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治疗癌症的古方有哪些?,以及古今名医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医药对“癌症”证型的认识
中医药认为,癌症目前共有9种证型:
1.气滞、2.痰凝、3.湿滞、4.瘀血、5.毒聚、6.气虚、8.阴虚、9.阳虚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剂一览表
1. 肺癌
1.1气血瘀滞。方药:血府逐瘀汤。
1.2痰湿蕴肺。方药: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1.3阴虚毒热。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1.4气阴两虚。方药: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2.肝癌
2.1肝气郁结:方药:柴胡疏肝散。
2.2气滞血瘀:方药:复元活血汤。
2.3湿热聚毒;方药:茵陈蒿汤。
2.4肝阴亏虚;方药:一贯煎。
3. 胃癌
3.1痰气交阻;方药:开郁至神汤。
3.2痰湿凝滞;方药:导痰汤。
3.3瘀血内结;方药:膈下逐瘀汤。
3.4胃热伤阴;方药:竹叶石膏汤。
3.5脾胃虚寒;方药:理中汤。
3.5气血两亏;方药:十全大补汤。
4. 大肠癌
4.1湿热下注:方药:槐角丸(《寿世保元》)。
4.2瘀毒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味。
4.3脾肾阳虚;方药:附子理中汤。
4.4气血两虚;方药:八珍汤。
4.5肝肾阴虚;方药:知柏地黄丸。
5. 白血病
5.1『急性白血病』之热邪炽盛:方药:清瘟败毒饮。
5.2『急性白血病』之毒盛伤血:方药:神犀丹
5.3『急性白血病』之气阴两虚:方药:生脉散
5.4『急性白血病』之脾肾阳虚:方药:右归丸。
5.5『慢性白血病』之瘀血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
5.6『慢性白血病』之血热毒盛:方药:青蒿鳖甲汤。
5.7『慢性白血病』之肝肾阴虚:方药;麦味地黄丸。
5.8『慢性白血病』之气血两亏:方药:八珍汤。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颜正华,江苏丹阳市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1990年国务院颁发给特殊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003年,被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获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称号,全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擅治内科杂病,治验甚众,深受患者爱戴。曾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23部。代表作《临床实用中药学》《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
【案例】祛风除湿通络、养血滋阴法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崔某,女,49岁,教师。
初诊:1992年2月20日。
患者因久居潮湿,经常咽痛,致关节痛3年。1990年6月去医院诊治,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沉25mm/h,抗链“O”200U,类风湿因子阳性,血铁、血钙偏低。经服中药治疗好转。1991年8月复发,血沉34mm/h,抗链“O”800U。全身关节痛,颈部及膝关节尤重,遇冷或着凉水加重。X线平片示须椎增生。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且致便秘,遂来求治。刻下除见上症外,又见咽痛,遇热或食辛辣加重.饮食正常,尿不黄,绝经4年。查指、趾小关节略大变形,膝、踝关节膨大不明显,均不红不肿。舌尖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风湿入络,阴血亏虚。治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兼以养血滋阴。
处方:秦艽,防风,防己,威灵仙,木瓜,萆薢,桑枝,桑寄生,牛膝,当归,赤芍,白芍。
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及生冷,慎避风寒,忌着凉水。
二诊:关节痛未加重,咽痛减,大便仍干。原方增当归量,加银花藤,络石藤,再进7剂。
半年后(8月17日)第3次来诊,云连服上方2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再加上工作忙,未来复诊。近日因天气变化,关节痛加重并伴心悸,失眠多梦,眼干,口干,乏力,食炒花生等即咽干发憋,舌红少苔,脉细滑。证同前而阴虚明显,以二诊方去木瓜、桑枝,加干地黄,夜交藤,连进14剂,诸症缓解而又未续诊。至1993年1月28日又来就诊,云旧病复发,再以三诊方加减,连进20余剂。
