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上长瘤是癌症吗或者浙江省癌症筛查信息平台

2024-01-28 10:03:40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肠子上长瘤是癌症吗或者浙江省癌症筛查信息平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肠子上长瘤是癌症吗,以及浙江省癌症筛查信息平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关于肠道肿瘤,你知道多少?

人的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后者包括结肠和直肠两部分。在直肠、结肠部位生长的肿瘤统称为大肠癌。其中,左半肠 (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癌占75%,右半肠(升结肠)癌占20%,而横结肠癌只占5%。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约占大肠癌的60%。

(1)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段?

大肠癌发病多在41~60岁人群(第一高峰期),其次是40岁以下人群(第二高峰期),61岁以上发病率较低(第三高峰期)。大肠癌第二高峰期人群多集中在25~35岁,所以青年人也不能忽视大肠癌。

(2)哪些人容易患大肠癌?

长期便秘者:导致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黏膜不良影响很大。

长期腹泻者: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之一是大肠息肉,若息肉长期不被发现,可演变成肺癌。所以,大肠息肉病人必须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长期高脂饮食者: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容易诱发细胞恶变,可引发大肠癌。

长期患炎症性肠病者:若治疗不当,病情多次复发,病程在8年以上者要警惕大肠癌的发生。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有此病家族史的各年龄段人群均应随时注意大肠癌症状的出现。

痔疮出血者:发生痔疮出血的病人中,有些已在肛门以上的大肠内长了息肉或癌瘤,若在诊断中只注意到出血症状,很有可能会漏诊发生在大肠的肿瘤!建议凡有痔疮出血者,一定要在近期到医院消化内科做肠镜检查。

大家好,我是肿瘤专家刘院生,有任何肿瘤相关的疑问,都可以向我咨询或提问,我会抽空为大家解答!

为防治发病率和死亡率“双第一”的肺癌,浙江正在建三级防控网络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肺癌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双第一”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浙江居民健康。

2020年4月17日,正值浙江省第26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之际,浙江省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项目首批申报单位的培训会成功在线举办。浙江省抗癌协会相关领导、iLCC项目专家组成员、来自全省各地32家首批申报医院的医务科负责人、iLCC项目示范病房科主任、护士长、MDT团队成员及临床药师参与了此次线上培训。浙江iLCC项目的随访平台、MDT平台建设方易加医为这次远程培训会提供了全程技术支持。

浙江省抗癌协会毛伟敏理事长、吴扬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项目支持单位阿斯利康肿瘤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殷敏女士出席了开幕式。

据介绍,为顺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推动肺癌的早诊早治,建立和完善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和肺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19年浙江省抗癌协会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创建“浙江省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项目。项目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我省已有30多家医院参与申报首批创建。

会上,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毛伟敏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浙江省iLCC项目的三级肺癌防控网络构建设想:“通过建立MDT会诊中心、康复中心及随访数据库等,让患者实现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全程化管理。在未来,浙江将建立省级医院、地市医院和县区医院-社区肺癌三级防控体系,逐步打造集防控、诊疗、康复为一体的肺癌患者诊疗中心,建立全病程管理数据库,实现上下级医院紧密合作。”

癌症防治任重而道远,毛伟敏理事长希望通过三级防控体系,推动肺癌的早诊早筛与规范化诊疗,力争在2030年使浙江省癌症五年生存率有显著提高。

“2020年1月项目正式发布以来,成立了首期iLCC项目专家组以及反复完善与修订iLCC项目的创建标准制度。”浙江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吴扬向参会人员介绍了iLCC项目的阶段性进展。

据了解,省抗癌协会迄今已经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包括试点评审和创建标准修订、全省创建单位申报、创建单位肺癌筛查活动、创建单位肺癌MDT培训以及iLCC项目创建培训、建立iLCC项目肺癌患者宣教平台、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开展出院肺癌患者跟踪随访等等。项目的切实推进为优化肺癌诊疗流程,更好地为医护和患者服务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并获得申报单位的积极支持。

截止目前,申报创建单位中已经有29家医院开展过远程会诊或培训,有30家医院开展过电子随访,有28家医院开展过跟肺癌有关的继续教育项目。

国内知名肺癌专家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杭州市肿瘤医院马胜林教授从医、护、药学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iLCC项目的创建框架,并介绍了项目开展的各项制度制度及基本流程。

当前肺癌的诊疗进入了多学科诊疗与全程管理模式,多学科诊疗模式的肺癌的全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流程和持续质量改进,开展多种形式内容规范的肺癌患者宣教,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开展患者随访,临床药学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为医护和患者服务。

浙江iLCC项目获得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胡坚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科陈恩国主任分别讲解了如何鉴别肺部结节和治疗策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陈雪琴主任、浙江医院胸外科马燕护士长、诸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陈培锋主任、中科大肿瘤医院郑小卫药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在肺癌诊疗一体化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沈华浩教授、中科大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范云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潘宏铭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卢丽琴主任主持了不同阶段的会议。

江西省的肺癌专家们也参与了此次线上培训会,并对浙江省的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的工作理念和实践高度认可;我省各地的参会医院也对项目的建设细则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将在对这次与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对框架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使项目的细则更有可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帮助患者获得专业的肺癌健康宣教知识,节约医护人员在开展患者随访的时间,提高患者离院后随访的效率,浙江iLCC项目建立了“浙江省抗癌协会iLCC健康宣教” 平台和出院肺癌患者电子随访系统。

