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发烧是好是坏(发烧不退癌症好了)

2023-07-02 16:09:26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病人发烧是好是坏(发烧不退癌症好了)

癌症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转移复发,治疗起来较为棘手。即使是早期的癌症,手术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治愈率。所以患者及其家人也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术后康复期,如果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复诊,及时了解疾病动态,避免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期。在癌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有的患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患者非常担心,那么发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究竟代表什么呢?

癌症患者为什么要小心感冒发烧?

笔者有位患者刘女士,在2005年时因子宫原位癌行全切术,2016年开始出现大腿间断性疼痛,考虑为子宫癌转移。后间断性化疗5个周期。化疗第二个周期后,患者开始出现发热症状,最高时达39℃,发热时间从下午4点左右开始到次日凌晨。发热时左下腹肿物处也有烘热感。化疗暂缓后,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又加用激素及抗炎、解热、镇痛类药物,体温有所下降,但停药后体温又上升,且出现乏力、口干等症状。

1. 用冷毛巾、冷水袋、冰袋等置于前额、腋下、腹股沟等处辅助退热,增加舒适度

2. 及时更换衣物,防止湿衣加重病情

3.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也可食用生梨、西瓜、橙子等水果。

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又称为癌性发热。其致热机理包括: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激活白细胞释放致热原;因肿瘤生长迅速而缺血缺氧引起自身组织坏死,导致机体发热;肿瘤侵犯脑部或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中枢性发热;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部分肿瘤产生异位激素引起机体各种炎性反应。癌性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发热时轻时重,每天至少有一次超过37.8℃,一般不超过38.5℃,发热前无畏寒及寒战,查的血常规、血沉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对抗生素无效,口服散利痛或者西乐葆可以暂时退热。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病从口入,长期吃热烫食物,经常吃腌制、霉变、烧烤类食物,吃饭太快,一日三餐没有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容易诱发胃癌、食道癌、肠癌等癌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有足够的力量抵御癌症的侵袭。

应对"副作用”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内伤皆可导致发热。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五年时间,凌志军按照以上方法摆脱了癌症的桎梏。

擅长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癌症症断书动画(网络图片)

凌志军

在老伴和女儿的陪同下,我选好遗像、准备寿衣、开始买墓地。按当地相关规定,购买者需要具备一定资质,三个条件至少符合其一,一是拥有本地户口,二是年满80周岁或以上,三是得了不治之症。我掏出诊断报告给墓地管理人员,他看了一眼说:“你得了癌症,可以买墓地了。”最终,我花了四万块,挑了一个接近两平方米的墓地,付钱的时候心里嘀咕着,这可比房价还贵啊。

直到2016年底,我第三次感冒,这一次特别严重,喉咙不停冒着泡沫痰,没日没夜地呕吐,晚上睡觉不能躺下,躺下就想咳嗽、想吐,只能趴着睡。我做了一个痰检,报告提示痰液里疑似有癌细胞,但还是要活检才能确诊。之后我的病情持续恶化,身体极度虚弱,出现了呼吸困难。后来,在上海、无锡来来回回折腾了多家医院,最终才在CT监视下完成了活检。

老伴和女儿伤心至极,我自己对此倒是十分坦然。我已73岁,古话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说73岁和84岁是个坎儿,许多人会“折”在这个年纪,似乎这个坎儿我也过不去了。但想一想,相比之下我是幸福的,人生如意,诸事顺遂,子女都有不错的工作,孙辈已步入中学课堂,给老伴留下一间能住的房子,生活也有了着落。

因此,在2016年初步怀疑自己患癌时,我就开始网络查阅与之有关的信息。别看我年纪挺大的,90年代中期我已经用上了386、486的电脑。这些年通过网络,我初步掌握了许多癌症和治疗的知识,比如癌症是怎么来的,就是人体内自身细胞突变造成的;具体落到肺癌,又可能发生EGFR或ALK等基因突变,可以以此作为靶点,找到对应的靶向治疗,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就需要使用化疗或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