4个月后(1993年6月14日)第7次就诊,云服上方后关节痛好转,近因食炒花生米,感受风热,而致喉头水肿。咽微红而痒,微咳,胸闷不畅,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证属热毒上攻,肺失清肃。治以清热解毒利咽,清肃肺气,兼以理气宽胸。
处方:桔梗,生甘草,银花,连翘,川贝母,杏仁(打碎),芦根,赤芍,丹皮,通草,郁金,枳壳。
药进7剂,咽痒、咳嗽已止,咽痛减,又见手指关节痛。手臂发麻,便稀,脘腹隐痛。血沉27mm/h,抗链“O"800U。治以解毒利咽,祛风除湿,兼以理气和中。
处方:桔梗,生甘草,银花藤,络石藤,丹皮,赤芍,生白术,茯苓,生薏苡仁,陈皮,香附,苏梗。
药进7剂,喉头水肿除,院腹隐痛已消,余症如前。上方去丹皮、赤芍、陈皮、香附、苏梗,加秦艽,细莶草,桑寄生,牛膝,桑枝,防己,连进2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血沉与抗链“O”接近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
【评析】本案引自(《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颜老认为痹证病程较长,常表现为邪实正虚之候,故颜老治疗本病主张祛邪与扶正兼施。他认为引发本病的邪气主要是风寒湿三种,并常兼血瘀或化热,临证治疗要始终将祛风寒湿邪、化瘀通络止痛放在重要的地位,若有化热倾向或已化热者,当配寒凉清热之品。本病的正虚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可有不同,气血阴阳虚均可见到,不能一概而论,究竟是补气、养血,还是滋阴、助阳,或者兼而用之,当据具体病情而定。若在治疗中患者又感新疾,又当按轻重缓急另作处理。颜老在对本案一年半的治疗过程中,始终贯彻了这一思想。治疗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初、二诊,初诊主以祛风湿通络止痛,兼以养血滋阴。二诊增当归用量,一为增强补血化瘀止痛之力;二为润肠通便,以治便秘;加银花藤、络石藤,一为增强祛风湿通络止痛之力,为清热凉血以治疗咽痛。第二阶段包括三至六诊,守方加减进剂,巩固疗效。其中,三诊时去木瓜、桑枝,加干地黄、夜交藤,一为增强滋阴养血之力,二为安神治心悸失眠。然干地黄性寒滋润滑肠,患者便下投生品,而便稀投炙品。第三阶段即七诊之后,先时主要是针对患者新患火毒上攻、肺失清肃之证展开治疗,待新病愈后即转为专治关节痛之旧疾。如此环环相扣,方方见功,终使顽疾基本治愈。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介:【作者寄语】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需问诊,可点击主页快问中医。
中医药对“癌症”证型的认识
中医药认为,癌症目前共有9种证型:
1.气滞、2.痰凝、3.湿滞、4.瘀血、5.毒聚、6.气虚、8.阴虚、9.阳虚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剂一览表
1. 肺癌
1.1气血瘀滞。方药:血府逐瘀汤。
1.2痰湿蕴肺。方药: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1.3阴虚毒热。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1.4气阴两虚。方药: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2.肝癌
2.1肝气郁结:方药:柴胡疏肝散。
2.2气滞血瘀:方药:复元活血汤。
2.3湿热聚毒;方药:茵陈蒿汤。
2.4肝阴亏虚;方药:一贯煎。
3. 胃癌
3.1痰气交阻;方药:开郁至神汤。
3.2痰湿凝滞;方药:导痰汤。
3.3瘀血内结;方药:膈下逐瘀汤。
3.4胃热伤阴;方药:竹叶石膏汤。
3.5脾胃虚寒;方药:理中汤。
3.5气血两亏;方药:十全大补汤。
4. 大肠癌
4.1湿热下注:方药:槐角丸(《寿世保元》)。
4.2瘀毒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味。
4.3脾肾阳虚;方药:附子理中汤。
4.4气血两虚;方药:八珍汤。
4.5肝肾阴虚;方药:知柏地黄丸。
5. 白血病
5.1『急性白血病』之热邪炽盛:方药:清瘟败毒饮。
5.2『急性白血病』之毒盛伤血:方药:神犀丹
5.3『急性白血病』之气阴两虚:方药:生脉散
5.4『急性白血病』之脾肾阳虚:方药:右归丸。
5.5『慢性白血病』之瘀血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
5.6『慢性白血病』之血热毒盛:方药:青蒿鳖甲汤。
5.7『慢性白血病』之肝肾阴虚:方药;麦味地黄丸。
5.8『慢性白血病』之气血两亏:方药:八珍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