后者为出院肺癌患者开展电子随访,定期对患者的疾病进展进行高效地追踪,不仅对于离院后的患者给予科学的指导,同时也帮助项目单位积累患者的长期随访数据。据了解,在本次iLCC创建评审标准中,除了对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注重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对肺癌患者的健康宣教和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开展肺癌患者的跟踪随访也成为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步,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项目将紧密推动上下级医院合作,有效下沉优势医疗资源,扎实推进项目的开展。

项目的支持方之一殷敏女士表示,阿斯利康今后将在肺癌的早筛早治方面提供更多的企业公益支持。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毛伟敏教授提出期望,希望各方通力合作,为推进我省市县各级医院的肺癌同质化诊疗而努力,希望浙江的项目工作为全国的肺癌诊疗一体化(iLCC)创建工作的提供积极的参考,为提高我省的肺癌诊治疗效、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为提高全省肺癌患者生存率作出贡献!

为防治发病率和死亡率“双第一”的肺癌,浙江正在建三级防控网络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肺癌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双第一”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浙江居民健康。

2020年4月17日,正值浙江省第26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之际,浙江省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项目首批申报单位的培训会成功在线举办。浙江省抗癌协会相关领导、iLCC项目专家组成员、来自全省各地32家首批申报医院的医务科负责人、iLCC项目示范病房科主任、护士长、MDT团队成员及临床药师参与了此次线上培训。浙江iLCC项目的随访平台、MDT平台建设方易加医为这次远程培训会提供了全程技术支持。

浙江省抗癌协会毛伟敏理事长、吴扬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项目支持单位阿斯利康肿瘤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殷敏女士出席了开幕式。

据介绍,为顺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推动肺癌的早诊早治,建立和完善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和肺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19年浙江省抗癌协会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创建“浙江省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项目。项目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我省已有30多家医院参与申报首批创建。

会上,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毛伟敏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浙江省iLCC项目的三级肺癌防控网络构建设想:“通过建立MDT会诊中心、康复中心及随访数据库等,让患者实现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全程化管理。在未来,浙江将建立省级医院、地市医院和县区医院-社区肺癌三级防控体系,逐步打造集防控、诊疗、康复为一体的肺癌患者诊疗中心,建立全病程管理数据库,实现上下级医院紧密合作。”

癌症防治任重而道远,毛伟敏理事长希望通过三级防控体系,推动肺癌的早诊早筛与规范化诊疗,力争在2030年使浙江省癌症五年生存率有显著提高。

“2020年1月项目正式发布以来,成立了首期iLCC项目专家组以及反复完善与修订iLCC项目的创建标准制度。”浙江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吴扬向参会人员介绍了iLCC项目的阶段性进展。

据了解,省抗癌协会迄今已经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包括试点评审和创建标准修订、全省创建单位申报、创建单位肺癌筛查活动、创建单位肺癌MDT培训以及iLCC项目创建培训、建立iLCC项目肺癌患者宣教平台、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开展出院肺癌患者跟踪随访等等。项目的切实推进为优化肺癌诊疗流程,更好地为医护和患者服务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并获得申报单位的积极支持。

截止目前,申报创建单位中已经有29家医院开展过远程会诊或培训,有30家医院开展过电子随访,有28家医院开展过跟肺癌有关的继续教育项目。

国内知名肺癌专家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杭州市肿瘤医院马胜林教授从医、护、药学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iLCC项目的创建框架,并介绍了项目开展的各项制度制度及基本流程。

当前肺癌的诊疗进入了多学科诊疗与全程管理模式,多学科诊疗模式的肺癌的全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流程和持续质量改进,开展多种形式内容规范的肺癌患者宣教,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开展患者随访,临床药学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为医护和患者服务。

浙江iLCC项目获得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胡坚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科陈恩国主任分别讲解了如何鉴别肺部结节和治疗策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陈雪琴主任、浙江医院胸外科马燕护士长、诸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陈培锋主任、中科大肿瘤医院郑小卫药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在肺癌诊疗一体化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沈华浩教授、中科大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范云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潘宏铭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卢丽琴主任主持了不同阶段的会议。

江西省的肺癌专家们也参与了此次线上培训会,并对浙江省的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的工作理念和实践高度认可;我省各地的参会医院也对项目的建设细则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将在对这次与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对框架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使项目的细则更有可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帮助患者获得专业的肺癌健康宣教知识,节约医护人员在开展患者随访的时间,提高患者离院后随访的效率,浙江iLCC项目建立了“浙江省抗癌协会iLCC健康宣教” 平台和出院肺癌患者电子随访系统。

后者为出院肺癌患者开展电子随访,定期对患者的疾病进展进行高效地追踪,不仅对于离院后的患者给予科学的指导,同时也帮助项目单位积累患者的长期随访数据。据了解,在本次iLCC创建评审标准中,除了对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注重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对肺癌患者的健康宣教和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开展肺癌患者的跟踪随访也成为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步,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项目将紧密推动上下级医院合作,有效下沉优势医疗资源,扎实推进项目的开展。

项目的支持方之一殷敏女士表示,阿斯利康今后将在肺癌的早筛早治方面提供更多的企业公益支持。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毛伟敏教授提出期望,希望各方通力合作,为推进我省市县各级医院的肺癌同质化诊疗而努力,希望浙江的项目工作为全国的肺癌诊疗一体化(iLCC)创建工作的提供积极的参考,为提高我省的肺癌诊治疗效、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为提高全省肺癌患者生存率作出贡献!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6 | 评论:0