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癌症吗与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就是癌症吗

2024-04-09 22:25:03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胃息肉是癌症吗与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就是癌症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胃息肉是癌症吗,以及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就是癌症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胃息肉开始癌变,身体会有四个标志,若你四个都有,提示该体检了

在体检的时候,很多人发现了胃息肉,但是胃息肉究竟要不要治疗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说需要治疗,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胃息肉可能会癌变,但有些人说并不需要治疗,因为胃息肉癌变的风险很低。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胃息肉最怕癌变,虽然不是所有的胃息肉都会癌变,但有一种胃息肉,我们称为腺瘤性息肉,发生过癌变的风险的确很高。

一旦胃息肉癌变,我们的身体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标志,希望你一定要重视。

第一,黑便,当胃息肉癌变的时候,特别容易导致出血,一旦引起出血,血液经过肠道的时候,。血红蛋白里的铁与肠道里的硫化物结合,就形成了硫化亚铁,这会让大便变黑。

第二,呕吐,当胃息肉癌变的时候,患者容易出现呕吐,特别是导致了幽门梗阻的时候,食物来不及排空,就会导致胃潴留,甚至是呕吐。

第三,上腹痛,在没有癌变之前,胃息肉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患者不痛不痒,但是胃息肉一旦发生癌变,由于癌症侵犯了神经,则容易引起上腹痛。

第四,消化不良,很多胃癌患者,仅仅表现为消化不良,一旦忽视,往往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很多人出现消化不良,往往误认为胃炎,一拖再拖,结果可想而知。

上述四个标志,若你四个都有,提示该体检了,那么,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体检方式呢?

最佳的方式就是胃镜检查,无论是发现胃息肉,还是发现早期胃癌,胃镜都是最佳的方式,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一种检查能替代胃镜,建议有胃癌家族史,长期有不健康饮食习惯,喜欢吸烟酗酒的人群,均要定期检查。

甲状腺结节为何1毫米的没事,4毫米的却癌变了?注意这些高危因素

现在很多单位和个人的体检项目中都包含有甲状腺彩超,很多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的体检者常常查出有甲状腺结节,一旦检查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应该怎么办?是不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又有哪些甲状腺结节容易癌变?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表面或者内部长出的、结构异常的团块。以往体检,主要靠医生触诊,检出率有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能检出的甲状腺结节最小也就1厘米左右,在正常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是3%—7%。

如今,甲状腺彩超基本取代了手检,而彩超最小能识别出1毫米左右的结节。文献报道,正常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20%—76%。

所以体检查出了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都不用特别担心,大多数的良性肿瘤不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不会有什么症状,只要长期随访观察即可。只有少数情况下出现了症状或者超声评价为恶性结节可能性大时,则需要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

甲状腺结节会不会影响健康?

甲状腺结节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结节的病理性质、大小、生长方式和功能。

炎症性的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会有发热和颈部疼痛的症状;如果结节过大或者呈侵袭性生长,则可能会压迫食管、气管、神经,导致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如果结节能够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那就会出现心慌、怕热、多汗、善饥、消瘦等甲亢的相应症状;如果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那就可能出现畏寒、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表现;如果甲状腺结节发生坏死出血,颈部肿块会突然增大并可引起疼痛。

总而言之,良性结节一般可以相安无事,至多会引起上述这些不适。而恶性结节,也就是甲状腺癌,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手术治疗。

哪些甲状腺结节最容易癌变?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异常生长引起的病变,80%—90%的结节是良性的。结节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分为增生性改变、囊肿、炎性结节和肿瘤,肿瘤又包括良性和恶性。以上这些病症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单发结节恶变的概率更高。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癌变几率在5%左右,甲状腺腺瘤的癌变几率在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甲状腺癌都是由良性结节癌变而来的。临床上也发现有很小的结节,刚长出来,只有4到5毫米的直径,但一穿刺就是癌。

下列5点是甲状腺结节癌变的高危因素:

1.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有头部放射性照射或放射性接触史的;

2.家族里面有患甲状腺癌的家族史;

3.患者年龄小于14岁或者大于70岁;

4.男性结节的癌变几率比女性高;

5.定期复查发现,短时间内结节明显增大。

大部分良性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治疗,但有的良性结节随着病程延长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因此要定期检查,一般6—12个月复查一次。如果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忽然出现憋气、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不适症状,提示结节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应尽快检查治疗。

甲状腺癌的防治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

甲状腺癌早期的预后效果好,十年的生存率在95%左右。而且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约占85%,癌细胞生长速度缓慢,恶性度并不是很高,也不容易从血液转移,因此多数患者仅在颈部转移和复发,便于治疗。所以,甲状腺癌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步入基因时代。RAS 、BRAF、RET突变,都是甲状腺癌比较标志性的基因靶点突变。在甲状腺良恶性的判别诊断中,如果B超、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都没有办法判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或者我们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的话,可以对这些基因进行测序。如果这些基因表现出阳性的特点,我们可以认为是甲状腺癌,进行更早的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目前,国际上对于肿瘤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治疗尚存在分歧,在手术治疗上也有一些观念上的改变。

