癌症治疗即将迎来“转折点”,多项临床试验已经表明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上的有效性,包括治愈多种晚期癌症和转移性癌症。

最近,越来越多的抗癌新药出现,特别是各种靶向药物及PD1和PDL1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得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部分患者甚至能够治愈或长期带瘤生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在抗击癌症的道路上愈战愈勇,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彻底攻克癌症的终极法宝,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癌症终将像天花、霍乱、结核等疾病一样,从不治之症变成可防可控可治的一个病种。

1 完

1

来源:大众健康微信公众号

文: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肿瘤科 刘慧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边志民

编辑:李君

校对:余运西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6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