了解这些知识后,我向医生提出尝试靶向治疗的想法。经过综合考虑,医生建议我使用刚刚上市不久的第二代EGFR靶向药阿法替尼。实话说,当时自己对于靶向治疗的了解还只局限于一代靶向药,我也不知道二代药的效果到底怎么样。既然已经到了晚期,那就试试吧。6月5日早上,我空腹服用了一片,当天没有任何感觉。第二天早上,我的吐痰量比之前减少了1/3。服用三天,痰量基本只有原先的1/4了。继续坚持一个月,痰量越来越少,慢慢地吐痰情况几乎消失,呼吸也渐渐变得顺畅,我决定去医院拍个CT看看。医生举着我的CT片子大吃一惊,说我以前整个右肺都有癌细胞,左肺的阴影也占据了3/4,现在双肺加起来也不过只有1/3的阴影。

我最开始的副作用是腹泻,服药一两天就初见端倪,头一周比较严重,平均每天2、3次以上,排便呈水样。结合对靶向药的进一步了解,我认为腹泻的原因是药物对EGFR和HER2等基因突变的广泛抑制,这样可能抑制癌细胞的效果更强吧,自然而然身体的反应也会强烈些,腹泻次数就增加了。但好在,我的身体适应能力不错,腹泻持续时间不长,一周后就逐渐减少了。

第三个问题是甲沟炎,这是困扰我时间最长、也是最痛苦的副作用。脚趾和手指分别在服药一年半和两年后出现甲沟炎。甲沟炎会导致指甲和肉之间裂开,生出肉芽,引起溃烂和剧痛。医生说只有一个办法——把指甲拔掉。我查了一下资料,这种由药物副作用引发的甲沟炎跟细菌性甲沟炎不一样,手术后伤口很难愈合,暴露在外面时间过长又可能发生感染,所以我拒绝了医生拔指甲的建议。这些年来,我也试过很多缓解方法,都不怎么好使,像剪肉芽,可剪完之后伤口会流血。直到最近我找到一种中成药药膏,它能渗透到皮肤下面,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膜,把细菌和伤口隔绝,而且它还能腐蚀甲沟缝里的肉芽。虽然到现在,甲沟炎并未完全消失但已好转,我相信随着身体的逐步康复,甲沟炎最终会消失。

最后,我想告诉广大病友,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疗法不断涌现,不要轻言放弃,对自身病情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准备,活得长一些可以是个小目标。当初我花四万元买下的那块两平方米墓地,现在同等价格已经买不到一平方米了,误打误撞地为家人省下一笔开销,或许乐观一点,惊喜就会在不经意间到来,人生还能依旧很精彩。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CMUP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第八届肿瘤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对张老先生这位患者印象特别深刻,当时阿法替尼刚刚在中国上市不到一个月,鉴于当时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阿法替尼疗效的期待,我们建议老先生选用了二代的阿法替尼,服药第二天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咳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三天下来老先生就和正常人一样健步如飞了,从三天到三年,真是意外而又在意料之中,这三年来,每两个月门诊上都能见到一次张老先生来复查。很高兴看到张老先生在靶向治疗的帮助下活得更久,也在充分认识靶向治疗副作用的前提下,让自己活得更好。

不过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因为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已经预知的,而且临床上也有预防副作用的措施,退一步讲,即便发生也有对症处理的有效办法[1]。例如:

[1]《EGFR-T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中国肺癌杂志2019年2月第22卷第2期 Chin J Lung Cancer, February 2019, Vol.22, No.2

在我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帮助,加强个人营养、提升免疫力也是抗击肺癌的关键。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饮食原则:荤素都吃,不缺不过,补充水果,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少吃,重视蛋白质摄入,不仅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也要多吃。

杨科朋介绍,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病情可以长期稳定。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发生生命危险的情况,主要是病情严重且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或者合并严重的感染,但这一比例已经越来越少。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2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