超声诊断和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近二十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都有显著地升高。绝大多数学者相信,这种升高趋势主要是由于检查技术的进步所致。

这些升高的甲状腺癌几乎都是预后极好的乳头状癌或滤泡型乳头状癌,而预后较差的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几乎没有变化。尽管检出了大量的早期癌微小癌,但人群中甲癌的死亡率却一直稳定不变。

因此,对于一些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如果肿瘤危险分层处于低危水平,我们建议密切观察,保守治疗。

胃息肉,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家族遗传

说起胃肠道问题,大家总是天然的联想到饮食习惯。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着错误的饮食习惯,那么他的胃肠道环境就会慢慢变差,各种病症以及不良反应也会随之而来。

但实际上,导致胃肠道问题的原因很丰富,除了饮食习惯不当还有多种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其中胃息肉,就受多种因素影响,甚至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概率。

一、胃息肉为什么会遗传?

胃息肉这一病症主要指胃粘膜表面的一种良性病变,一般呈凸起状,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炎症、长期烟酒、作息紊乱以及环境因素引起。但随着医疗领域的深入研究,临床上发现,该病症存在着一定的遗传率。

遗传性胃息肉是一种显性染色体遗传病,家族中常常出现聚集性发病的情况。有数据显示,胃息肉的发病率最高占总体人数的2.4%,但如果是家族中,且直系亲属有人患有此病症,后代患病率就会激增。

遗传性胃息肉好发于20至30岁的青年人群,若父母其中一方患有该病症,子女发病率则会提高至10%至15%。若双方都患有该病症,子女发病率则会达到30%至45%。

根据现有资料,目前医学领域对于胃息肉的遗传特性尚没有明确的解释,仅证实了基因遗传的可能性。但是也有说法认为,该病症的发病率,与家族中的生活习惯、所处环境有着一定的潜在联系。

比如父母双方长期保持着错误的饮食模式,患病率有所增加,一旦出现该病症,父母的基因序列就会发生微妙变化。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子,子女携带这种致病基因的概率就会增加。

还有一个因素在于,子女的生活模式大概率会跟随父母,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就连所处环境都是高度相似的。那么在相同的条件下,孩子受到相同的不良影响,对比其他人来说,患病率也会有所提高。

二、胃息肉的危险性如何?

在各种“小病拖成大病”的前车之鉴下,当代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已经普遍提高。那么胃息肉有机会出现恶性病变吗?患病后的危险性又是怎样的呢?

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胃息肉是不会发展成癌症的,癌变几率需要从多个角度具体判断。比如息肉的大小、种类、数量、发病区域,包括患者年龄也会对癌变几率造成影响。

如果患者胃息肉面积较大,超过2cm,那么对比面积较小的胃息肉,大面积的胃息肉未来癌变的几率就会相对偏高。再比如患者的息肉类型属于腺瘤性息肉,癌变概率在40%左右,对比其他类型的息肉,也属于相对危险的类型。

简而言之,只要胃息肉的面积较小、数量不多、类型不属于腺瘤性息肉,未来发展成癌症的可能性就是相对偏低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病还是要治的,较早干预病情,才能更好的预防病情恶化。

三、如何预防?

1. 健康饮食、远离烟酒

胃息肉虽然具有较高的遗传概率,但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在日常饮食上。如果父母的生活习惯良好,并长期保持着健康的饮食模式,不仅自己不容易患病,子女的患病率也会大幅降低。

建议大家掌握正确的饮食方式,在有规律的基础上避免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绿叶菜。这样既可以保证人体需要的营养,又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较大负担,息肉发生率也会降低。

如果有经常抽烟喝酒的习惯,则需适当减量或尽早戒除。烟酒无度对于胃肠道的损伤是持续性的,在各种有害物质的刺激下,胃肠道环境改变出现炎症,息肉的发生率就有可能增加。

另外,烟酒习惯还会提高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进一步侵蚀胃粘膜,加大息肉出现的概率。因此,饮食上除了要保证方式健康外,酗烟酗酒的习惯也要改一改,以免不利因素不断积累引发严重问题。

2. 端正心态、定期检查

有研究指出,生活压力较大易造成神经紧绷,而长期的高压状态会使胃肠道环境变差,破坏其免疫能力。有些人情绪激动的时候会感到胸闷气短、反胃恶心,就这是个原因。

为了避免情绪问题引发健康问题,建议找到合理的解压方式。长期保持良好情绪,才能有效避免情绪问题给神经和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继而达到预防胃息肉的目的。

至于定期检查,考虑到胃息肉的发病情况在年轻人当中也很常见,还是建议大家端正心态,做一次“摸底排查”。通过检查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胃肠道的健康度,帮助大家更好的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总结:

胃息肉的总体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受到遗传特性的影响,家族中集中发病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为了避免此类病症的发生,以及降低后期癌变的可能性,还请尽早提高重视,做好日常防护并积极检查。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2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